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出了飯店,前往江邊。
他們先去的是位於吉市大橋北端的天主教堂。
曲科長說:“這是我們吉市最大的教堂,也是吉市地標性建築之一。”
郎局也說:“教堂建於1917年,1926年落成,距今也快有百年曆史了。”
蘇醒抬頭望著這座教堂,其建築風格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主體由教堂和鐘樓組成,前部的三座尖塔形建築直插雲霄,中間鐘樓塔尖上是兩米高鐵十字架。
晚上的江邊十分涼爽,有不少市民和遊客在教堂附近乘涼或拍照打卡。
蘇醒舉起相機,從不同角度拍了幾張教堂的照片。
如今的吉市天主教堂不對遊客開放,作為天主教的宗教活動場所,教堂會定期舉行彌撒、禱告、誦經等宗教儀式,供信徒進行信仰活動。
例如天主教的主日彌撒(每周日)、重要宗教節日,如聖誕節、複活節的慶典等,信徒們會在此聚集,參與宗教禮儀,表達信仰。
蘇醒跟著郎局、曲科長他們繼續往前走。
吉市的江邊,亮化做得很好。
吉市大橋、臨江門大橋等橋梁的主體細杆連拱都安裝了景觀燈,並增設激光射燈,打造江灣大橋夜景亮化激光秀,與周邊建築和鬆花江兩岸夜景相互交融。
沿江兩岸廣場及清水綠帶的柳蔭廣場、風帆廣場等幾個市民休閒區域也都有做了亮化工程。
對麵的風帆廣場附近每天還有噴泉開放,在霓虹夜色裡流光溢彩。
郎局見蘇醒望著江對麵的音樂噴泉,就介紹道:“對麵的音樂噴泉,總長度有542米,是2004年建的,2007年又擴建過,更是聲名遠揚。”
他話音剛落,對麵的音樂節奏忽然變得激昂起來,噴泉像是被賦予了生命,瞬間“活”了起來,高噴的水柱直插雲霄,氣勢磅礴,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壯麗的弧線,仿佛要與星空相接!
對噴的水柱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幕,如夢如幻,搖曳百變的水型則如同靈動的舞者,在五彩燈光的映照下,翩翩起舞。
噴泉的燈光也是一大亮點,水下LED燈不斷變換著顏色,燈光與水柱完美融合,時而如煙花綻放,時而似彩虹橫跨江麵,時而又化作一片夢幻的光幕……
蘇醒直接開了攝像模式,拍了一段兒視頻。
曲科長笑著說:“咱們去三道碼頭那邊,坐畫舫遊船,可以近距離觀賞音樂噴泉,也更能好好觀賞江岸夜景。”
蘇醒笑著點頭,“好啊。”
一行人到了碼頭,登上畫舫,找了位置坐下。
蘇醒所坐的位置是座位裡邊,打開旁邊的窗戶,低頭就是閃著銀光的江水,伸手就可以感受江水冰涼的觸感。
隨著發動機輕輕轟鳴,畫舫緩緩駛離碼頭,平靜的江麵被劃開一道道漣漪。
蘇醒抬眼望去,看到了前方的臨江門大橋,這座宏偉的建築在夜色中被五彩燈光裝點得格外奪目,巨大的橋身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跨在鬆花江上,與水中的倒影相互呼應,形成一個絢麗的光環。
橋上車輛川流不息,燈光閃爍,似是流動的星光,為這幅夜景畫卷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畫舫調轉方向時,吉市大橋也漸漸出現在她的視野中,它同樣被燈光勾勒出清晰的輪廓,與臨江門大橋風格各異,卻又相得益彰。
此時,天空中明月高懸,灑下銀白的光輝,與兩岸的燈光交相輝映,讓整個江麵都籠罩在一片柔和而又神秘的氛圍之中。
沿岸的建築被燈光精心裝扮,高樓大廈上的霓虹燈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芒,勾勒出建築的輪廓,讓這些平日裡嚴肅的建築在夜色中煥發出彆樣的魅力。
當畫舫靠近風帆廣場時,音樂噴泉的全貌便展現在眼前,音樂的節奏不斷變化,噴泉也隨之靈動起來,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讓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比遠觀更讓人身臨其境。
蘇醒舉著相機,在欣賞夜景的同時,又拍攝了許多的素材。
pS:大家點點【為愛發電】吧,一個賬號可以點三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