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蘇憶安來了個對眼,孩子高興地指著蘇憶安,對他媽媽說:“是這個姐姐,她笑起來有兩個酒窩,和我一樣,她還給了我兩顆糖,我給了媽媽半塊,媽媽還揍我了。”
婦女張嘴就開始罵,“我揍你是因為糖嗎?我揍你是因為你不聽話。”
蘇憶安也認出來了,這是她前幾天從河裡救起來的小男孩。
婦女握著蘇憶安的手,熱淚盈眶的,“妹子你彆怪嫂子來晚了哈,這小子昨天說漏了嘴,我才知道他掉進河裡差點淹死了……要不是妹子你,他八成是喂了魚。”
蘇憶安連忙找把凳子讓她坐下,說道:“我也是碰巧遇上了,就伸了把手,真沒什麼。”
蘇憶安還有點不好意思,彆人救人都是九死一生,她救人有點簡單了。
但不論簡單還是以命相博,都是救了一條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對獲救的家庭來說,意義是一樣的。
婦女把手裡的包硬塞給蘇憶安,“他爹本來打算和我們一起來的,見見恩人,表示我們的心意……沒承想臨時接了個通知,開會去了。”
蘇憶安不用看也知道,包裡麵肯定是點心罐頭等謝禮。
蘇憶安說:“嫂子,這樣吧,你等我一會,我帶你回家去,來者是客,總得吃了飯再走。”
婦女也有此意,不過還是客套地問:“會不會太麻煩了?”
“不麻煩,就是家常便飯,我們也要吃飯的嘛。”
蘇憶安拿了幾塊糖給這娘倆,甜甜嘴。
蘇憶安把幾個顧客服務走,把回家吃飯的小黑板掛出來,把門一鎖就回家了。
白紅梅正要去給蘇憶安送飯,一轉身看見閨女回來了。
“今個咋回家吃了?”
“媽,有客人,這是馬莊的李嫂子和小和子。”
鄉下人都是很熱情的,白紅梅儘管不認識人家,還是熱情地把一大一小讓進了屋內。
李嫂子給白紅梅和蘇大海解惑,“叔,嬸子,前幾天憶安妹妹不是救了個孩子嗎?呶,就是俺家這個潑皮小子。”
蘇憶安搭了把手,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這個事就沒和家裡人說。
要不說蘇憶安心大嘛。
“這孩子,我和她爹根本不知道。”
“憶安妹妹做好事不留名,真是個大好人。”
午飯就在蘇憶安家吃了,吃的不是山珍海味,主客吃的很儘興,處的很融洽。
李嫂子叫李喜妹,是個爽朗健談的,從交談中得知,丈夫姓馬,是這一片的管區校長,管著七個村子的小學。
蘇家村也在其中。
知恩的人總覺得救命之恩比天大,儘管帶了禮物了,總覺得還不夠。
“妹子,我們村也有代銷點,我知道乾這個不容易,補貨的時候可是累著呢。他們還是大老爺們,咱女人天生力氣小,有多累都不用說——
和子他爹好歹是個校長,聽說你們蘇家村小學不是缺老師嗎?我和他爹說說,這個名額給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