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了便於炮兵觀察員調整彈著點……炮兵觀察員隻有看到並確定哪發炮彈是要調較的那門炮發射的,才能進行有效調較。
否則,十幾門炮此起彼伏的炸,炮兵觀察員都不知道哪發炮彈是需要調整的那個,當然無從修正。
試射的過程馬上就被八路軍的炮兵觀察員看在眼裡,於是在這一刻,“高火”的十幾分鐘就開始計算了:
炮兵觀察員發現鬼子試射火炮的位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計算了把數據傳輸給“高火”部隊再說。
“高火”部隊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調好角度做好發射準備再說。
最後隻需要一個確認……一旦鬼子大批炮彈從該陣地發射,就意味著目標位置正確,高火也跟著發射就可以。
時間就是生命。
鬼子試射並修正彈道用了八分鐘,再加上撤離所需時間就遠超“高火”的發射時間了。
這一回,周元凱那就沒有向王學新報告了……這是王學新的意思,指揮權既然下放給他這個隊長,那麼緊急情況時他可以自行決定。
其實包括炮兵在內,很多時候都是無法由上級指揮的,因為炮戰往往在十幾分鐘內就分出勝負,電話一來一往……敵人炮彈都已經到了。
“發射!”周元凱一聲令下,彈射器就“嗖”的一聲將一枚枚高火帶上天然後朝目標飛去。
這回一口氣發射了五十枚。
這個量是王學新定下的,蘇教授聽到這個量時還心疼得不要不要的,他對王學新說:“王營長,上一回十枚‘高火’就能炸毀一個炮兵陣地,這回一口氣用了五十枚,是不是多了些?何況我們的儲備隻有一百多枚……”
王學新是這麼回答的:“蘇教授,這次作戰,就不是能不能炸毀敵人炮兵陣地的問題,而是一種心理威攝的問題!既然白天會看得見,那就不能有失,因為我們要讓敵人、讓我軍,更要讓百姓明明白白的看見,我們已經有了一款威力巨大的裝備能打敗鬼子!”
蘇教授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
王學新這麼做,就是要“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高火”發射後可預見的會給敵人士氣造成打擊,同時鼓舞我方軍民士氣,那為什麼不強化這些影響?
十枚太小氣,萬一因為精度問題全都沒打中或者隻有少量命中呢?
五十枚就差不多了。
恰好附近有一架鬼子98輕爆偵察機,飛行員是個叫中野可南的大尉,他的任務是負責偵察數十公裡外的趙家壩的,隻不過為了躲避八路軍的霍克81因此偏離了原定航線。
還在看地圖找自己位置的中野可南,眼角的餘光突然看到地麵騰起一片煙霧,接著就是一大堆飛行物騰空而起。
中野可南嚇了一跳,他還以為是敵人飛機緊急起飛來攔截他了,趕忙丟下地圖拉高,然後回頭一看,發現那些飛行物根本就沒有跟來,而是徑自朝東北也就是運城的方向飛去。
下一秒,中野可南就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特殊炸彈!”中野可南發出一聲驚叫:“這……這是特殊炸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