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老夫李耳!求全訂、自訂
老子講道。
天師府大殿內,眾人連呼吸放緩變得綿延…
對於這些真心求道的人來說,能夠聆聽聖人的教誨,是此生難得的機緣。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便最符合這些求道人的心態!
大道無形,上善。
大音希聲,大象希形。
老子講的道化無形為有形,抽絲剝繭,將天地的至理清晰的展現在眾人的眼前。
雖沒有小說中所謂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祥雲四合等諸般異象…
但對張天師等人而言,卻並不亞於如此。
太上老子講的道主要圍繞著《道經》,對天地至理做出詮釋。
許久以後。
老子話罷,不再言語。
他的目光看向麵前眾人,見眾人如癡如醉,有人露出欣喜,有人露出焦急,有人露出恍然大悟,“一四零”有人抓耳撓腮…
老子看向坐在其身旁的莊子,向其頷首。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莊子露出笑意,目視眾人,頓了頓,隨後,渾厚、平和的聲音徐徐響起。
老子之後,莊子言道。
天師府的張天師、道家協會嶽崇岱會長…
眾人喜不自禁!
他們連忙收起情緒,認真聆聽。
老子與莊子,在道家的曆史上,就是承前啟後,被稱為是老莊。
待莊子言罷,天師府宮外已然夕陽西下。
等過了許久。
在座各門各派的道士們才陸續從那玄妙中醒來…
一雙雙目光越發虔誠,看向首座兩位老者。
老子、莊子又一次互相對視。
收回目光。
看向眾人。
“老夫李耳,字聃。”
老子,言簡意賅,沉聲道。
道教的思想雖源自於老子,但道教的正式建立卻是在東漢末年,也即是老子隱修後七百年,距今為止的一千八百年前。
所以,他自然不會用‘貧道’來形容自己。“老夫莊周,字子修。”莊子,緊跟著,言道。
平和的話語聲,相繼在響起。
聽在眾人耳中,卻不亞於一聲驚雷…
一位位具有很高修為,對天地至理認知頗深的道士們刹那間,睜大眼睛,看向首座兩位聖人!
一雙雙目光,望向老子與莊子的麵龐。
老子、莊子淺笑,將二人臉龐上的壽紋顯露而出…密密麻麻的壽紋,一根又一根…太上老子,壽紋兩千六百載!
莊子,壽紋兩千四百載!
張天師、嶽崇岱會長、南華山高人…李惟川、張理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