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的命令跟王學新想的一樣。
李雲龍這支穿插部隊雖然隻有一個團不算多,但沿著鐵路穿插還是會有點麻煩。
有許多鐵路都比較窄,比如橋梁、隧道之類的,一個團幾千人不可能一股腦的就上去當然也不可能全部展開與敵人作戰。
而且這其間不可避免的還會與敵人遭遇發生戰鬥,因此主力部隊的前進速度不可能會太快……這是作戰穿插速度,不能以行軍速度速度計算。
比如漢斯在毛熊那打“閃電戰”的時候,最快時也就是一天前進一百多裡。
這如果是用行軍速度計算,一百多裡對“謝爾曼”坦克來說也就是三個小時的問題。
因此,獨立團在穿插的過程中其實是可一路留下部隊駐防的。
比如之前在鋼鐵廠就留了一個營,現在在火車站又留一個營。
這對主力部隊的穿插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會出現一路打一路留,結果越打越少的問題。
原因是主力部隊沿著鐵路線作戰時,在最前線與敵人作戰的兵力頂多就是一個營……這是由鐵路狹窄決定,直接對抗的正麵甚至一個連都很難擺開,還需要戰士們利用坦克和半履帶汽車的機動性對前方之敵實施穿插包圍不斷的將敵人一口口吃掉。
又因為主力部隊是一邊打一邊前進速度較慢,因此後方留下的兵比如鋼鐵廠的三營、火車站的四營,在其它部隊接收後再利用半履帶汽車的機動性趕上主力部隊歸建是很容易做到的。
這麼做一方麵可以避免戰略要地鋼鐵廠)以及交通樞紐火車站)落入鬼子手中還要重新打一次,另一方麵也可以起到保護補給的作用。
李雲龍之所以會下這樣的命令,就說明他是完全理解了王學新的戰術。
這是好事,後方指揮與前線指揮能想到一塊去,這仗打起來就容易了。
讓李雲龍有些啼笑皆非的是,在獨立團打下了火車站之後,居然還有兩輛火車滿載著物資“呼哧呼哧”的開進站……
這不是鬼子通訊不靈。
事實上此時的鬼子已經知道八路軍有支機械化部隊在沿著鐵路軍反攻了。
此時距離獨立團反攻已經有兩個多小時,鬼子再遲頓也已收到了消息。
其實這時間也差不多,岡村寧次那是在一個多小時後才知道八路軍反攻的情報的。
這不是鬼子通訊網絡不通暢也不是鬼子反應遲鈍,而是“閃電戰”就會有這樣的效果……
“閃電戰”是以機械化部隊往敵人腹地進攻,而敵人的情報網絡和通訊網絡通常是建立在防線附近並向敵人腹地沿伸,至於自己能完全控製的腹地,這就沒有多大的必要同時也不可能建立嚴密的情報網和通訊係統。
而“閃電戰”的機械化部隊恰恰就是深入這個缺乏情報網和通訊係統的腹地,且速度相當快。
此時的民間,又不像現代一樣每人都有一部手機隨時可以上報。
這時代的百姓想找一部電話都難。
這直接導致前方被衝垮打垮的部隊,他們雖然知道敵人已經深入境內卻無法及時向指揮部示警。
在這樣的打擊下,就彆說鬼子這窮國了,連毛熊這樣的老牌工業國都來不及反應。
據說毛熊那還鬨出這樣一個笑話,當漢斯的坦克闖進某座城市時,毛熊的交警還在十字路口井然有序的指揮著坦克應該開往的方向,全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此時這樣的事,正出現在鬼子的占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