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點的餃子和菜品陸續上桌了。
籠屜裡熱氣騰騰,裡麵的餃子呈彎月形,如一隻隻胖乎乎的元寶,十分可愛,也非常誘人。
郎局笑著招呼蘇醒,“蘇小姐,嘗嘗看。”
“好。”
蘇醒應了一聲,夾了一個招牌豬肉大蔥的餃子,咬一口,湯汁瞬間就爆出來了。
她燙得一吸氣。
曲科長笑道:“慢慢來。”
蘇醒點頭,輕輕吹氣,慢慢吃。
郎局等她吃完一個,問道:“如何?”
蘇醒點評,“外皮是真勁道,湯汁也濃鬱,大蔥味很淡,餡料層次豐富,鮮美可口,好吃!”
眾人都笑了起來。
“再嘗嘗彆的餡兒。”
“還有這個鍋包肉,嘗嘗跟你們H省的有啥區彆。”
蘇醒來者不拒,大家勸啥她吃啥。
她就愛聽大家對她勸吃。
這家店的鍋包肉也的確做得不錯,豬裡脊肉切得非常薄,上麵裹著的麵糊也是薄薄一層,炸得金燦燦的,咬上一口,酥酥脆脆,外焦裡嫩,再蘸點兒湯汁,酸酸甜甜,十分開胃。
這頓午飯,蘇醒又吃了七八分飽。
飯後,一行人上了三樓,參觀史話博物館。
這雖是一家民營博物館,但也是對遊客免費開放的。
這裡有鬆花江流域沙盤,展現吉市“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山水格局。
還有曆史地圖與老照片,展示吉市作為船廠的軍事地位和作為江城的商貿功能。
這裡如一個微型的檔案館,有喜連成社的戲服與劇本檔案、徐鼐霖編纂《永吉縣誌》的手稿等。
還有清代遺珍、民國人物、牛子厚與梅蘭芳、吉市製造等多個主題展廳,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吉林市的曆史變遷。
郎局介紹道:“這裡有不少與吉市曆史文化有關的藏品,包括大量河南街商貿領域的老照片和吉市的曆史老照片,近萬張之多,還有從清代到民國的吉市名人書畫作品近百幅真跡和孤品,以及見證吉市工業曆史的新華國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等……”
曲科長說:“館內還收藏有1920年南滿鐵路鐵軌、1938年滿洲電氣化學株式會社電石工場照片等實物及史料,是日國侵華曆史無可辯駁的鐵證,從中可以了解到吉市石化早期的艱難發展背景……”
說道這段曆史,原本輕鬆的氛圍,頓時就變得有些沉重了。
蘇醒舉著相機,一邊拍攝,一邊聽著講解。
在逛到那些日軍侵華的史料、照片區域時,眾人就駐足停留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