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麵岡部直三郎思考了很多:
從八路軍航空兵找突破口是最先被放棄的,八路軍的空空飛彈已經決定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八路軍炮兵打開缺口不是說不可以,但十分困難。
比如岡部直三郎考慮過用bf109攻擊八路軍炮兵,bf109有速度有優勢有可能繞開甩開“拉5”,於是就有可能壓製敵人炮兵。
但這有什麼意義嗎?
如果敵人戰車在戰場上橫衝直撞的話,壓製敵人炮兵難道不是多此一舉?
於是想來想去,就隻有壓製敵人戰車。
而且壓製戰車也確實可行:如果能壓製住八路軍戰車或半履帶汽車,帝國軍隊的步兵又在戰車的掩護下衝進八路軍部隊中與其絞殺在一起,那麼八路軍的航空兵、炮兵是不是就沒用了?到時比的是不是就是步兵的單兵素質甚至拚刺技術了?
而在這些方麵,岡部直三郎對帝國士兵是相當有自信的!
正是出於這些原因,岡部直三郎才堅持要將原本用於空戰的bf109改為對付八路軍戰車的對地攻擊機。
但要不要改是一回事,有沒有困難又是另一回事。
不久岡部直三郎就碰到了另一個困難,就是用了pk75後發現其巨大的後座力對戰機的影響太大了,它能讓bf109瞬間減速16公裡每小時。
這麼大的後座力不僅會讓bf109處於危險中……bf109的時速全部隻比“拉5”快50公裡左右,就算bf109處於最高速度,隻要打出三發炮彈速度就降到與“拉5”差不多了。
這還沒考慮bf109的機身結構是否能承受得起的問題。
於是岡部直三郎與河野真太等研發人員一起絞儘了腦汁想方設法的解決這個後座力的問題,他們為火炮加裝了製退器再增加了相應部位的機身強度,但最終情況還是不儘人意。
最終,河野真太認為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減少發射裝藥。
“隻有這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減少後座力!”河野真太說:“而且可以快速裝備,因為我們其它的都可以不變,隻需要改變炮彈的長度減少裝藥!”
“這樣……穿甲能力夠嗎?”岡部直三郎有些猶豫。
“大將閣下!”河野真太說:“bf109實際上不需要這麼強的穿甲能力……畢竟是從空中高速攻擊地麵的戰車目標,bf109完全可以攻擊戰車的側麵甚至是後麵。”
岡部直三郎一愣,發現河野真太說的很有道理,畢竟bf109是時速710公裡的飛機,而戰車時速隻有幾十公裡,它幾乎就是個靶子一樣在地麵隨bf109怎麼拿捏。
另一方麵,從空中打地麵的戰車其實更適合從側麵進攻,因為側麵的被彈麵積大。
“那麼,要減少多少呢?”岡部直三郎問。
“我估計……”河野真太在筆記本上記算了一番,說:“我們可以減少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這樣後座力就會減少很多,對其穿甲能力的影響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岡部直三郎沉默了一會兒,就點頭說道:“就這麼乾吧!”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