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這兩天的銷量還可以,比她跟著蘇憶安的時候掙的要多,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她也是。
就差在家引吭高歌了。
杜營長安靜地吃飯,等三個孩子回了房間,他開口問道:“這是有什麼喜事嗎?”
“吃你的飯吧,不用你管。”
“果然長本事了,聽說你開店了?我媳婦悄不息地就開了家店,我還不知道,真厲害。”
秋桐拍了拍桌子,“小點聲,你是怎麼知道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開店的錢從哪裡來的?咱家可沒有這麼多錢。”
秋桐躲躲閃閃,“花不了多少錢,家裡的八百塊錢夠了。”
“彆胡說了,租房子、裝修、買鍋灶、買燃料、雇人、買下水的錢,八百根本不夠。你跟我說實話,我不能讓你犯錯誤。”
“你可真煩人,我跟彆人開的,人家出錢,我就出技術,還能叫人騙了不成?”
“你這叫挖人家牆角,叫不地道。”
“可拉倒吧,你知道她一天掙多少錢嗎?憑什麼她吃肉,我喝湯就不行?自己不能掙還不讓我掙,活該你窮一輩子。”
杜營長也生氣了,“好好好,有你哭的時候,到時候彆回來求我!”
秋桐現在還沒有意識到,她就賣個熟食,還能有什麼危險。
一晃到了開學的時間,蘇憶安送葉子去上學。
蘇憶安的兩瓶麥乳精兩瓶好酒沒有白送,副校長親自安排,把葉子分到了一個較好的班級,班主任是個三十多歲的男老師,二班的學習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
葉子頭兩天還拘謹,過了兩天就熟悉了,適應良好。
蘇憶安決定回沂東辦轉學手續。
手續齊整,又是幾百裡趕回來的,學校也沒為難,很痛快地放人,老師還把課本發給了蘇憶安。
蘇憶安把家裡的鑰匙給了大伯一把,下雨陰天的過去看看漏不漏雨,時間久了開門放放風。
蘇大伯想用院子裡的豬欄養豬,蘇憶安也答應了。
兩個堂哥小日子過的還行,在蘇家村也算中等偏上吧,隻有蘇憶紅的婚姻遭遇了一點變故,葉思遠差點成了“陳世美”。
還得從知青回城說起。
年底不是大批知青回城了嗎?葉思遠的爺爺也想讓他回城,弟弟妹妹都長大了,爺爺老了,婚姻嫁娶得他這個當哥哥的操持。
葉爺爺拚了一張老臉,去老東家求了一個入廠名額,然後就是寫信讓孫子回城。
沒有回城機會時,葉思遠真做好了紮根農村一輩子的準備,老婆孩子熱炕頭,還有一個代銷店,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還是很滿足的。
可一旦有回城的機會,葉思遠又不淡定了,在城裡有固定的工作,比農村繁榮,又是自己的出生地,故土難離。
蘇憶紅已經做好準備了,從恢複高考開始,知青離婚參加高考這一類的事就時有發生。葉思遠也是城裡人,換作是她,拋夫棄子她也有可能做的出來。
看著葉思遠糾結,蘇憶紅提出來,倆人可以辦離婚手續,她成全葉思遠。但她有一個條件,向陽還小,離了媽不行,向陽跟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