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這話說的是。
要知道火箭炮這玩意可是八路軍現在唯一能壓製鬼子炮兵的東西,同時也是一種進攻前實施炮火準備的神器,這在“彈性防禦”中很有用。
但如果一發炮彈都沒有,到時就隻能對著鬼子乾瞪眼了。
這時王學新問了聲:“參謀長,咱們還有鬼炮的炮彈嗎?”
參謀長有些奇怪:“我們這說的是火箭炮的炮彈,跟鬼炮炮彈有啥關係?”
“參謀長!”王學新回答:“我尋思著,咱們兵工廠生產炮彈速度慢,多半是因為生產炮彈彈頭困難,咱們要是能直接把鬼炮炮彈後頭加一個火箭推進器……這不就火箭炮炮彈了嗎?那肯定要比生產火箭彈快啊!”
首長和參謀長聽著不由愣了。
過了好一會兒,參謀長才半信半疑的問:“還能……這麼乾?”
“試試又沒啥損失!”王學新回答。
其實這肯定是可以的,二戰末期時鬼子就這麼乾過……他們在太平洋戰場處於劣勢時已基本沒有飛機能飛到空中了,於是大批原本用於飛機投擲的航空炸彈遺留在庫存裡沒法用。
鬼子就想了個類似的辦法,他們為這些航空炸彈尾部加上一個火箭推進器,將航空炸彈當火箭彈打。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火箭增程彈之類的也是差不多的思維。
首長沒有遲疑,馬上就對門外喊:“警衛員!動作快,叫張萬和來一趟!”
此時的張萬和正在組織工人拆卸機器並將其裝箱打包做運輸準備,這其中尤其是那台子彈生產線,他讓蘇欣親自監督並詳細記錄下整個拆卸過程。
用他的話說,就是“其它玩意要是壞了咱們還可以修、可以改、可以造,這子彈機要是整壞了,咱部隊的子彈又得斷供了!”。
也難怪張萬和會如此重視這台子彈機。
它對八路軍而言絕不隻是生產子彈這麼簡單,而是一種變廢為寶的東西。
往常,八路軍撿的彈殼生產複裝子彈,五個彈殼裡都難得有一個能再次複裝使用的,於是肯定會出現子彈越打越少的情況……
打出五發子彈,彈殼就算全撿了來也隻有一發能用,明顯是入不敷出。
有了子彈機就不一樣啦,要是不計生產的損耗,基本是打多少子彈撿回的彈殼就能生產多少發子彈,再加上從鬼子那撿的彈殼,子彈還不是越打越多?
所以,這子彈機妥妥的是“鎮廠之寶”,丟了誰也不能把它給丟了。
這時警衛員就匆匆跑上來喊:“廠長,首長讓您去一趟!”
張萬和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忙著呢,這都來不及了……”
“廠長!”警衛員說:“小東北也在那呢,有急事!”
張萬和一聽小東北這三個字,就“哦”了一聲抬起頭來。
這是又有什麼新玩意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