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廣場雖不大,卻在這座城市的曆史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廣場上,列寧的雕像挺拔而立,他目光深邃,仿佛穿越了時空,凝視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不遠處的聖安德烈禮拜堂,小巧而莊重,與廣場上常年燃燒的長明燈相互呼應。
今天的廣場上也格外的熱鬨,有許多俄羅斯人在擺攤兒,售賣各種商品。
張彩鳳小聲說:“怎麼感覺這裡是個市場呀……”
司機大哥聽到了她的話,笑著說:“在海參崴,每到周末這裡就會變成熱鬨的集市,今天正好是周六,你們運氣不錯,可以逛一逛,感受一下當地的集市氛圍,而且這裡的東西都很便宜,碰到喜歡的東西可以買點兒回去。”
幾個姑娘聞言,都來了點兒興致。
裴詩琪說:“那咱們逛逛?”
高洋道:“那就逛逛唄。”
蘇醒點頭,“走吧。”
司機大哥問:“我是在車上等你們,還是跟著你們當翻譯?”
裴詩琪想了想,說道:“你在車上等我們吧,我們逛完過去找你。”
另外幾個姑娘也都說讓司機在車上等她們。
雖然有個會俄語的翻譯跟著溝通會方便一些,但她們都覺得,自己逛,自己融入當地的居民中去,能跟更有參與感和趣味性,也能更好地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
“好的,希望你們逛得開心。”
司機先回到了車上,四個姑娘走進集市,開始逛了起來。
這個集市的攤位都擺得很隨意,有的搭了木頭架子,有的就打開車後備箱當攤床,還有的商販則直接把貨品放在地上。
集市上售賣的商品,最多的就是蜂蜜、熏魚、蝦乾、魚子醬、糖果等食品,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少量蔬菜和不知名的小果子。
逛集市的人,大多都是當地的俄羅斯居民,也有少部分國外的遊客。
不過蘇醒等四個年輕的亞洲女孩兒麵孔,還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俄羅斯這邊,跟其他東南亞旅遊國家不同,那些靠著華國遊客生存的旅遊小國,很多商販和居民都會學習漢語,多少都能跟華國遊客交流幾句。
但在俄羅斯這邊,當地人99.9%都隻會說俄語,不管是漢語還是英語,會的人都很少。
即便海參崴是遠東的旅遊城市,這邊華國遊客很常見,但少數俄羅斯人也就學了一兩句“你好”、“謝謝”這樣的簡單詞彙,
就比如此時此刻。
一個賣海產品的俄羅斯大叔,就一直衝蘇醒、裴詩琪等四個姑娘喊,“鳥~鳥~鳥!”
四個姑娘都被他喊懵了,她們四處看看,也沒有看到有鳥飛過,或者賣鳥的。
蘇醒看向那位俄羅斯大叔,見他的確是衝著她們喊的。
她思索了兩秒,試探著說:“你好?”
俄羅斯大叔神情頓時激動起來,眼睛亮晶晶的,更加中氣十足地喊,“鳥!鳥!朋油!”
另外三個姑娘這時也都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了,原來這位俄羅斯大叔在跟她們打招呼呢。
幾人都不由笑了起來。
她們紛紛回這位俄羅斯大叔:“你好”。
或者剛剛在車上,那位司機大哥教她們的俄語:“不離維亞特(你好)。”
俄羅斯大叔很高興,開始擺出各種pOSe,示意幾個華國女孩兒給他拍照。
蘇醒舉起相機,給他拍了幾張照片。
就是俄羅斯人身上總有一種勁兒勁兒的特質,打招呼、照相表情都有些僵硬,不過能夠看得出來,這位俄羅斯大叔已經努力在讓嘴角上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