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正微笑著看著台上,跟大家一起鼓掌呢,就聽到了台上在喊她的名字。
她既然接受邀請來了紅葉穀開幕式,心裡就早有準備。
她站起身,大大方方走上了台。
在前麵兩位嘉賓講完後,話筒遞到了蘇醒手裡。
她笑著開口道:“大家好,很高興能作為受邀嘉賓來參加蛟河紅葉穀的開幕式,我早就在很多人的描述裡聽過它的盛名,說這裡的秋天是上帝打翻的胭脂盒,說漫山紅葉能把天空都染成溫暖的顏色,說秋風穿過穀中時,葉子沙沙的聲音都像在講關於收獲與絢爛的故事。
沒來之前,就聽說,蛟河人提起紅葉穀,眼裡都帶著驕傲,這份驕傲,是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偏愛,更是一代代人用心守護的結果。我想,能讓這麼多人牽掛、讓這麼多故事流傳的地方,一定藏著最動人的秋意,或許是漫山紅遍時那股子熱烈的勁兒,或許是山穀間藏著的清新草木香,又或許是紅葉映著溪流時,那份動靜相宜的溫柔。
雖然我現在還沒有進入穀中,但我已經能想象到那撲麵而來的紅,該會讓所有語言都顯得多餘吧?這份‘未見已傾心’的期待,本身就是紅葉穀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我相信,等會兒走進穀中,每一步都會是驚喜,每一眼都會是心動。
感謝蛟河紅葉穀給我們這樣一場與秋天的約定,也期待一會兒和大家一起,去見證這片土地最燦爛的模樣!謝謝大家!”
台下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郎局在舞台旁跟眾人一起笑著鼓掌。
他覺得請蘇醒來參加開幕式可太對了,京大的學霸,講話稿信手拈來,還能脫稿,說得多好聽啊!而且長得又好,媒體拍照、拍視頻,報道出去,都能吸不少流量。
嘉賓講完話後,還有幾個節目表演。
《紅葉頌》響起的時候,台下不少蛟河人都跟著哼唱起來。
這首歌是2002年第一屆吉市蛟河紅葉旅遊節時,華國音樂學院教授禹教授為家鄉創造的歌曲。
那一年,蛟河的紅葉美景,隨著優美的旋律傳向了四麵八方……
開幕式結束後,來遊玩的遊客們,都紛紛湧入景區,準備欣賞紅葉美景了。
蘇醒和幾個受邀嘉賓,也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進了紅葉穀景區,景區裡可以自駕一段路,後段路需要步行。
這裡是長白山餘脈老爺嶺的一條山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優勢,使得這裡樹種種類繁多,每到金秋時節,便呈現出一幅漫山紅遍、層林儘染的壯麗畫卷。
2010年時,曾被《國家地理》評為“華國十大秋色”之一,以90.75分的成績,排在第三名。
可想而知,這裡的秋景該有多麼美麗,多麼讓人震撼。
下了車之後,蘇醒跟隨人群,沿著山間小路緩緩前行。
此刻,有的紅葉已經完全變紅,像是被大自然用最濃烈的色彩塗抹過;有的則還帶著一絲金黃,宛如漸變的油畫,層次分明;還有的依然翠綠,與紅葉、黃葉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秋日盛景。
郎局走在蘇醒身邊,說道:“其實現在還沒到紅葉穀最漂亮的時候,等到十月中旬,紅葉會更紅,紅得鮮豔奪目,紅得攝人心魄,那才是真的美,可惜,那個時候假期已經結束,大家都回去上班、上學了,來這的遊客會少很多。”
蘇醒笑道:“現在也很美,色彩豐富又絢麗,跟打翻了調色盤似的。”
郎局也笑,“對,其實紅葉穀還有個名字,叫‘五花山’,說的就是此時此刻的紅葉穀。”
蘇醒點頭道:“很貼切的名字。”
蘇醒、郎局等人一邊閒聊著,一邊繼續往前走。
蘇醒還時不時舉起相機,拍攝幾張素材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