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戶人家,老老實實掙工分的,日子過的都挺緊巴,因為工分不值錢,乾的稀的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要是乾點零活一貼補,日子肯定不一樣。
“行啊,大姐你把家裡安排一下,我明天帶你去看看,要先學習,練出手了才能開始乾活。像大姐你這種情況,可以拿回來乾,四五天交一次貨就行了。”
楚聞秋喜出望外,“可以帶回來嗎?那可是太好了。”
楚聞秋有三個孩子,兩個大的是男孩,一個十歲一個七歲,不用大人管了,自己能照顧自己。小女兒才三歲,還離不開人。
拿回家,乾活看娃兩不誤。
王玉桂也緊跟著問:“大嫂,你看我乾行不行?”
隻要不是像某人一樣,一上來就要當乾部,蘇憶安不會拒絕。不論楚聞秋還是王玉桂,都是楚聞鬆的親人,她沒有理由不幫。
“隻要有決心,不半途而廢,哪裡能不行?真要是去學習的話,兩個孩子你得安排好。”
王玉桂偷偷看了一眼楚母說:“我送我娘家吧,我奶奶不下地,能幫著帶一帶。”
一直沒說話的楚母說話了,“你奶都多大年紀了?自己支使自己都難,還能幫你帶孩子?明天我不下地了,帶足孩子的乾糧,送過來吧。”
“好,謝謝媽。”
楚聞秋笑嘻嘻地問:“媽,我也備足乾糧,你連麥穗一起帶著吧?”
“不帶,奶奶看孫子,你找她奶奶去。”
“不想找,麥穗她奶奶嘴碎,八字還沒有一撇,怕她張揚地滿村都是。”
手心手背都是肉,楚母疼兒子,照樣疼閨女,“那就把麥穗帶來,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
蘇憶安忍俊不禁,這個婆婆說話也挺幽默的嘛。
得到了想要的消息,楚聞秋和王玉桂都回家了,說好了明天早上七點在這邊集合,總要回去準備準備。
楚聞鬆把回禮交給楚母,楚母埋怨道:“就帶了那麼點東西,親家母怎麼都不留?老大你也太實在了,讓你帶回來你就帶回來啊?”
親家和親家不一樣,老二那會,就帶回來兩個餑餑,其他的全留下了。
老大丈母娘比老二家的厚道多了。
蘇憶安解釋道:“喃媽說家裡有,讓帶回來給爹媽吃的,農活太累,可得吃好了。”
“唉,親家大老遠還得惦記著我們,不好意思了。”
楚聞鬆換下衣服去剁柴火,蘇憶安回了自己那屋,楚母去收拾回禮了。
“老大,這是什麼呀?”
楚母拿著那瓶小魚醬,問楚聞鬆。
“那是河裡的小魚做的魚醬。”
“親家做的?”
“你兒媳婦做的。”
楚母壓低了聲音,“她還有這能耐?”
“她能耐大著呢,您就偷著樂吧,撿著寶了。”
楚母不說話了,她還是有點半信半疑,不過這個兒媳婦能開廠子,就比農村大多數女人強了。以前楚家人在意的一點,現在證明不存在,蘇憶安還真是沒什麼好挑的。
鄉下的晚上靜謐,沒有夜生活的人們都是早早就睡了。蘇憶安去擦了身子,順便把頭發洗了,等著頭發乾的時候,拿了張紙在上麵寫寫畫畫。
楚聞鬆半倚在床上,左手在發梢上繞啊繞,繞的蘇憶安心煩意亂的。
“憶安,你還記得不?你在踩縫紉機,我留了錢和糧票,讓你幫賀師長送東西的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