川野德治郎的電台裡瞬間就充斥著飛行員們的驚呼聲:
“山下大尉被擊墜了!”
“那是什麼東西?戰機嗎?”
“是戰機,他們比我們快多了!”
“不可能吧,有什麼戰機能飛得那麼快!”
……
也難怪鬼子不敢相信,“疾風”戰機雖不能說是螺旋槳戰機的顛峰,但640公裡的時速距離世界紀錄也隻有100公裡左右的差距了。
可現在在他們眼前飛來飛去的東西,那時速至少比“疾風”快兩三百公裡!
在鬼子飛行員腦海裡,這樣的戰機世界上還不存在,怎麼可能會讓自己給撞上了?
哪怕他們已經親眼見到了這款戰機!
接著山上中隊長就發現了什麼:“它們沒有螺旋槳,那是噴氣式戰鬥機!”
川野德治郎定睛一看,果然發現這款戰機沒有螺旋槳,再加上一對大角度後掠的機翼……
“是‘流星’戰機!”川野德治郎驚呼:“八路軍的‘流星’!”
被川野德治郎這麼一提醒,其它飛行員就想起來了。
最近八路軍的確服役了一款噴氣式戰機,說是仿製日不落的“流星”。
可問題是……
日不落的“流星”不是隻有650公裡的時速嗎?
這哪有一點“流星”的樣子?
川野德治郎在震驚之後當即下令道:“四機編隊,互相掩護!”
川野德治郎所說的“四機編隊”,就是以2架戰機的分隊為單位彼此掩護對方的側翼和後方。
這“四機編隊”與八路軍用的“一域多層四四製”是有本質區彆的。
鬼子這四機編隊依舊是大機群作戰,隻不過在大機群中每四架戰機互相掩護。
而八路軍的四機編隊則是以四架戰機為一個作戰單位獨擋一麵了。
川野德治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其實知道在對方戰機絕對的速度麵前任何戰術都沒用的,但總該做點什麼嘗試一下……
很不幸,川野德治郎的嘗試沒能起到作用。
不僅沒能起到作用甚至還有反作用。
因為鬼子四機編隊互相掩護要求這四架戰機聚在一塊。
八路軍飛行員因為初次駕駛“殲2”實戰,再加上之前很少使用航炮大多使用機槍,現在突然用航炮打一千米左右的目標是各種不適應各種脫靶。
這也是四架“殲2”首次進攻居然隻打掉一個目標的原因。
鬼子編成四機編隊就好打多了……
老子瞄不準一架飛機還瞄不準聚在一塊的四架戰機嗎?
衝著那塊空域“砰砰砰”就是一通炮彈,命中一架戰機都是尋常事,有時運氣好還能打掉兩架戰機。
康政在擊墜兩架敵機後就下令:“同誌們,沉住氣,瞄準了打!敵機數量是我軍的十倍,我們平均每人要擊落十架敵機,彈藥很可能不夠用!”
“是!”
戰士們應了聲就放緩了射擊速度。
康政說的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