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拿不到投資,那就去市場上融資,歐離與另外兩家大股東招商局和三槍會財團商議之後,決定在香港證券市場買殼上市。
ipo不是一件小事,但是這幾家大鱷合夥想辦的事兒還是很容易的,經過高效的推進,鎖定了一家沉寂許久的仙股公司……
……
過了年,江尾的兩會召開,人大選舉出新的市長和市政府班子,新市長是從外地調來的乾部,資曆較淺,主要是來給簡國偉搭班子的,反而是新班子中的副市長比較搶眼,如楊啟航所預測的那般,省扶貧辦副主任傅平安成為最年輕的副市長,雖然不入常,排名靠後,但人家年輕啊,下來就是拿基層工作經驗的,保不齊十年後就是副部級。
省兩會也如期召開,葉向暉的預言也變成了現實,孫玉虎通過京地交流就任江東省副省長兼公安廳長,這個任命就很值得玩味了,隻能說高層鬥爭波譎詭異,變幻莫測。
張東閣落馬後,本來下一個就該孫玉虎了,沒想到他還能正常履新,雖說從副部長到副省長隻能算平調,但總歸是安全上岸了。
而易冷也有政治地位上的進步,他現在是江東省人大代表,彆的好處且不說,至少是不會隨便被警察抓了。
他兼任的破產清算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在各方努力下,江尾造船廠剝離了壇壇罐罐,輕裝上陣,隻保留了核心的造船業務,在工人們看來,一切和以前沒有變化,連廠牌都沒換,一線工人還有活乾,還有錢拿,廠技術科的燈也是徹夜亮著。
據說國家隊出手力挽狂瀾,廠子不會破產了,據說還有新的大訂單陸續來到,彆說下崗了,工資在未來三年內還要翻番哩。
這是從近江回來的電焊師傅馬軍侯帶來的最新消息,他是工人中的小靈通,包打聽,朋友多路子廣,他的話可信度極高。
“馬哥,你不是在近江找著新工作當大老板了麼,怎麼還回來啊?是不是讓人給開了?”一個工人打趣道。
“咱沒學曆沒靠山,隻有手藝在身,還是乾老本行踏實啊,什麼老板不老板的,幫朋友當個法人代表而已,不當真的。”馬軍侯說的是大實話,但有一點他沒說,他回來是帶著任務的,就是穩軍心。
船台下,一群工人或站或坐,旁邊放著油漆桶電焊條,馬軍侯屁股底下坐著安全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整個人宛如脫胎換骨了一般。
“美國現在已經沒有造民船的能力了,隻會造軍艦,效率還低得要死,再打起仗來,真不一定能乾過咱們。”馬軍侯侃侃而談,講起國際政治軍事,這也是工人們最愛聽的。
“為啥呢,因為美國人覺得造船活兒又累又苦還不掙錢,交給日本韓國這些小弟去做就完事了,二戰結束後就逐漸的去工業化,一艘民船都不造了,一旦熟練工人流失了,再想聚攏就難了,想培訓出新一代技工,沒有老師傅傳幫帶,沒有十幾年功夫,根本出不來,彆說造不出民船了,就是造軍艦的效率也大大不如以前,鐵飯碗端的太久,沒有競爭力了屬於是。”
“不出十年,咱們就得和美國撕破臉,到時候誰的軍艦多,誰的拳頭就硬,誰說話嗓門就大,造軍艦離不開船廠,船廠離不開咱們工人,誰想掏空船廠,讓咱們下崗,誰就是美帝的間諜,你們說我講的有沒有道理!”
工人們捧著飯盒和大茶杯,亂哄哄回應,有人說我早就懷疑了,廠領導都是td特務,搞什麼鑽井平台從一開始就是人家下的套,為的就是搞垮咱們廠。
“小李你長進了。”馬軍侯讚了一句,“你說得對,不過咱們也不是吃素的,國家這不已經出手了麼,不惜一切代價死保咱廠,易總發話了,決不許一個工人下崗,決不許一個家庭沒錢看病上學。”
馬軍侯人微言輕,隻是鼓舞人心的渠道之一,官方層麵也有好消息,歐氏給了造船廠一個研發建造萬噸pc7級的極地貨船的合同。
有合同,就能讓廠子的技術隊伍和一線工人維持下去,不少人心裡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合同的來曆是多麼的無厘頭。
完全是一個大傻逼拍腦袋的想法。
半個月前,江東造船廠總經理易冷對著地球儀發呆,忽然拿出記號筆,從江尾往東北方向畫,穿過朝鮮海峽抵達日本海,再向上通過庫頁島走白令海峽,從北冰洋繞到歐洲,這樣一來,航線比走好望角要近,也比走地中海紅海馬六甲海峽要近。
他就把馬曉偉叫來,問他咱們能不能生產走北冰洋的貨船,開拓北極航線。
馬曉偉都不想搭理這個外行,你當全世界的航運人都是傻子麼,放著近的不走走遠路,北冰洋能走的話,早就開辟航線了,那地方是極端氣候,常年冰封,貨船沒有破冰船開路護航寸步難行,送一船貨物下來,成本翻了十倍,那值哪不值吧。
“可是如果正常航線被切斷了麼?”易冷說道,“所有的航線都走不通,隻剩下北冰洋可走,我們卻沒有船,那該怎麼辦?”
中國確實沒有船,隻有一艘雪龍號還是二十多年前撿的漏,當年蘇聯為了極地航運建造的八艘破冰船之一,在烏克蘭赫爾鬆造船廠建造,九三年被我國采購,經過兩次改裝,現在是我國唯一的極地考察船。
馬曉偉說:“你這是極限思維,把問題設想的太極端了,真到了那個地步,都世界大戰了,還走什麼航運啊。”
易冷說:“你說對了,我就是極限思維,這不正是咱們造船人應該替國家著想的事情麼,陸運畢竟受體積限製,如果有極地標準的運輸船,那麼我國就能在”戰和歐洲盟邦互通有無了,起碼要儲備相應的技術才行啊。”
馬曉偉說:“這個我同意,先研發,造不造的另說,起碼得有國家的訂單才能開工吧。”
於是就有了極地貨船的研發任務,實質上也不指望船廠的技術員們把破冰船的圖紙畫出來,就是給他們一個猴兒牽著,手頭有事忙,彆胡思亂想。
至於這段時間江尾造船廠工人乾部的工資,全是易冷拉來的十個億裡麵出的,每月開支都是天文數字,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些舉措,從根本上穩住了造船廠的軍心,一切都在向好發展。
四月的一天傍晚,一串打著雙閃的車隊開到了江尾造船廠門口,頭車鳴笛,示意保安開門。
保安見對方來勢洶洶,驚的趕緊開門,手都放在電柵門的按鈕上了,被在門衛室裡抽煙聊天的馬軍侯阻止:“老淩,你好歹問問是什麼人,哪有領導大晚上來視察的。”
是這個道理,大領導都是早上來,哪有晚飯點來視察的,門衛老淩瞄了一眼車牌號,斷定這不是市政府也不是區政府的人馬,彆看也是考斯特,車牌對不上,照樣啥也不是。
考斯特上下來一個人,行政夾克打扮,走過來敲門衛室窗戶:“師傅,大門開一下,葉總來視察。”
老淩心中就不爽了,十渠都不遞一支,不懂禮數!
他就問對方是哪個單位的?
“師傅,向暉集團已經收購了江尾造船廠,我們葉總是來視察的,你把門開一下,我們趕時間。”
老淩就是淩思妍的親爹,當年和黃皮虎一起進的廠,原本是外包的保安,後來通過關係轉正,現在是正兒八經國企保衛科一員,又在一線門衛室值班,平日裡聽慣了馬軍侯的各種正能量宣傳,警惕性很高。
“我不知道什麼向暉集團,更不認識葉總,讓他聯係我們隊長。”淩師傅一把將窗子關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