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山上的怯薛侍衛們是距離倒塌現場最近的,他們很快反應過來,瘋狂上前搶救,望樓用竹木搭建,還有毛氈防雨棚頂,結構複雜,用料極多,侍衛們將斷壁殘垣抬開,終於救出了被壓在下麵灰頭土臉的大汗。
萬幸有貼身侍衛拚死遮護,斷裂的尖銳木頭沒能傷到大汗,而幾名被穿透的侍衛都死了,大汗被抬出來檢查,身上沒有明顯的傷口,但卻無法行動,郎檢查之後說可能是肋骨折斷了。
蒙哥大汗神誌清醒,他還下令讓人找出摧毀望樓的東西,不多時一枚火箭殘骸呈上,大汗認識漢字,知道上麵寫了自己名字,但是李喜又是誰,難道為了一個叫李喜的小人物報仇,就要轟殺大蒙古國的大汗麼?至於麼?
宋軍有此利器,大軍如何攻城,有一枚就能如此,如果有十枚,百枚,又當如何,釣魚城當真是打不下了,此時各路將領都來救駕,不用問,戰事斷,士氣大減,大汗不由震怒,想出言嗬斥,一張嘴,一口血卻噴了出來。
在大汗昏死過去之前,他隱約看到灰蒙蒙的天上有一隻隼在翱翔。
那不是隼,那是劉驍操控的大疆無人機。
無人機通過變焦鏡頭拍下望樓廢墟,營救過程,以及各路將領前來護駕的動向,整個戰場儘在宋軍掌握之。
可以確定的是,蒙哥大汗就在望樓上,且被有效殺傷,否則蒙古大軍不會如此反應。
蒙哥極有可能就是死於這場戰鬥造成的重傷,一個縱橫千裡的黃金家族大汗,居然死在釣魚城炮石之下,似乎極為遺憾,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蒙哥是被來自百年後的,凝聚了人類最高智慧和先進技術的火箭炸死了的,也不算辱沒了他大汗的身份。
忽然天邊一道慘白色的閃電劈下,緊跟著是滾滾悶雷,黑雲壓城,狂風大作。
劉驍急忙回收無人機,這是要下雨啊,看來該來的總會來,曆史的進程不會被增雨火箭所操控。
一場憋了三個月的暴雨傾盆而下,天仿佛開了個口子,雨是傾瀉下來的,幸虧劉驍無人機回收的及時,不然鐵定淋壞報廢。
雨水太大,宋蒙兩軍都無法再戰,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對宋軍有利,他們憑借暴雨可以稍作喘息。
蒙古軍對暴雨的態度比較微妙,暴雨可以降低氣溫,讓暑氣下降,但本來山城就難以攀爬,暴雨之下更加濕滑,彆說打仗,就是行路都困難。
石子山下,蒙古軍眾萬戶們護著大汗回營,在虎皮大帳躺下,喝了些馬奶,似乎情況好轉,大汗聽著外麵的暴雨聲更加焦慮,竟發起了高燒,昏睡不醒,賬前眾將沒一個能做主的,隻能祈禱長生天保佑大汗無虞。
釣魚山校場營房內,劉驍翻閱著無人機拍攝的照片,他不能確定蒙哥當場斃命,但曆史的洪流走向就是如此,自己當前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可以回去了。
得知蒙哥可能重傷的消息後,王堅狂喜,果真如此的話,大宋的國祚起碼可以延壽十年,自己也成就了不世之功,封侯近在眼前。
王堅爽快地應劉驍要求,派出一個都的步卒送他回龍潭寨,城外非常安全,蒙古軍的騎兵根本無力出動,大雨如注,一百名宋軍身披蓑衣,護送白龍王出了鎮西門,半路上見到了來時的護送隊伍,儘皆倒伏於地,死去多時。
被他們格殺的探馬赤軍屍首也有十幾具,打成這樣的交換比,不算吃虧。
劉驍讓隊伍暫停,他在路邊尋到了李喜的屍體,隻見滿身箭矢,血跡已經被暴雨衝刷的乾乾淨淨。
“厚葬。”劉驍說,其實他也不明白厚葬是啥意思,反正大人物都這麼說,總之是對犧牲將士的一種尊重吧。
所謂厚葬,就是和薄葬不一樣的處理方式,戰場之上屍橫遍野,不可能每具屍首都單獨挖坑埋葬,尤其對於敵軍屍首更是懶得填埋,在野戰也往往是曝屍荒野。
但今時不同,釣魚城是要長期駐守的,不掩埋屍體會導致瘟疫橫生,所以常規做法是挖個大坑,將己方屍首填埋,敵方屍首堆積成山,一把火焚燒了事。
大雨澆在李喜蒼白而年輕的麵龐上,他似乎動了一下,也許是錯覺吧,劉驍暗道,但是一瞬間他想到了王大錘,心念一動,用手搭在李喜頸動脈上,似乎還有微弱的波動。
“快,送到龍潭寨!”劉驍急忙下令,兩個兵卸下李喜的盔甲,用蓑衣頂著雨,一路抬到龍潭寨,軍郎前來把脈看傷,李喜雖然沒被砍斷手腳和腦袋,但是骨頭斷了幾根,天靈蓋上也砸了一個坑,這種傷根本救不活。
郎搖了搖頭,說不行了,救不活的。
他說的是實話,氣若遊絲,還懸著一口氣而已,除非老天爺顯靈,否則華佗來了都白搭。
劉驍將即將死去的李喜拖下了龍潭。
再冒出水麵已經是爛尾樓,他高聲呼救,讓夥計們把李喜吊上去。
人吊了上去,王大錘驚呼道:“李喜!這不是我李喜賢弟麼。”
“快送醫院。”劉驍說,“去的話興許能搶回一條命。”
順利將李喜帶過來,驗證了劉驍的想法,他沒法帶活蹦亂跳的大活人,但可以帶瀕死的人,王大錘和李喜都處在休克狀態,所以能帶過來。
這是不是就和休眠倉的作用一樣呢,是不是服用安眠藥之後就能穿越了,這一切都有待驗證。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李喜救活,金大班和謝強開車將李喜送醫,劉驍也同車前往,他肩膀上的箭傷也得處理一下。
這回劉驍有了經驗,他事先給李喜換上一身工作服,大家人手一頂安全帽,到了醫院就說是工地上出了事故,工人從樓上掉下來摔傷的。
李喜是穿著盔甲受傷的,身上隻有箭矢從甲片縫隙穿過造成的刺傷,以及各種鈍器擊打造成的骨折,倒也符合工傷的設定,傷員被迅速推進手術室搶救,而劉驍的傷勢就輕多了,清洗消毒,縫了幾針完事。
縫針的時候劉驍沒打麻藥,還和給自己縫針的實習醫生聊天,說如果能有一種像訂書機一樣的東西,啪嗒一按就把傷口釘上多好。
這位穿著醫學院白大褂的實習醫生就笑了,說當然有啊,淘寶上就能買到,叫皮膚吻合器,一般的小傷可以應付,還有一種傷口粘合劑,也能緊急處理傷口,但最好還是送到醫院來救治。
“你是學外科的?”劉驍看了看實習醫生的胸牌,叫高澄,是近江醫學院學生,醫學本科年製,這位小哥比自己大了歲,但也不過二十四而已。
“對,普外科。”高澄幫劉驍縫了針,囑咐他過幾天來拆線,記得傷口彆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