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最終是由偽軍和百姓拿下的。
確切的說,是在王學新施加的壓力及吸引鬼子注意力的前提下拿下的。
八路軍對奉天的進攻一直保持在外圍作戰,也就是進攻鬼子在奉天之外的防線,最多就是打到城牆腳下。
其實八路軍是有能力炸開城牆進入奉天與鬼子直接作戰的,但王學新沒有這麼做。
炸塌城牆進入奉天後又能怎樣?
跟鬼子打巷戰嗎?
到時鬼子以百姓為掩護怎麼辦?
最終會造成多少百姓的傷亡?
這些都是王學新需要考慮的。
思慮再三,王學新才決定將戰鬥烈度保持一個度:
不要打得太狠,打狠了會讓喪心病狂的鬼子將屠刀伸向百姓,另外還會炸毀兩個兵工廠,這對八路軍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另一方麵也不能完全沒有壓力,沒有壓力一樣會讓鬼子騰出手來對付百姓。
進攻烈度最好是控製在鬼子能守住與不能守住之間。
有時,讓鬼子覺得八路軍的攻勢無法持續,他們能守住。
有時又要讓鬼子緊張一陣,讓他們覺得守不住。
隻有這樣,鬼子才會將兵力集中在城牆和外圍防線上與八路軍作戰而不是徹底放棄與八路軍作戰甚至做好與八路軍打巷戰的準備。
不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李長富就抱怨道:“團長,你就告訴我打還是不打吧?這又打又不打的,都把我搞糊塗了!”
“這麼說吧!”王學新回答:“你看著要打下來的時候就緩一緩,覺得鬼子輕鬆了就再打一打,當作跟鬼子捉迷藏就對了!”
這麼說李長富就明白了,於是就在外圍有一下沒一下的打著。
李長富初時還不理解王學新這種打法,他還對政委說:“團長這種打法不是給鬼子時間做準備嗎?這樣還想奪回兵工廠?”
李長富的擔心有些道理,按常人的想法,應該是在鬼子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就攻進城去,並在鬼子反應過來前就攻占兵工廠,這樣才有可能把兵工廠較完整的搶回來。
現在這樣不緊不慢的打,鬼子就算是炸藥包都埋上做好準備了吧?
然而,李長富這麼想隻是單純的從八路軍的角度去看問題。
王學新認為八路軍已經圍城圍一個多月了,鬼子要是該做什麼準備早就做完了不會等到現在。
所以,現在再搞什麼突襲都已經滯後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既然已經滯後,那就乾脆再等等讓其內部自己亂。
更何況,鬼子還不一定有在兵工廠或倉庫那做好自爆準備呢!
王學新猜的沒錯,此時的佐佐木靜江其實正處於兩難之中。
佐佐木靜江也想在兵工廠和彈藥庫那做好自爆準備,因為一旦奉天城破這些東西就有可能落入八路軍手中,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佐佐木靜江敢這麼做嗎?
比如在彈藥庫裡布設好炸藥做好引爆準備!
這麼做的確能使八路軍最終無法得到彈藥和軍火。
然而,帝國軍隊同樣需要這些彈藥和軍火擋住八路軍……萬一帝國軍隊有可能擋住八路軍,而內部偽軍和百姓卻借帝國軍隊的布設在內部將彈藥庫引爆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