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後,冷靜下來的鄭世亮回到辦公桌上,又將這五篇論文看了一遍,心裡有些犯難了。
從論文的構思,以及它所設計的操作係統來看,無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是很優秀的計算機類論文。
如果真有按這思路開發出如此超越時代的新型操作係統,鄭世亮肯定連眼都不眨便將目前的indos係統給替換掉。
可問題是,這些論文終究隻是提出了一個構思以及設計思路,具體的代碼並沒提供,算法也隻有人工智能核心和硬件管理模塊的“key”部分,並不具有廣泛適用性。
如果想補全整個操作係統的全部算法,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精力,國內能不能找到這樣出色的係統架構師都是個問題,更彆提後續的開發工作了。
也就是說,這五篇論文終究還是停留在“空想”的概率較高。
還有個問題不能忽視,那就是若是要發表的話,就得將這五篇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論文一起發表才行,不然光發表任何一篇都沒意義,隻會被人各種吐槽。
可咱們雜誌社的這本期刊,從沒來試過一次發五篇同一個作者的論文啊!
鄭世亮拿不定主意,決定打電話給主編請示:“溫主編,你讓我看的,秦克的五篇論文我看過了……”
“五篇?”主編溫樹鵬疑惑問道:“什麼五篇論文?”
鄭世亮被他的反問弄懵了:“您不知道嗎?秦克一次交了五篇論文,都是與操作係統有關的啊。”
溫樹鵬終究見慣大風大浪,一次投五篇論文在他的從業生涯裡不是沒見過,他剛畢業時在一個算機類的普刊裡當責編,那些計算機係的學生刷灌水論文刷得瘋狂時,一次投九篇十篇的都有,當然——這些灌水之作九成九都是學術垃圾,純屬碰運氣看能不能混個發表。
關鍵還是質量,質量不行,投一百篇都沒用。
所以他很快從驚訝中回過神來,淡定道:“五篇就五篇,秦克的論文寫得怎樣?”
“寫得很好啊,我是挑不出刺來。就是有兩個小問題,一是他論文裡的構思實現起來難度很大,無法印證他的構想是不是能最終落地實現,二是如果要發表,得將五篇一起發表在同一期雜誌上才行,它們是相互關聯……”
“慢著,你的意思是,這五篇論文質量都很不錯?”
溫樹鵬是真的驚訝了。
他是清楚鄭世亮的為人,鄭世亮近期快要提副主編了,是一眾責編中眼光最犀利的,平時審核把關很嚴,如果沒什麼真材實料的論文,根本不可能通過他的初審。
“是啊,不愧是季教授親自推薦來的論文,水平非常高。哦對了,署名好像隻有秦克,難道季教授不是通訊作者?”
聽到這裡,溫樹鵬也不由嘀咕起來。
季教授難道忽悠我來著?之前在電話裡說什麼如果質量不行就早早退回給秦克,這其實是謙虛的說法?
溫樹鵬略一思索,又問道:“這些問題先不用管,你的意思是,你認可這五篇論文的學術價值,同意它們通過初審?”
“是的。”
“行,我先看看。”
溫樹鵬打開編輯部的郵箱,按著鄭世亮的提示,很快找到秦克和郵件和那五篇論文。
將這些論文認認真真地看了兩遍,溫樹鵬不得不感歎,這幾篇論文確實寫得非常不錯,無論構思還是算法,都很有亮點新意,難怪鄭世亮給的評價如此之高。
唯一的問題就是能否真的實現。
至於是否五篇一起發表,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特立獨行慣了,隻要水平達標,十篇一起發的事溫樹鵬都敢拍板。
溫樹鵬沉思片刻,撥通了季光瀾教授的電話。
“季教授啊,你也太謙虛了吧?你推薦的,秦克的這五篇論文水平很高啊,你這之前還說什麼退回去,是不是想調侃我們過稿率太低了?”溫樹鵬說到這自己先忍不住笑了,類似的調侃在業內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季光瀾教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溫主編,你這是在說反話?秦克的論文並沒有給我看過,怎麼,他一次給你們投了五篇論文?不是一篇嗎?”
溫樹鵬聽他的語氣不像作假,不由疑惑道:“季教授,你是真沒看過?”
“是啊,秦克真寫得這麼好?”
“寫得非常好,實在不是像是一個高中生能寫出來的,就算是計算機係的研究生,也未必能寫出這樣水平的學術論文來。就是不確定技術方麵能不能實現……既然這不是你指導的學生,你也沒看過他的論文,那這期雜誌的評審專家組,你要不要加入?”
聽溫樹鵬評價如此之高,季光瀾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對於溫樹鵬的計算機專業能力還是認可的,能當上這樣國內頂級核心期刊的主編,水平不會比名牌大學的計算機係教授差。
秦克的論文,一定有過人之處。
季光瀾點頭道:“行。我與他沒什麼需要避嫌的關係,我可以加入本期的評審專家組。”
一般學術期刊在經過責編的初審、主編的複審後,都會進入到專家組的評審環節。
這些專家組的規模有大有小,普通的小期刊養不起客席專家,也給不起太多的專家評審費,往往隻會邀請一個外審專家進行評審。
像是發行量驚人的學術期刊,尤其是曆史悠久、財大氣粗,知名度高的頂級期刊,為了保證公平公正,除了自己聘請的客席專家外,還會邀請些同行的外審專家,組成請六人以上的專家組,一起評審。
《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向來以審稿要求高著稱,更是會邀請八個業內專家組團進行集體評審,隻有其中六個以上專家簽名同意發表,才會最終過審、刊登出來。
……
秦克是周六晚上投的稿,周一中午就收到了來自《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編輯部的郵件,大意內容是你的五篇論文都已過了初審,即將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請您按以下指引,注冊登錄我刊網站的投稿係統,並打印填寫《版權協議和學術真實性承諾》,打印簽名後掃描為pdf版本,一並上傳……
果然好快啊!這初審才半個工作日就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