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夢中來,青居心上請。
覺時花未央,劍罷孤樓影。
那曾開在八尊諳成道之路的三境第一劍,越渡千萬玄妙門,從遙遠的時空未來,悄然而至。
“夢……”
聖辛不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大夢千秋了。
與徐小受的劍截然不同,八尊諳作為大夢千秋的初締者,施劍要更渾然天成。
祂並無任何隱藏此劍何時施起,如何轉變,最終要導引向什麼結果的想法。
更沒有說在夢境之下,再鋪一層意道之海,哪怕中劍者掙脫了夢境,也隻能掉入下一個漩渦。
祂的大夢千秋,就隻是純淨的夢。
這一劍旨在令人夢中死,似也已篤定了入夢者,再無半分清醒的可能。
“已臻道之儘頭,你的劍,怎會再有寸進?”
聖辛無餘力作任何反抗,實則在見到那千萬扇玄妙門排至臉前之時,祂便已完全絕望。
在萬億天機大腦的“強控”之後,祂的路徹底斷絕,半分聽不見外界的聲音,更失去了自救之心。
在這生命的儘頭,祂惟一能做的,隻是再見一次大道儘頭!
“嗡……”
如耳鳴般嗡吟聲,在大腦皮層處輕顫。
眼前畫麵一花,再次恢複清明時,已不複聖神大陸之外星空的任何光景。
如夢似幻的瑰美花瓣,隨風飄揚而起。
這方世界太過虛假,無天無地,就連立足之處,都由如同一張張棱鏡般的空間鏡麵,拚湊而成,折射著淡淡的五顏六色的光。
擺明了告訴入夢者,這隻是夢,這裡的一切皆不可信,信則死,信則沉淪。
聖辛,還是相信了。
祂低下頭,透過眼前的芬芳,瞧見了棱鏡鏡麵中,倒映出的無數個自己。
有初始修道時,覺醒珠璣之瞳的少年之我。
有通過天命之力晉升,品悟出大道五行,以及五行衍生屬性之聖道的青年之我。
有開始沉醉於力量,恐懼於所窺見之未來,因而屠戮百族,逆我者亡的中年之我。
有在劍龍戰天各祖刺激下,轉修魔道,渴望企及更高,得到更多的魔性貪婪之我。
有太多、太多,這一路修道之旅走來,堅定過的、迷失過的、沉淪過的、遺忘過的“我”。
“我……”
那一眼望去,萬千夢境之我,侵襲自我。
所帶來的衝擊,比萬億天機大腦的海量計算結果,更要讓人心神觸動。
聖辛抬起頭來。
祂隻餘一道之餘孽,本連自我都算不得完全。
這一刻置身劍境大夢千秋,竟在千秋萬載無數自我的衝擊下,雙眼中流淌出了不知所謂的淚水。
淚眼婆娑,所見畫麵,更為波折。
聖辛已完全失去行動能力、思考能力、說話能力,抬眼望著遙遙處,隻覺千萬玄妙門後的那虛幻八尊諳劍我,隨著自我的愈發迷失,祂則更為凝實。
到最後,儼如真身親至夢境世界,分明身長八尺,僅與自己齊肩,竟勢高雲端,視去方知自我有多渺茫。
“八尊諳……”
聖辛麵目扭曲,拚儘全力想要說點什麼。
祂完全無法控製住此刻被各般之我衝擊的內心情緒,也許是想開口求饒,也許隻是想要宣泄,也許是不甘,也許是憤怒。
可祂說不出話來。
所有情緒哽在喉間,堵得十分難受。
對麵八尊諳在身形凝實過後,更沒有給祂任何發言的機會,眉眼間藏蘊著的隻是漠對過亙古久遠時間後的波瀾不驚。
一劍青居斜起,百花繚亂。
大夢千秋破滅,鏡碎難圓。
“不……”
聖辛無助望著身前那千萬玄妙門,在一瞬如得征召,綻放出璀璨的劍光。
每一扇門後,都影影綽綽凝出了一道背光的黑色身影,或刺、或點、或撩、或格,呈為不一而足的修劍者形象。
千萬劍修,又幻化成千萬之劍,齊齊往八尊諳所在位置拜去。
這一拜,劍勢衝破雲霄。
聖辛目中所見人影,身周湧起了浩瀚劍氣,雲霧翻湧間,騰現出一幕幕光景。
那不是自我之“我”。
而是八尊諳之“我”。
像是祂於時境中尋過往天境的一路際遇,逢機悟道,逢人而戰,一路征殺,從未止停。
一人一劍,初始與戰,平分秋色。
漸次境界穩固,已是三兩回合間,便能解決對手。
到最後隨意撚起路邊枯枝落葉,也能壓下各路祖神尊極,殺得各家折翼匍拜,凶名遠揚後,青居未鳴,已可驚退各般挑釁者。
“這……”
聖辛一顆心沉入穀底。
八尊諳這一路,竟非單純的尋天境之路,而是征戰殺伐之路。
曆經這般洗禮,猶然氣勢如斯,不減反盛,對上當下羸弱之自我,自己,拿什麼贏?
轟!
所有畫麵,在心神震蕩間,煙消雲散。
聖辛最後一眼望去,那已蓄滿了無儘劍勢的八尊諳單手一撚,雙指夾住了半片夢中落葉,輕輕一拋。
咻!
黃色劍葉劃破時空,斬向自己而來。
一花一世界,這花葉紋光翕動之際,似又投射出了八尊諳此劍真形,分明以身為鞘,提劍於頭顱之上。
一劍拔起。
劍身寸寸出鞘,劍勢丈丈攀高。
這般動靜,赫然驚動了過處時空各路祖神尊極,卻無一人敢出聲,紛紛驚而退避,避之不及者,竟當場給壓得跪倒在地。
而萬世時空所視此劍而退而拜者,竟也成了此劍之劍勢助力,使其鋒芒更甚,殺意愈演愈濃,到最後完全無從遏製。
一葉飛掠,一劍祭出。
所過之處,道法匍低,天命拜伏,無一敢高過此劍葉者。
唯一正麵此劍的,隻有聖辛!
隻有逃無可逃,避無可避,被完全鎖定了的聖辛!
不——
聖辛想呐喊,卻被壓得連吱聲都不能。
祂隻能眼睜睜看著死亡的到來,聽著那劍葉飛至時,捎來的遙遙道之儘頭處,以戰養勢,殺入至高,歸來仍舊波瀾不驚的恬淡劍辭聲。
“半葉楓黃壓紫鬆,驚鴻折翼淵魚空。”
“九天十地三千界,青居不語孰稱雄?”
……
拜劍術?!
鶴亭山上,病秧子徐小受忽而驚起,麵布驚撼。
毫無疑問,這就是《觀劍典》上記載的劍之極意,集九大劍術、十八劍流、三千劍道於一體,將所有變化、迂回等全部兌換為絕對攻擊的那一劍。
隻是,和書上記載的不儘相同。
八尊諳這一劍,高出了何止千倍、萬倍?
“竟然藏私?”
或許也不是藏私,而是八尊諳將在時境中的所有感悟,集成到了這一劍之中。
自然,此刻所呈現,和幾十年前初撰《觀劍典》時,僅有一概念輪廓的“拜劍術”,有太多的不同。
無法質疑的卻是……
“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