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霍奇猜想”的公開評審大會在邁阿密大學的大禮堂裡,時間定在11月3日早上9點。
因為第二天就是國際數學家大會,基本上來參會的賓客都已抵達邁阿密,使得這場公開評審大會幾乎雲集了全世界的頂尖數學家們。
如果不是“小冰河時期”的如期而至吸引了大量的度,這次的評審大會完全可能會成為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新聞。
“霍奇猜想”在民眾之中的知名度不及哥德巴赫猜想與黎曼猜想,但也是頗有名氣的一個大猜想。
鷹國數學大師威廉·瓦倫斯·道格拉斯·霍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研究代數幾何中的上同調群時發現,這些群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幾何對象的拓撲性質,並據此提出“霍奇猜想”。
霍奇猜想自誕生後就引起了極大的,如果這個猜想能夠被證明,將為代數幾何和拓撲學這兩個數學子科目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基礎,並能使它們成功地建立關聯,這將會對於代數幾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解決一些數論問題,甚至在物理上,霍奇猜想與弦論的空間維度也有頗大的關聯。
幾十年來,無數的數學家圍繞著“霍奇猜想”進行研究,代數幾何和拓撲學之間的聯係研究也因此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在秦克之前,數學家們也隻能通過計算機算法和代數幾何的方法,成功地驗證霍奇猜想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的成立性,距離完全將之證明仍有很遙遠的距離。
也正因為霍奇猜想的難度太高,在新的數學工具被研究出來前,幾乎不可能將之證明出來,霍奇猜想被克雷研究所定為了“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同時也被無數數學家稱為“代數幾何的第一難題”。
現在,這個困擾了數學界八十多年的世紀難題終於要迎來曆史性的時刻、即將劃上了個完美的句號了,數學界又怎會不轟動、數學家們怎會不蜂擁而來聽這場報告會?
何況這也是秦克和寧青筠近年來首次公開麵對數學家們作學術報告,機會是何等的難得!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不懂數學、卻慕名而來遊客,他們或出於“打卡”的目的,或為了“發到網上吸引流量”,也有為了純粹的湊熱鬨觀看難得的世界盛事,都想方設法地來聽這場報告會。
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原本免費發放的兩千張入場券,竟被瘋狂炒作到了100000美元——哪怕當今世界上最著名歌星的演唱會門票,也遠遠達不到這個價格!
最誇張的是,這樣的價格需求是在本場霍奇猜想公開評審會在網絡上進行全程免費直播的前提下炒出來的。
也就是說,哪怕不到現場,在家裡通過網絡也能舒舒服服地觀看整個報告會的全部過程。
網上為此還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有人說觀眾們瘋了,一場聽不懂的學術報告會免費門票都炒到這麼貴。
有人說那些歌星的現場演唱會門票同樣炒到幾千元,唱的也是歌迷們都唱膩了的老歌,不也依然有無數歌迷願意為這份狂熱埋單、瘋搶演唱會門票嗎?現在改為追學術大明星而已,又有何不可?
也有人說,這證明了學術的魅力,也證明了夏國的秦克院士與寧青筠院士的名人效應,已實現了“出圈”。
不管網上如何評論,事後證明,高價門票的成交量其實不過兩三百張,絕大多數能獲得入場券的數學家都不願意出售入場券、錯過這難得的機會,以他們的身份也不缺這區區十萬美元。邁阿密大學裡幸運地獲得入場券的學生中,也隻有部分人受不了金錢攻勢,拋售了手裡的入場券。
這場報告會也讓入場的數學家們感覺不虛此行、受益良多。
秦克率先登場,作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有關“新幾何學”的報告,並展示出了他驚歎不已的想象力與淵博無比的數學知識,一切子學科的數學知識都被他信手拈來,運用到“新幾何學”的講解中,也充分地展示了“新幾何學”變化無窮,溝通幾大數學學科的巨大潛力。
然後是寧青筠站到舞台上,這個極具東方美感的年輕媽媽依然紮著高高的馬尾,俏麗的小臉一如清純的少女時代,在聚光燈之下依然美得毫無瑕疵,但她身上閃耀著的智慧之光更吸引數學家們的注意。
寧青筠花了一個小時,沿著秦克先前講解的“新幾何學”延伸出去,皰丁解牛般將霍奇猜想化為了無數的“射影代數鏃”,又通過“新幾何學”將之進行重新調和微分、拚成了一個維數不斷疊加、光滑的、不存在於世間的多維曲麵,進而成功地將每個非奇異射影複代數鏃的微分形式的有理上同調類,都用閉代數形式的一個有理組合方法構建了起來。
這對於代數、幾何方向的數學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讓人全程不舍得眨一下眼睛。
在寧青筠舞動著的筆尖下,她繼承自院士父母的優良理科天賦,秦克幾年來每天通過“思維共鳴”不斷地灌輸給她科學而龐大數學知識體係,以及她自己付出無數艱辛與汗水,糅合了老師田劍蘭院士、王衡老院士、凱倫·烏倫貝克教授以及秦克的部分數學思維而形成的隻屬於她的、獨特的數學思維能力,在這場霍奇猜想的證明過程中展現得淋漓儘致!
同時展示的還有她除了秦克外、不遜於任何一位四十歲以下中青年數學家的超強數學實力!
當寧青筠寫下最後一句“由上麵的推導可得,一個非奇異射影代數鏃上的每一個調合微分形式都是代數閉鏈的上同調類的一個有理組合,即,hodgeurehasbeenproven霍奇猜想得證)!”,然後轉身向著觀眾席微微躬身時,全場先是安靜了幾秒,然後雷鳴般的掌聲便將整個大禮堂淹沒。….
並不是在場人人都能聽得懂,尤其是那些來湊熱鬨的觀眾,聽了個寂寞,全程如聽天書。
但這一刻,寧青筠散發著的自信之光、散發著的智慧之美,確實讓人產生一種看到真理時根本無法抑製的激動與瘋狂!在場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用力拍著雙掌,向這位站到了世界之巔的年輕女數學家送上最真摯的讚歎。
田劍蘭院士、凱倫·烏倫貝克教授同樣滿臉欣慰地用力鼓著掌。
田劍蘭眼裡已浮起了水霧,台上站著的是她最出色的弟子,年紀輕輕就已青出於藍,更是代表著夏國數學界乃至世界數學界的未來!
最讓她感慨的是,從剛才寧青筠的證明過程裡,她能看到了自己以及自己老師陳景潤老先生的數學傳承在其中,她不由仰望著窗外的天空,在心裡默默地對老師道:“陳老師,您在天之靈看到了嗎?您的數學生命,在小寧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延伸,您一生對數學的所思所想所悟,此刻就在這個世界最高級的數學舞台上展示著……”
凱倫·烏倫貝克教授同樣眼圈發熱,她一輩子都想向世人證明,女性也能學好數學、學好理科,並不會比男性差,現在,寧青筠替她做到了,此時滿場的掌聲,就在轟碎著“理科隻適合男性”的頑固觀念。
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追隨著寧青筠的背影,在興趣的驅動下,走上數學家之路!
她堅信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