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笑著道謝。
車子停在了女生宿舍樓下,秦克婉拒了顧校長將他送回男生宿舍樓下的好意,表示自己走回去就行。
兩個校領導以為是這對小情侶有什麼私己話要說,也不在意,笑笑便開車離開了。
“秦小克,你為什麼要找學校再拿兩個輔修專業學位?”寧青筠有些不明白,她覺得有數學與物理雙專業學位就很好了。
“以後咱們還要繼續往材料學、生物科學方向發展、做課題,有個本科的專業學位在手,顯得根正苗紅理直氣壯,以後再拿對應的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也方便些。”秦克溫聲解釋道。
他心裡明白,兩人在數學上遲早都會走到的,一旦拿到菲爾茲獎,數學能給兩人帶來的成就感就越來越少了,除了幾個世紀猜想還能慢慢“玩耍”外,數學將主要成為其他學科的輔助工具。
而兩人最終的目標是通過科技改變社會、造福人類,那科研發明才會是以後的主攻方向,比如研究量子力學、ns方程的流體力學,以及能源學,比如物理材料與化學材料結合的材料學,比如繼續往植物育種方向發展,徹底解決糧食危機,比如往人類細胞學方向發展,最終破解人類衰老之謎等。
所以有機會拿到這些專業學位,為什麼不拿到手呢?
秦克說著又笑嘻嘻道:“而且啊,曆史上應該從沒有人像我們這樣,能拿到四個專業學位的,還跨了兩個大學科,這樣開創曆史的事,不覺得特彆有成就感嘛?咱們的本科隻有兩年,不做出些特殊的事跡來,怎麼對得起我們比彆人少了的兩年本科時光?”
寧青筠一想也是,雖說他們以後肯定是要自己開設實驗室研究所的,學位學曆什麼的對於他倆這樣不用到處求職的人來說沒太大的意義,但學位畢竟是對他們專業能力的肯定,從事相關的課題研究也更容易了。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研究種子引起這麼多人的驚訝與不可思議,覺得他們“不務正業”。
而且秦克所說的“讓本科的經曆更有意義更特殊些”,讓少女的心裡也有些雀躍起來。
對哦,時間太短,那就多留下點不一樣的回憶來彌補,不過也很好嗎?
“嗯!”寧青筠抿嘴一笑:“都聽你的。”
兩人正說著,秦克的手機響了,這回卻是陳伯伯打來的。這可是教育界的真正大佬,秦克接通電話,笑嘻嘻道:“陳伯伯,您怎麼知道我正要打電話向您報個平安,問候一二的?”
電話那頭傳來了陳伯伯爽朗的笑聲:“臭小子又哄我,你下飛機一個多小時了,想打電話早就打了,還用得著這時才打?”
秦克與教育界的陳伯伯、科技界的楊伯伯都已熟悉至極了,當下繼續笑道:“陳伯伯,您這就真是冤枉我了,剛才和校領導在一起不方便呢,這不,我剛下了車就想著第一時間向您彙報出國期間的思想動態了。”
“算你這小子心裡記著陳伯伯。首先祝賀你倆,又添了一座大獎,另外我聽說你倆還與得國一個挺有名的物理學家聯合開展量子學方麵的理論課題研究?會不會影響到你們鑽研哥德巴赫猜想?”
秦克心裡雪亮,估計陳伯伯也盼著他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增加捧回菲爾茲獎的機會呢。
“這是項長期的課題合作,起碼要兩到三年,所以壓力與工作量都不算大,我和青筠聯手的話,更不會占用太多的時間。”
陳伯伯鬆了口氣:“那就好,跨國進行高端理論課題合作是好事,我國在這方麵確實是弱了點。這些學習與科研上的事你們自己把握,我相信你們,隻是今年是菲獎年,現在舉國上下都等著你倆捧回一枚或者兩枚的菲爾茲獎牌,我這邊也會配合清木大學,繼續儘量安排些重量級的國內外媒體對你們進行宣傳造勢。希望你們彆怪我這老頭子多管閒事。”
“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多謝陳伯伯,讓您費心了。”
結束通話,秦克不由感歎,現在能不能拿到菲爾茲獎已不再是他和寧青筠的事了,而是無數人關注並為之共同努力的目標。
秦克半開玩笑道:“加油吧,筠兒,我們可是肩負著曆史使命。”
寧青筠舉起小手與他擊了下掌,漂亮的眸子裡閃動著奮鬥的光彩:“嗯,一起努力!哥德巴赫猜想我會多努力的,你加緊進行黎曼猜想的最後攻克!”
……
不知不覺間,時間的腳步邁入到四月初,萬物複蘇,春天的生機遍布整個校園。
秦克和寧青筠回國已快兩周了,學習生活依然忙碌而充實。
媒體的采訪每周都有,中央台的教育頻道,外語頻道都先後對兩人作過專題報道,連夏國在全球發行最大的青年類報刊《夏國青年報外語版)》也連篇累牘地報道兩人的事跡、數學成果。
而國際上,其餘菲爾茲獎的候選人同樣進行各種宣傳攻勢。一場看不到的戰鬥已打響。
不過這些都有陳伯伯和學校出麵組織,秦克和寧青筠隻需要露麵接受采訪就行了,其餘時間依然專注於學習與課題,不需操心這些雜事。
這一天中午,田劍蘭院士忽然打電話來,叫寧青筠過去她辦公室一趟。
本來秦克想陪她去的,但寧青筠還是決定自己去,留下秦克繼續鑽研黎曼猜想:“就十幾分鐘的路,校園很安全的啦,放心吧。再說了還有人在遠遠後麵跟著保護我。”
秦克一想也是,便不再要求陪著她。
單馬尾少女很快就出發去數學係的教學樓了。
她對於自己拿菲獎並不怎麼熱衷,深知自己的水平並沒達到菲爾茲獎的高度,所以寧青筠隻想著全力支援秦克,將大半心思都撲到哥德巴赫猜想課題上,儘可能讓秦克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到黎曼猜想上。
她心裡也明白,在年齡方麵有著巨大劣勢的秦克,能不能拿到菲爾茲獎,關鍵怕就在黎曼猜想上,光靠哥德巴赫猜想也未必能夠資格幫秦克穩拿菲爾茲獎。
寧青筠獨自離開後,秦克卻沒研究黎曼猜想,而是將心思放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上。
儘管手裡已有了係統給的黎曼猜想第五組表達式,他還是想挑戰自己,儘快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將自己的數學等級提升到“宗師級”,然後看看能不能憑自己的實力將之推導出來。
一邊鑽研數學難題一邊等寧青筠,出乎意料的是,寧青筠卻久久沒回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