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不知道誰先高呼一聲,然後無數激動的歡呼聲如潮水般響起!
不管認不認識,各國的科學家激動地相互擁抱,為了這一刻甘甜的勝利成果而歡呼,而興奮!
但未等眾人興奮完,大屏幕上已顯示新的提示:“第二輪75功率能量炮彈開始充能,第二輪測試正式開始……”
對了,還有第二輪和第三輪!
眾人都停下了歡呼,紛紛再次屏住了呼吸,盯著大屏幕上的示意圖……
不過第一輪成功了,第二輪、第三輪的試射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輪試射成功,展開的電磁能量防護罩各項指標符合設計預期,目前電磁鐳射炮進入100功率穩定發射模式,持續時間30分鐘。各項監測指標均在安全區域內。”
正如微光在大屏幕上的提示,“埃癸斯”的運轉非常穩定,六座快堆保持著高效率的核裂變反應,鈾資源使用率達到99.99,為電磁鐳射炮提供了充沛的能量。
電磁鐳射炮以每秒三發的頻率,將全功率能量炮彈一枚枚地射向外太空爆開,維持著一張湛藍色、覆蓋8萬多平方公裡麵積、巨大無比的電磁能量防護罩。
轉眼間持續時間已超過了十分鐘。
與會者們的情緒慢慢再次昂揚起來,很多人已不再盯著那邊的示意圖來看了,而是與同行們興趣盎然地討論著主界麵上的各項參數指標來。
秦克也放鬆下來了,其實最大風險就是前十分鐘裡能量炮彈發射之時,炮管材料的耐性耐高壓都會受到嚴峻的考驗,但一旦經過十分鐘後,所有動態參數都會被算法優化到最佳狀態,那接下來再出現問題概率幾乎已無限接近於零了。
不過測試時間未到,他依然坐在原地,靜靜地看著大屏幕,不過他看的是右邊區域,那道直衝雲霄的湛藍色光柱,而腦海裡想象著的,卻是全世界升起7000道藍色光柱、巨大的湛藍色電磁防護罩將整顆星球包裹起來的壯觀情景!
……
不隻是秦克,此時很多人也在看著這道光柱。
衛鋒的搭當、副隊長鄭海橋此時就負責帶隊在“fsjt0001”場地外圍戒備,近千名荷槍實彈、裝備精良的安保人員封鎖了所有通向“fsjt0001”場地的道路,不允許任何人進出。
秦院士和衛鋒隊長都說了,為了確保這次試驗的成功,不能出現任何內部和外部的意外,這裡的外部意外,就是指有人誤入“fsjt0001”場地的危險區域,這會為測試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儘管此時天氣比較惡劣,氣溫也低得可怕,無疑極大地增加了防衛的難度,鄭海橋近千人依然腰身筆挺在站在風雪中,凍得僵硬的臉部肌肉依然保持著警惕。
忽然有個同伴驚呼道:“鄭隊,你看那邊!是不是測試開始了?”
鄭海橋回頭,隻見數公裡外,一道筆直的湛藍色光柱從發射基塔的頂部筆直向上延伸,衝破雲層,仿佛要將蒼穹都刺穿!…。。
“這是……!!”鄭海橋驚訝地睜大眼睛。
那道光柱屹立有如燈塔,哪怕是在這樣風雪交加、能見度極低的惡劣天氣下,依然能隱約看到它的身影。
“秦院士成功了!”鄭海橋喃喃自語道,眼角不知不覺便泛起了水花。
作為衛鋒的助手,他雖然不像衛鋒那樣近乎貼身保護秦克,但這幾天秦克的“閉關”裡,就是他負責秦克身邊的保衛工作的。
他親眼看著秦克是怎樣殫精竭慮、通宵達旦地埋首研究中,困極了就起身練習一次體操,便又繼續回到辦公桌上工作。
連吃飯時,都是匆匆扒完飯菜,目光也沒離開過電腦屏幕。
整整四天五夜,秦克硬是沒合過半分鐘的眼睛!
鄭海橋不知道以前那些兩彈一星的老一輩科學家們是否也這樣埋首做研究的,但在秦克身上,他看到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讓人敬佩無比的求真務實工匠精神,深沉,低調,內斂,卻讓人感動。
現在,秦院士與無數科學家們嘔心瀝血的研究,終於綻放出最美麗的光芒了,而這,顯然也是人類的希望之光!
他又怎能不激動,怎能不感動?
鄭海橋深吸口氣,將鼻子裡的酸澀壓下,隨即對著通訊器道:“全體都有,回頭,看向光柱,敬禮!”
不管是否明白這道耀眼光柱的意義,但所有安保人員都昂首挺立,向著光柱的方向肅然敬禮。
……
此時夏國北方有不少地方都在下著暴風雪,但在海拔9000米的對流層頂部區域,卻風平浪靜,隻能看到飛機下麵濃厚的雲層,如果向上看,還能看到蔚藍的天空與冬日的太陽。
在一艘飛往京城的航班上,有個坐在靠窗位置的女乘客正無聊地看著窗外有些單調的景色,忽然一道奇特的藍色光柱吸引了她的注意,她定神細看,隻見遙遠的天邊,一道湛藍色的光柱貫穿整個蒼穹,屹立如同擎天之柱。
“喂喂,老公,你看看那邊的是什麼?”
丈夫正在打瞌睡,被推醒後有些不耐煩,但順著老婆所指方向望去,頓時“臥槽”了一聲:“這什麼玩意?”
隨著男乘客的驚呼和表情,四周的乘客也開始留意到窗外遙遠的那柱藍色光柱,不到兩分鐘,整個航班裡已傳遍了“出現奇怪光柱”的消息,許多乘客紛紛掏出手機、相機來拍照,也有人也乘務人員打聽。
乘務人員匆匆去請示機長,但久久沒有回複。
眾乘客眼看著自己航班似乎是朝著那道光柱的方向飛過去,更是大呼小叫起來,有些驚慌,有些好奇,有些不知所措。
幸而此時,航班內響起了廣播:“先生們女士們,現在播報臨時通知,經與塔台核實,目前我們目睹的藍色光柱為正常的實驗現象,我們的航班導航路線已提前繞過了該區域,請大家不必驚慌,我們的航班非常安全,一切設施正常,但為避免因為氣流顛簸而跌倒受傷,請各位回到原本的座位就座,係好安全帶,不要再湧到窗邊觀看。重複一遍,先生們女士們……”…。。
實驗?
乘客們麵麵相覷,什麼實驗這麼厲害,能升起一道如此耀眼的擎天光柱,瞧這樣子,恐怕要飛上太空了。
……這趟航班裡的乘客大概是最早發現這道藍色光柱的普通人,但很快,越來越多在地麵上的民眾也留意到了這道藍色光柱的存在。
畢竟這道穿透整個天空的電磁鐳射炮藍色光柱極為耀眼,方圓數百公裡都能看到,隻要天氣好沒下雪、沒雲層遮擋的地區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