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幾個團長還是不得不同意了這個方案。鬶
其中李雲龍又做了一次努力,他說:“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在戰前臨時下命令通知戰士們不要保護炮偵雷達和防空係統,這樣就可以減少些傷亡,至少不會有人因為搶救這些東西而犧牲,同時鬼子特務就算知道了也沒時間把情報傳出去!”
李雲龍這話聽起來有道理,但這個問題王學新又怎麼會沒想過?
他無奈的回答道:“團長,重點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這個‘戰前’!”
李雲龍一聽就愣了,考慮了一會兒又悶聲悶氣的抱著手貓著蹲到地上,有椅子都不願意坐。
王學新這是一語中的。
李雲龍的想像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
炮偵雷達和防空係統是鬼子的重點打擊目標,如果鬼子知道它們的位置……會用什麼方式對它們實施打擊?鬶
派出步兵進攻?
還是派出特種部隊?
都不可能!
對於這種能決定戰爭勝負尤其防空係統還會威脅到鬼子製空權的東西,鬼子肯定會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對其實施打擊以期第一時間致其癱瘓。
於是就不用想了,肯定是用戰機轟炸。
或者在戰機轟炸的同時再加上炮兵轟炸。
而戰機轟炸這東西,地麵部隊是很難知道什麼時候來的,往往是知道的那一刻炸彈已經從天而降了。鬶
這情況,李雲龍到時怎麼“臨時通知”?
怎麼有時間通知?
就算他有意在防空係統旁等著,到被轟炸時也是一片爆炸聲,他喊也沒用吧!
最終依舊隻能按王學新的原計劃實施。
有時王學新都有些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在自己研發了這麼裝備,比起鬼子不說有“很大”的優勢,但民憶已經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依舊會出現這種兩難的情況。
在回去的路上王學新考慮了下,他覺得這並不是裝備的問題,也不是鬼子的問題,而是王學新在八路軍內部進行自我比較。
簡單的說,這場戰役就算王學新不用計謀正麵硬剛,最終也能因為裝備優勢擊敗鬼子,隻不過會遭受更大的損失更大的傷亡。鬶
王學新不願意遭受這麼大的傷亡,他希望救下其中一部份人,於是才會陷入這兩難的境地……想要救下其中一部份人就必須定向選擇犧牲炮偵雷達和防空係統的雷達兵,這是計劃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在回到指揮部後,王學新就決定拋棄愧疚心理放下一切負擔實施計劃。
這是戰場對一名指揮員的基本要求: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能猶豫不能瞻前顧後,否則很有可能影響作戰計劃最終卻是要前線戰士付出生命的代價。
王學新看著地圖想了想,就在沙溝鎮劃了一圈,下令道:“在這裡做好布署!”
“是!”陳鬆勇應了聲就去安排了。
王學新所說的“布署”不是彆的,就是在沙溝鎮做反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