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龍案之上,已然堆積了十幾道彈劾奏章。
都是在彈劾蘇石的。裡麵寫的內容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有說蘇石殺氣太重,有違聖人之道的。
有說蘇石是改了祖製,如此一來,軍隊會做大,國家將更不好管理的。
還有說蘇石這是擁兵自重,以後這些人眼中隻有蘇石,沒有朝廷,會出現尾大不掉之勢的。
更有乾脆的說法,蘇石不懂兵,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帶兵,應該收回他手中權力,並關起來治罪。
一份份奏折,趙禎都看了,然後將它們合在一起,扔給了一旁的張茂則,“去,把這些都送到天佑胡同。”
啟用蘇石是自已的主意。
昨天大朝會上,也隻有蘇石一人站出來,扛下了所有的責任。
這樣的人,不說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至少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比那些隻會打嘴炮,卻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文官們要強上很多。
可是現在,一看到蘇石真的掌兵了,卻一個個又開始羨慕嫉妒恨了。
好呀,如果你們有能力,我可以現在就把蘇石給撤了。畢竟讓一個有腿疾的人領兵打仗,說出去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可這些人,隻會彈劾,一味的指責,無一人能想出其它的解決事情之道。
更不要說,指著他們去替換蘇石,主動請纓
了。
一群隻是會妒忌有能之人的小人罷了,趙禎能看得上他們才是怪事。而自已也懶的和這些人發生什麼爭執,倒不如把事情告知蘇石,讓他去解決好了。
張茂則答應一聲,這就叫了小黃門去辦這件事情。然後重新站在趙禎一旁伺候著,“陛下,這些人怕也是擔心蘇少府擁有了兵權,會不好節製。”
“行了,他們什麼意思朕心中自然清楚。若是平時,當然不會同意讓他這樣去做。可是現在,三族來犯,我們還有其它的辦法嗎?”
歎了口氣,趙禎繼續的說著,“王信也算是有能力的人,但手中兵力還是太少了,能維持眼前的局麵就不錯了。且現在遼人還沒有參戰,一旦讓他們尋到了機會,派來了大軍,怕是北麵的戰線會出大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蘇石這樣的人出現。”
趙禎如何不知道重文抑武才是保護皇權的重要性。
君不見大唐是如此而亡的,不就是兵權外放,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最終兵犯朝廷?
軍權是絕對不能外放,更不能讓武人強大起來,這原本就是趙氏的祖訓。
但就算是祖訓,也要分是什麼時候。
現在大宋北線危矣,一旦王信戰敗,後果更是不堪設想,這個時候就不能在走常規之路。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像是蘇石這般的強勢之人出現。哪怕他因此而改了一定的軍規,趙禎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當是沒有
看到。
現在正是用到蘇石的時候,他這個做皇帝的當然不能掣肘。
就如蘇石昨天在朝堂上所言,大宋真的亡了,其它人都可以投降,但擁有著趙氏血脈的人卻不能投降,異族也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即是這樣,還有的選擇嗎?
隻是希望蘇石這一去可以穩定北線的局勢,如若還是戰敗的話,接下來就算是想要談判,那都不知道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了。
“蘇石,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
昭仁宮。
荊王趙曦見到了王淼,他也是來這裡辭行,同時把下午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
“好呀,蘇少府就是有魄力,不走尋常路,很好。大宋將士就應該是這般的熱血。”趙曦聽後大受鼓舞,很是激動的說著。
“殿下,蘇少府之舉是不是有些過了,如此一來的話,怕是軍心歸複,唯恐做大。”王淼小聲提醒著。
“怕什麼?滿打滿算隻有五萬將士而已,相比於大宋數百萬將士,這些人算得了什麼。再說了,你不懂蘇少府,他原本是一個懶散之人,他並不如你們想像那般喜歡權力,他更喜歡過的是逍遙的日子。隻是這一次大宋有了危機,眼看著沒有人站出來,他才不得不出山的。”
嗬嗬笑著,趙曦一幅我懂蘇石,你們不懂的模樣。
“可是,朝中也有一些上過戰場的將軍,他們的能力也不弱。”王淼似是還有些不
甘心的說著。
「ps;感謝慧觀草廬對大宋的大額打賞和月票,特為此加更三章,此為第二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