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口知江的動作算是快的,他第一時間就命令通訊兵:“把人都叫起來,準備戰鬥!”
戰車兵聽到命令後三五成群的從床上爬起來鑽進戰車做好戰鬥準備。
然而,動作雖快,原口知江腦袋裡卻是一堆漿糊:
城外不是有兩層防線嗎?
敵人戰車是怎麼打到城內的?
難道城外的兩道防線已經被突破了?
敵人來了多少人?
有多少戰車?
都是什麼型號?
……
所有這些都是未知數,因些原口知江都不知道該怎麼指揮。
想了想,他隻能假設是八路軍的t34攻進城了,也隻有t34才有能力突破兩道防線攻進城。
因此,原口知江就在電台裡下令:“敵人很可能是t34,注意,敵人戰車很可能是t34……因此,我們需要靠近敵人再開火!”
這顯然是個錯誤的命令。
因為97式對t26恰恰擁有防禦和裝甲的優勢,他們本應該占據直街將炮口對準遠處,然後叫幾名步兵打探照燈或照明彈就可以。
雖說戰車沒有多少夜戰能力,但要是知道敵人戰車會從狹窄的街道出現而且正麵迎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樣一來,十幾輛97式就可以輕鬆守住十幾條街道,t26想要突破他們的防禦十分困難。
然而,原口知江以為八路軍來的是t34,沒有任何人告訴他對方攻進城的是t26。
於是,戰術就完全不一樣了。
97式對t34沒有遠距優勢……
如果八路軍來的是t34而鬼子97式依舊占據直街把守街口,那就會給t34一炮一個一炮一個,而97式卻無法擊穿對方。
因此,在這想法下,鬼子所有戰車都認準了一點,守在彎曲的街道或是街道的側翼,爭取與敵人戰車短兵相接。
原口知江等了一會兒,就接到前往老北街保護指揮部的命令。
原口知江沒有遲疑,一直令下戰車就以中隊為單位為兩部份增援指揮部。
原口知江的指揮沒有問題。
兩個中隊走一條路的話,二十幾輛戰車就會擠在一條街上,一旦前方被敵人擊毀就很容易交通堵塞。
分兩路走,堵在一起的概率就小得多。
同時,原口知江假設敵人從南門直逼指揮部,他的兩個戰車中隊,就一個在正麵攔截,另一個從側麵偷襲。
到時打的可就是敵人的側麵裝甲,就算是t34也會被97中戰擊穿吧!
原口知江是這麼希望的,但卻沒有多大的信心。
原口知江想像的是很美好,然而戰場卻不像他希望的那樣發展。
王學新帶領的坦克三連是在距離城中心還有五百米左右時發現敵方坦克的。
最先發現坦克的跟隨步兵。
坦克在夜間前進,跟隨步兵就不隻是“跟隨”,而需要前出到坦克前進行偵察,比如看看前方是否有路障等等。
幾個跟隨步兵在鑽進十字路口的一個小街時,就回頭大喊一聲:“坦克,鬼子坦克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