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鳳,“好。”
四個姑娘往那些攤位走去。
她們到了那些攤位的近前,低頭仔細觀察攤位上售賣的商品。
這些商品大多很貼近學生生活和興趣,還有些也兼具實用性與當地特色。
比如,這些攤位上不少都出售閒置的教材、筆記、參考書等。
還有衣物、鞋子、包包等日用品,以及當地學生或手工藝人製作的飾品,如耳環、項鏈等,或針織圍巾、帽子、手繪明信片、小擺件,學校的文創周邊,很多都帶有獨特的創意和俄羅斯風格。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賣食品、飲料的,比如自製糕點、果醬等,還有服務類攤位,提供舊物修複、手機貼膜等服務。
蘇醒等幾個姑娘都覺得十分有趣。
她們也跟那些學生一樣,開始彎腰挑揀自己感興趣的商品。
張彩鳳挑了兩本能看懂的英文書,詢問攤主價格。
這所大學的學生,英語交流是沒問題的。
對方告訴張彩鳳,“100盧布一本,兩本200盧布。”
一旁的高洋小聲說:“講講價。”
張彩鳳深呼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氣勢不弱下去,開始跟對方砍價。
最後她以150盧布的價格,成功買下了這兩本書。
裴詩琪覺得一個套娃掛件兒不錯,高洋幫她砍價,最後以120盧布的價格拿下了。
高洋則買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民圖案貼紙。
蘇醒也買了兩本書,不過她還在繼續挑挑揀揀。
在翻開一個攤位上隨意擺著的一本相冊時,她愣住了。
相冊裡的照片,都是黑白色的老照片,畫質都有些模糊,但依舊不難看出,有不少照片都是關於二三十年代華國的照片。
蘇醒將相冊拿起來,站直身體,一頁一頁翻看,越看表情越凝重。
這些照片裡,有不少是華國早些年的市井百態,城市建築和自然風光,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戰爭的畫麵,以及蘇聯援助華國的一些裝備,如轟炸機、戰鬥機機型圖片。
儘管這些照片是黑白色的,可依舊能通過這些老照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高洋等幾個姑娘見蘇醒的麵色凝重,都好奇都湊過來,看她手裡的相冊。
隨著蘇醒翻動的動作,她們看著那些照片,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這本相冊屬於一個俄羅斯女學生的攤位,她的攤位上,賣的基本都是一些老舊物件兒。
蘇醒將相冊快速翻了一遍後,用英文問那位俄羅斯學生,“你好,請問這本相冊多少錢?”
“一千盧布。”俄羅斯女生報了個價,隨即又微笑道:“我就知道,你們華國的留學生會對這本相冊感興趣。”
她以為,蘇醒等四個華國姑娘,也是遠東聯邦大學的華國留學生呢。
蘇醒沒有跟對方講價,她說:“好,這本相冊我買了。”
1000盧布折合人民幣不過一百塊錢左右,而這本相冊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估算的。
她掏出錢包,數出一千盧布,遞給了那位俄羅斯女生。
俄羅斯女生收了錢,又說:“這本相冊,等到了它的有緣人。”
蘇醒心裡一動,忽然問道:“我能問一下,你是從哪裡得這到的本相冊的嗎?”
PS:大家點點【為愛發電】吧,一個賬號可以點三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