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發幾人連連點著頭,表示著讚同之意。
但他們也知道,話沒有說完。既然華夏銀行有存款五千萬貫左右,那如何讓他們出現危急呢?這才是今天大家坐在一起要商談的事情吧。
果不其然,接下來王申就開口說道:“華夏銀行不是要向外放款嗎?不是說利率兩分嗎?那我們完全可以把錢給借出來,借到我們的手中。”
“王掌櫃的意思是,由我們幾人去掏空華夏銀行?”崔大發聽懂了,開口問著。
“不錯。”王申笑著點頭,表示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王申一承認,四位豪商就變了臉色,其中資金最少,實力相比而言也是最弱的紙業老大邱吉馬上開口,“王掌櫃,你剛才也說了,他們擁有五千萬貫的存款,這筆數字太大了,憑著我們五人怕是根本吃不下吧。”
“沒有什麼吃不下的,反正隻是借錢出來,最多還的時候帶點利息而已。反之,若是華夏銀行倒了,那個蘇石倒了呢?這錢很可能就不用還了,那這是多大一筆進項,想必足夠諸位賺上幾年甚至更多時間,那為何不去賭一賭呢?”
原本還想說話的其它幾位,聽了王申此言,馬上就閉緊了嘴巴,他們在思考著事情的可行性。
幾位還在思考,王申又開口了,借機壓上了更多籌碼的說著,“隻要這一次我們可以打倒華夏銀行,王某便向大家做一個保證,以後四位在存錢於四通錢莊,一樣可以減免任何的取銀手續。想一想,等我們恢複了手續費製度,那你們一年要多花銷多少銀子,省錢也就是賺錢呀。”
這就是王申給出的好處,也是說動四人的最大利器之一。
彆看現在四通錢莊跟著華夏銀行一起,取消了取款手續費的事情,但實際上也就是取消了在汴梁城取款費用,在此之外,還是一樣會收取費用。而一旦華夏銀行倒了,四通錢莊必然就會恢複如初,那時,財富越大的商人,每年這筆費用就會越多,王申將其取消,的確是在幫著大家省錢。
“呼。”有了現實的好處,崔大發知道是表態的時候,第一個開口道:“如此,老夫乾了。”
就如王申所說,華夏銀行倒了,這筆錢就不用還了,這可是大好事情。反之,就算是華夏銀行無事,大不了到期之後,交付利息就是,兩分的利,算起來是不少,但還不能讓他們傷筋動骨。
有了崔大發的表態,跟著陶中業也點頭頓道:“算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鄒玉利與邱吉一並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這個聯手方案。
“好。”事情如此順利,自是讓王申高興不已,當下他就猛拍了一個木桌說道:“大家都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各自要從華夏銀行貸出多少錢的事情吧,我們四通錢莊就打一個樣,我們準備貸一千五百萬貫。”
一千五百萬貫,這是一筆多大的數字。不誇張的說,就算是大宋一年的收入,除了各項開支之後,都很難達到這個水準。可現在,一位商人而已,張嘴就說了出來。
如此可見,大宋寬鬆的經濟體製之下,商人有多麼的賺錢。
王申開口叫出了一千五百萬貫,也著實嚇到了其它四位,這個金額數字遠超出他們之前的預想。而且要借用這麼多錢,十個月僅是利息就有三百萬貫了呀。
眾人反應落入到王申眼中,他就哈哈大笑起來,“諸位,我們是什麼身家,既然要做,當然要就搞一把大的了。而如果華夏銀行真的倒閉,嘿嘿,那我們可就賺大發了。”
“對,賺大發了,哈哈。”崔大發也跟著大笑起來,並說出了自己所貸的數字——八百萬貫。
“小氣了啊。”誰成想,陶中業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臉上卻是露出了鄙夷之色,隨後在其它幾人的目光之中,報出了自己要貸的金額——一千萬貫。
陶中業以前的生意很好,茶業不僅在大宋盛行,即便是遼或是西夏都有人喜歡喝,從不用擔心有茶會賣不出去。
可自從蘇石出現,弄出了一個仁茶之後,雖然他們生產出來的茶葉一樣也可以賣出去,但真正有身份的人,卻不會在買了。這就使得高價茶壓在手中出不得手,而低價茶又賺不了多少錢。
這兩年多來,陶中業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他早就想著要找蘇石報仇。隻是他也知道那個人不好惹,至少不是他能惹得起。現在好了,有機會可以打壓他,何樂而不為?
“陶掌櫃豪氣。”王申伸出了大拇哥,表示著自己的佩服之意。
有了這兩位帶頭,其它皮毛行的鄒玉利和紙業的邱吉也分彆決定貸出八百萬貫和七百萬貫的數字。
具體數字有了,王申一合計,足有四千八百萬貫之多,不由就哈哈大笑起來。“好呀,好呀,現在大家就回去派人到華夏銀行存款,不用多,一人存一吊錢就是。等到我們把華夏銀行的錢都貸了出來,就讓他們排隊去取錢,行擠兌之勢。”
“好。”其它四人都是做事雷厲風行之人,不然也不會賺出這麼一個家業。當下都是齊齊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