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頭是看出來了,應該是有人在針對華夏銀行,這是想要搞事情。
如果換成其它人是老板,袁小頭怕會拒理力爭,拚著現在這個位置不要,也要讓東家停止向外借款。畢竟明知是一個圈套,還敢向裡跳,那不是傻瓜,就是實力足已橫掃一切。
蘇石正是袁小頭眼中,那個可以橫掃一切之人。
正是有了蘇石這樣膽大的主子,也就給了袁小頭更多信心,讓他不懼任何人的陰謀詭計。
笑嗬嗬目送著達到了目的鄒玉利離開,袁小頭的臉色恢複了平靜。口中自言自語著,即是陰謀,那就可能成功也可能會失敗。最後就看誰更技高一籌好了。
次日,王申等人果然如約而至,用手中袁小頭要求的地契和房產證明,用大車從華夏銀行拉走了足足三千三百萬貫銅錢。
這一幕,被很多人看到。
自古都有財不露白的說法。
怕的就是財產太多,突然被人惦記上。可這一次,王申他們仿佛忘記了這件事情一般,遇人就說自己從華夏銀行借款的事情,甚至連借了多少錢的事情都講了出來。
消息開始傳播之後,不少人都羨慕華夏銀行實在是太有錢了。可隻有一些有心人,感覺到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對。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大宋三司使宋癢。
能座上這個位置,打理一國之財政,放在後世,宋癢絕對是妥妥的經濟專家。
“我這幾日身體不好,需要好好休息,沒有什麼特彆重要的事情就不要去打擾我。如果是外人找我,就算是事情再重要,也不要找我,就說我要病死了。”宋癢向著親信屬下扔了這麼一句話後,便就真的離衙而去。
宋癢感覺到了不對,其它的聰明人自然也預感到了什麼。可除了包拯去了一趟華夏銀行,找到袁小頭,說出自己的擔憂之外,其它人卻是什麼動作都沒有。
他們當然不是看不出來這其中有陰謀,隻是他們樂見於此。
在這些與蘇石合作的人眼中,與一個太過強大的合作者合作,顯然並非是他們想要的。
反之,如果蘇石這一次可以栽一個大跟頭,那以後就會更加依賴他們,到了那個時候,雙方在合作起來,自己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各有小九九之下,大家都不提醒,反而當起了一個看客,拿著一把瓜子嗑著,當一個事不關己的吃瓜群眾。
華夏銀行,就在王申他們借走了三千三百萬貫之後。絹布行的崔大發與紙業行的邱吉紛紛出現。
手續齊全之下,兩人又分彆借走八百萬、七百萬,合計共一千五百萬貫。
也就是大宋的經濟十分發達,僅是大宋一年國庫的毛收入就可以達到七八千萬貫。這要是放在一直不富裕的大明,怕是這個數字能把人給嚇死。
如此一來,五家聯合就從華夏銀行借走了四千八百萬貫。前後僅僅隻是用了三天的時間而已。
消息傳出之後,隻要神經不是大條之人,都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
第五天,華夏銀行門前再度來人,但都是一些並沒有太大名聲的商人,他們也是來了借錢的,金額相對就小了很多。有的借二十萬貫,有的借十萬貫,甚至還有一些做小生意的,拿著自家的祖宅抵押,借的隻是兩三萬貫不等。
起初,袁小頭還沒弄清怎麼回事,以為是華夏銀行的名頭闖出去了,大家這才來借錢。但等到與這些人交談之後,方才明白,感情這都是想來撿便宜的人。
他們是聽說華夏銀行對外借出了近五千萬貫,想到這是有人針對出手,想到結果很可能是華夏銀行會出事,這就跳了出來,妄想著在未出事之前搭一個順風車,可以借一些以後很可能不用還的錢。
知道了這些人心思之後,袁小頭並不在意。蘇石可是說過了,隻要手續齊全,有錢就可以外借。如此他便一個個都批了下去。
一天時間,這些人又從華夏銀行中借走了一百萬貫。跟著第二天,來的人更多了,到傍晚的時候,就又借出了一百萬貫。在自已辦公的房間之中,終於見到下麵來人,說出了那句讓很多人等了很久的話——沒錢了。
“沒錢了?”袁小頭愣了愣神。
“是的,各銀行的錢這些天都調過來了,可是如今隻剩下不到十萬貫,僅夠日常所用。”來人一邊說一邊低著頭,好似錯誤在他身上一般。
“行,知道了。這樣,以後在有來借錢的,就告訴他們,我們暫停了借款業務。”袁小頭出聲囑咐著。當看著下屬離去的背影,他將身體靠在了椅背上,輕歎而道:“來吧,接下來看你們怎麼出招。少爺,您真的準備好了嗎?”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