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仰望的也不再是天花板,而是一顆圓形的星球,漆黑的夜空中,還有無數其他星球在閃爍著光點,隨著自己視線的改變,這些景象也會同步進行改變。
如果不是r1眼鏡這些虛擬現實增強設備還在邊緣留有正常視界的空隙,不然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被集體穿越了。
雖然這不是九州科技第一次展現如此神乎其神的虛擬現實增強技術,但是卡梅隆這老大爺還是咽了咽口水。
多麼棒的技術,如果能用來拍攝電影,肯定可以創造新的記錄吧。
而此時直播間的網友們也看到了導播為卡梅隆拍的特寫表情,隨即笑出了聲。
當然,在善意的笑聲中,大家也很理解,並且也同時期盼著九州科技可以和這位傳奇導演合作拍攝一部電影。
平果公司的一位工程師眯著眼睛打量著這個環形坑洞,還有那碩大的星球直視圖像,心中了然,隨即在公司語音頻道中介紹道:“月球表麵有許多圓形凹坑構造,稱為月坑。
月坑的形態和構造多樣,有的隻是一個淺的凹坑,有則像環形山脈一般,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應該是在月坑底部,深度約五百米左右,看起來有些像已經命名的月坑。”
不過還沒等他說幾句,顧青就打開麥克風,對著全球企業高管層說道:“大家現在所在的虛擬場景就是月球上的月坑。
關於月坑的誕生,在學術界有兩種解釋:其一是由於隕星碰撞月球形成的,其二則是由火山爆發形成的。
根據某些科學家推測,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月坑,都是由撞擊作用形成的,隻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月坑可能是由月球火山爆發形成的。
隕星體飛行到月球周邊區域時,受到月球引力吸引撞向月球,但是月球沒有大氣層和其他遮擋物,這些隕星體可以毫無阻攔地衝撞月球,在隕星和月麵撞擊的瞬間,強大的動能會轉化為熱能,劇烈升高的溫度引起爆炸,形成坑穴,而爆炸時物質向四麵八方飛濺,落回月麵便堆砌成環形山。
我們的藍星由於有大氣層的保護,隕星體在撞向藍星時,基本上都會在大氣層中燒成灰儘,即使有殘留部分到達地麵,其物質已經所剩不多,並且降落速度大減,無法行程龐大的衝擊波。
在我們的工程師與大夏某位探月工程的院士前輩交流溝通時,這位院士就曾說過:‘月球一直在護衛藍星,它表麵被撞得坑坑窪窪的,以微弱身軀為藍星抵禦了太多小天體的撞擊。’
而我們九州科技此次將會議室搬到月球上來,也是想讓全球的企業朋友們和網友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我們的世界。
以目前的科技而言,藍星是我們人類在這個宇宙中唯一適合生存的家園,希望咱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夠善待它、保護他。
我們九州科技此次對外合作的工業.0技術,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環保功能,可以很好的處理工廠廢棄物,解決排放氣體問題。
昨天羅總已經公布了九州工業.0可以合作的生產項目,希望這些項目的生產企業哪怕不使用九州工業.0,也請一定要保護好自然環境,畢竟我們都是共同生活在藍星的一份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