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剛說完,由他製作的ppt在屏幕上放映出現。
緊接著,幾乎所有人都被他屏幕上的內容鎮住了。
隻見ppt裡的大部分都被科研成果所占據。
而裡麵記錄著這幾年來,他投出去的所有論文。
有水論文嫌疑的那幾篇他沒寫在裡麵,畢竟對比下來,有點湊字數。
於是諾大的屏幕上基本上隻剩下幾行字,簡單的過分。
但字越少,事越大的定律生效了。
緊接著,原本還算安靜的會場頓時轟動起來。
“臥槽!三篇ce的一作。”
“這是想和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是吧?”
“太離譜了!”
“我一直以為我師兄,混了一篇《nature》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這位比他還勇猛,這是哪裡來的大神?”
......
至於陸時羨寫上去湊數的ce子刊的通訊和一作以及得的傑出青年獎項直接被忽略了。
而在後台候場的幾個學生也通過側屏看見了陸時羨的報告內容,一下子呆住了。
原來以為是青銅,現在才發現是個王者,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點吧。
現在誰也沒有認為此時現場的嘈雜有什麼不對,畢竟這實在太嚇人。
尚能保持平靜的也就是坐在第一排的評委以及貴賓席的領導了。
但此刻他們也開始交頭接耳起來,討論起來。
這個場麵在百年大講堂曆次活動中,也是屈指可數的。
還好,陸時羨的聲音暫時將這些聲音壓了下去。
許多人都想聽聽他接下來想說什麼。
“很慚愧,這次我給大家帶來的依然是做題。”陸時羨從中心位置稍微移開,側開身開始正式介紹自己的報告內容。
“我給大家報告本科畢業後我這些年遇見的難題和我的解題方法,這裡沒有固定答案,但大概能做拋磚引玉的那一塊敲門磚。”..
陸時羨的思緒也跟著他的即將描述的內容,回到了幾年前的初夏。
“在大概研二的時候,我獲得了前往國外進行交流的機會。”
“在那時我遇見了第一個選擇題。”
“當時我的成績還算不差,幸運地擁有著選擇的餘地。”it、哈佛、劍橋、牛津都有一定的機會,但我從abcd這四個主流答案裡,選擇了你們可能沒聽說過的答案。”
“我最後申請了ucd,也就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為了不至於讓人犯迷糊,陸時羨特意說出了學校的中文名。
可是他的想法注定泡湯。
全場人彆說沒聽說過,就連了解的都是鳳毛麟角,很快引起了熱議。
“加州大學我知道,但是分校是什麼鬼?”
“分校連學院都不是,陸神真的不是讀的野雞大學嗎?”......我剛剛在手機裡查了一下。”
“還真不是野雞,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加州大學的一個校區,隻不過它在世界榜上的排名有點感人。”
“不會吧?難怪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是多少來著?”
“還行吧!一百多名就已經可以了,咱燕大不也才幾十名。”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