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機群分散逃跑才是對的。
螺旋槳戰機與“殲2”這種成熟的噴氣式戰機有代差,鬼子的“疾風”根本就不是對手。
但“殲2”數量太少,如果鬼子從幾個方向逃跑的話,原則上八路軍隻能追其中一個方向,或者四架戰機分幾個方向追,打完幾架之後發現其它鬼子戰機已經逃出目視距離之外了。
最終,這是“殲2”的首次參戰,康政不願意讓戰機冒太多險,同時彈藥也沒剩多少了,象征性的追了一段後就下令返回。
最終結果,此戰一共擊墜了鬼子27架“疾風”,隻有13架逃了回去。
確切的說是13架撤出戰場。
一架油箱在戰鬥中被戰機爆炸的碎片打裂,一路漏著油返航結果油料不足隻能就近迫降。
迫降的結果是機毀人亡……“疾風”戰機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就急著投入戰鬥,因此對起降條件要求較高,降落時前起落架被一塊石頭磕了下整個戰機就在地麵翻了幾個跟頭再重重的摔回地麵。
另一架則是發動機出了故障一路冒著黑煙,堅持飛了幾十公裡還是沒能撐到最後停機,飛行員選擇跳傘逃生。
不過鬼子陸軍四處尋找也沒能找到這名飛行員。
這事鬼子早已見怪不怪了,跳傘的飛行員總是會被華夏百姓偷偷的“藏”起來……隨便挖個坑連著降落傘一起埋了,哪裡還能找得到!
最終能逃回去的隻有11架,而且還有一半是帶著輕重不等的傷。
據說有幾個鬼子飛行員在成功降落後都被嚇癱了,需要後勤人員抬著才出了機艙。
之後又有幾個飛行員拒絕在航空兵中服役,他們寧願選擇去陸軍。
因為他們認為這情況駕駛戰機與八路軍作戰已經毫無意義。
“那不過就是去送死!”
“我們不可能打敗速度那麼快的戰機。”
“作為一名陸軍還有活下的希望,但作為一名航空兵卻沒有!”
……
梅津美治郎初時還不知道情況。
空戰戰場距離關東軍前線還有七十幾公裡,因此他在電台中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航空兵呢?我們需要的飛機呢?你們不是說新型戰機能保證製空權嗎?製空權在哪裡?”
岡部直三郎有氣無力的回電:“沒有什麼製空權了,大將閣下!我們的航空戰隊損失慘重,他們被八路軍打敗了!”
梅津美津治郎根本就不相信岡部直三郎這個說法,他還以為岡部直三郎是像之前一樣不願意讓航空兵為關東軍做嫁衣才找了這個說辭。
因此他怒喝道:“太過份了,岡部君!你這麼做要考慮後果,我一定會把你送上軍事法庭的!”
岡部直三郎直接不回電保持沉默。
他知道自己解釋什麼都沒用,如果梅津美治郎認為自己是在找借口的話。
同時岡部直三郎也不想解釋。
因為……
天空已經失去了,帝國在這邊土地上也呆不久了吧!
本島又因為海軍的失利眼看就要被封鎖。
帝國軍隊將何去何從?
如果帝國軍隊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他岡部直三郎還需要擔心梅津美治郎的誤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