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瑤說:“幕後操控人藏在網絡裡,除非你把地球上的互聯網全給關了,它自然就死了,但你能做到麼?”
“那我就隻能藏在家裡不出來?”範東生不甘心。
“讓算法評判出你失去價值,它會立刻棄你而去。”王洛瑤說。
“我不信它會放過我。”範東生說。
“它不是人類,隻是算法,是沒有感情的智能,不會對沒價值的目標有絲毫留戀。”王洛瑤想了想又補充一句,“何況你不是主角,劇情不會圍著你打轉。”
範東生想爭辯兩句,卻無從說起,眼睜睜看著王洛瑤離去。
“怎麼辦?”李澍問道。
“有了。”範東生說,“咱媽不是醫生麼……”
……
當天傍晚兩人就坐火車回了淮門老家,第二天範東生找朋友借了一輛摩托車去飆車,在一段彎道出了事故,人甩出去老遠,幸運的是朋友們都在,趕緊上去將他圍起來檢查,大呼小叫:“哎呀,骨頭茬子都出來了!”“彆亂動,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很快救護車來到,將範東生抬上車拉去救治,朋友們隨車前往,架著他做了x光,右腿嚴重骨折,當即就做了處理,打上石膏。
範東生打電話給隊長請假,把自己的診斷報告和醫生出具的請假條奉上,傷筋動骨一百天,而且本身範東生就是停職狀態,隊長讓他安心養傷,彆多想。
奇妙的是,自從範東生受傷,關東煮就真的不睬他了,如同人間消失了一般,在微信列表裡都看不見了。
範東生還不小心將手機摔了一下,屏幕摔花了,讓李澍幫著拿去維修,修手機的朋友發現東生的手機裡有幾個特彆厲害的病毒,殺都殺不掉,可以隨時操控一切,關機拔掉si卡都白搭,依然會自動破解並連接最近的ifi。
這一招苦肉計玩的漂亮,所有參與人員都是同謀,大家一起欺騙了關東煮,采用的是最原始的辦法,一對一單線聯係,屏蔽手機信號,共同策劃範東生的骨折事件,醫院診斷報告是真的,x光片也是真的,隻是用的不是範東生的腿而已。
暫時騙過了邪惡的關東煮,範東生不再被逼著殺人,他不禁感歎,科技進步未必就是好事啊。
……
此時劉驍卻在期盼著科技快速進步,他正在一手加速大宋的基建增速,大力建造電廠,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從蒸汽機時代邁入電氣時代。
他選擇在納蘭的老家鄂州周邊建立核基地,這裡地處平原,水網密集,大江交彙,水資源充足,人口也足夠,二十年發展下來的蒸汽船運輸業能夠將需要的各種物資彙聚此地,鄂州要比合川更適合發展。
劉驍將鄂州更名為武漢,作為京湖路治所,江北為漢口軍,江南為武昌軍,江左為漢陽軍,三軍合稱武漢,作為國家的中部第一重鎮。
如今大宋兩大支柱隻剩下劉驍一人,他實際上等於監國的角色,不論是皇帝還是首輔都無法控製他,全國的力量為他一人所用,權力之大,堪比當年的賈似道。
但劉驍不是蛐蛐宰相,他本人的藝術修為也僅限於唱歌,不喜歡修宮殿養歌姬,隻喜歡建工廠,開礦山,在他的指揮下,全國各地征發十萬民夫奔赴武漢,到處是巨大的建設工地,整天蒸汽機械轟鳴。
要建造的工礦很多,排在第一位的是煤礦,蒸汽時代,煤炭就是工業的糧食,沒有煤炭機器就不乾活,僅憑人力那可就慢了,事實上若不是有蒸汽機幫忙,就這種任務強度,劉驍就堪比隋煬帝了,好大喜功,不惜民力,這是亡國的先兆啊。
有了源源不斷提供的動力,一切就都變得簡單起來,水泥廠、磚瓦廠陸續建起來,來自大冶的優質鐵礦石運過來,送進擴建後的鋼鐵廠車間,一爐爐的鋼水化作各種形狀的鋼材,用於再加工生產。
巨大的鍋爐在車間裡進行焊接,這是用於電廠的鍋爐,蒸汽機的原理和電廠發電有相似之處,本質上都是燒開水,隻不過一個直接利用蒸汽推動氣缸,一個是利用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所以電廠的建設事半功倍。
電廠要建很多座,發的電力不是用來照明和驅動機器設備,而是帶動離心機。
劉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製造原子彈。
最早的原子彈出自美國人的曼哈頓計劃,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用了十萬人,三年時間,花了二十億美元才造出兩枚原子彈,這種武器的出現直接改寫了人類戰爭形態,從此大國之間的世界級大戰不再出現。
四十年代的美國尚且要花費這麼多代價,劉驍在十三世紀哪來的這麼多資源,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先驅者總要花極大的成本去試錯,去摸索出一條道路,工業革命來幾百年的發展,其中彎路就占了九成九。
而劉驍現在走的是捷徑,利用前人的智慧直奔主題。
造原子彈在純技術層麵不難,其爆炸理論內部構造臨界點起爆方式甚至高濃度鈾的提煉方式都大白於天下,隨便在網上就能搜到,但真想付諸實施,卻要麵對無數阻撓。
首先,世界上有個《核不擴散公約》,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五常時刻都在盯著全世界的核原料運轉情況,沒有哪個國家能在不驚動外界的情況下悄悄研發核武器,因為製造一枚原子彈所需要的濃縮鈾,需要用12000噸鈾礦石才能篩選提煉出來。
提煉鈾礦石隻能依靠離心機,一般的民用品不行,得每分鐘兩萬轉的高速離心機,幾萬台高速離心機日夜不停二十四小時的運轉十幾年,才能具備批量製造和能力,彆的不說,光是幾萬台離心機同時運作需要的電能就是個天文數字。
美國當年的曼哈頓計劃消耗全國百分之十七的發電量,而直到現代,很多國家的發電量還趕不上美國的四十年代,大量的能源消耗也是瞞不住人的,所以伊朗朝鮮等國家的研製總是會被輕而易舉的發現。
而選擇在宋朝研發核彈,就沒這個擔心,短板是基建太差,靠封建皇權也能強行推進,但支持這個項目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力的大增。
劉驍建造的這些工廠,並不是一錘子買賣,每一座工廠都能帶來上萬的就業機會,沒文化的工人薪資比識文斷字的工人要低很多,又倒逼各村落興辦私塾學堂,人民爭相學習文化,臨安上海重慶等地的大學堂開設文理法三科,其中尤以理科最為難考,能考上理科的學子就能見官不拜,畢業就是同六品官銜,可以光宗耀祖了。
大宋飛速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一點彎路都不走,現在海船已經繞過了好望角,殖民美洲大陸指日可待。
劉驍經常跑去探視納蘭和兩個兒子,那邊已經是1902年初了,天下太平,光緒依然是皇帝,在莊士敦的教導下,他已經變成一個滿口牛津腔,喜歡喝下午茶的紳士,熱衷馬術和照相,對政治不屑一顧,皇帝有了子嗣,阿哥和格格各一位,據坊間傳聞,長得像藍大人。
去年初,袁世凱帶兵北上,與沙俄軍對峙,逼迫俄國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收回大量土地,但旅順口沙俄拒不交還,還以光緒二十四年的《旅大租地條約》說事,說要不是自己乾涉,現在整個遼東都是日本的。
外界猜測大清很可能與沙俄打上一仗,這一仗可有的看了,因為俄國在旅順口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有要塞有炮台還有艦隊,清軍想要收回旅順,起碼要準備十萬口棺材。
但這場仗始終沒打,因為劉驍留給納蘭的錦囊中記載著再過兩年,日本將會出兵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打響,等他們打的兩敗俱傷,大清再出兵不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