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小人,也是夾在蒙古和宋之間的緩衝,用得好能給大宋延壽幾年,他心裡有了主張,讓於化龍回船上取一個東西。
“徐縣尉,叫李榮過來聊幾句。”劉驍指著一間空屋吩咐徐默。
又問紅襖娘子:“小娘子怎麼稱呼?”
“奴家叫黃小姑。”紅襖娘子剛從大和尚胳肢窩裡下來,頭發絲甩到臉上,有些慍怒,有些羞澀,經曆一場浩劫後,人人都會卸下偽裝,黃小姑風騷嫵媚勁都是裝出來的堅硬外殼,其實年歲不大。
“這個給你,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搞一桌酒菜來。”劉驍摸出一疊會子遞過去,黃小姑大喜,一把抓過會子:“客官稍等。”
徐默打發自己帶的兩個本地弓手將空屋裡的屍體挪出去,桌椅板凳拿袖子擦拭一番,邀請李榮進來坐,這邊劉驍也把聶氏兄妹和寬海和尚請來。
黃小姑動作很快,馬奶酒,肉乾擺上桌,這些北地食物應該是從死人身上搜刮下來的,都是江湖豪傑,沒人在意晦氣不晦氣。
劉驍端起一碗酒說:“一起上陣殺過敵,就是袍澤兄弟,乾!”
他不講什麼蒙古大宋,隻講江湖情誼,很對大家的胃口,在座的都把酒乾了,北地的馬奶酒滋味獨特,大家都是強忍著往下咽的,唯恐失了麵子,倒是聶紅線根本不在意,嗅了嗅就沒喝。
“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今日有緣得見諸公,本王幸甚。”劉驍大馬金刀的坐著,於化龍抱著刀站在身後,威儀確實足足,像個王爺的架勢。
“我本是蜀漢人士,幼時被太清天尊收做徒弟,再下凡時已經過了一千年,我不知有晉,無論隋唐,出水時正遇北軍急攻釣魚城,為保黎民百姓,不得已出手,以天雷轟殺蒙哥,不想驚動世人,此番進京,就是和趙宋官家商議,如何保得天下太平,歸途經過此地,沒想到邂逅各位,真是造化。”
聽到劉驍一番言語,聶家兄妹對視一眼,似乎找到了什麼共鳴。
“劉兄,我們兄妹本是唐人,自幼被師父帶到昆侖山學藝,本以為下山之後還是黃巢朱溫當道,沒想到已經過了五百年……”聶放一臉的滄桑,臉上是一個年輕人不該有的曆經滄海桑田的表情。
眾人看他兄妹的劍,果然是宋劍不同,劍柄長出許多,正是唐劍款式。
劉驍有些傻眼,沒想到自己吹的牛逼竟然在彆人身上變成了真的,而且看起來不像是吹牛。
李榮看看他們,一咬牙道:“萬沒想到此次南下竟然遇到奇人異事,後生晚輩不敢隱瞞,其實我是李璮的次子李南山,奉命南下聯絡宋廷,共抗蒙古。”
寬海和尚說:“灑家就是一個雲遊和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沒什麼可說的。”
徐默還比較有城府,沒說什麼,隻給大家斟酒。
劉驍說:“南山老弟,我有一說一,你父當真是要投宋麼,我看令尊是想黃袍加身,麵南背北吧,而老弟你南下也是想為自己謀個大好前程,你鬥不過你哥哥,對吧。”
李南山到底年輕,被揭穿了心事,滿麵通紅,卻又沒法反駁,也不敢發飆,在座的都是活了五百年一千年的老妖,他豈能不怕。
劉驍說:“生逢亂世,大丈夫都想建功立業,用不著扭扭捏捏,這樣吧,我幫你,賈似道那是我好大哥,官家也曾和我談笑風生,回頭我讓官家封你爹做大宋的郡王,你們隻管在山東舉事,軍械糧草不夠的話,到合川來找我,我有神兵利器,待價而沽,但是不包郵哦。”
李南山大喜:“此話當真!”
劉驍道:“於化龍~”
於化龍早有準備,從懷取出卷軸,向大家展示,這是官家禦筆親書的一幅字:白麟豈是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落款有官家的花押和閒章。
這基本上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李南山一個山東軍閥的兒子,哪裡見過官家的禦筆,聶家兄妹和寬海更是不認識,隻有徐默這個曾經在皇城司工作的認識當今官家禦筆。
徐默當場就跪了,這是規矩,禦筆還了得,如朕親臨。
劉驍很滿意徐默的配合,讓於化龍把卷軸收起來。
於化龍一邊卷一邊說:“官家親口封我家大人為合川白龍郡王,還親自題寫了王府牌匾,這事兒難道能作假?下一期邸報就能看到了。”
他倒也不算撒謊吹牛,就是在王前多加一個郡字,意思就截然不同了。
李南山大喜,搭上大宋的王爺,以後辦事就都方便了。
“外臣見過王爺!”李南山離座,大禮參拜。
劉驍坦然受了他一拜。
李南山心口快,提出想讓白龍郡王幫自己打點臨安關係,劉驍心說我怎麼能回去自投羅網,但這個忙他倒是可以幫。
“本王到此,本是想買一條船回合川的,出來月餘,歸心似箭。”
李南山接話道:“外臣看王爺是乘海船來的,海船在江河裡容易擱淺,不如外臣送一艘船與王爺。”
劉驍說:“也好,你選幾個得力人手隨我回合川,見識一下我的神兵利器,也好回報令尊,我修書一封,你拿著去臨安找一個叫納蘭羽飛的樞密院官員,他是我的小老弟,可以確保你們李家的事情辦成。”
李南山叩謝。
劉驍轉向寬海:“和尚,你去哪兒都是雲遊,不如我請你去四川走一走,見識一下天府之國的風土人情,超度一下那邊的壞人。”
寬海和尚說:“阿彌陀佛,恭敬不如從命。”
劉驍又對徐默說:“幫本王找華亭縣父母官,本王想在這裡置地,不知道對岸的土地多少錢一畝?”
徐默摸不著頭腦,白龍王哪根筋不對,非要在這窮鄉僻壤買地。
“回王爺,這邊人煙稀少,土地無主,非要買的話,也就三五貫一畝吧。”
劉驍說:“本王在浦西買一萬畝,在浦東買一萬畝。”
徐默說:“卑職記下了。”
劉驍這才轉向他最感興趣的兄妹倆:“二位道友,有何打算?我看你們家也沒了,親人也不在了,不如跟我回合川小住幾日。”
聶紅線說:“合川我們去過了,現在正要向北去嶗山尋訪高人。”
劉驍問:“還學藝麼,這世上還有人的武藝能高過你們兄妹麼?”
聶放說:“非也,我們尋找高人,是想回家,回大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