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上朝,等候聽封!
半個小時後,白玉仙從韓家這邊離開。
在此之前通過與自家嶽父的交談也讓白玉仙對如今大唐朝堂上的官員陣營信息有了一個大致全麵的了解。
同時也讓白玉仙了解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自己嶽父韓肅是李林甫陣營的人。
韓肅之前能從嶺南升官回京,也是李林甫幫忙運作在天子麵前美言,才讓天子李隆基注意到韓肅對其另眼相看調回了京城,否則韓肅這時候恐怕都還在嶺南。
這些事情韓肅之前並沒有告訴白玉仙和他多言什麼,因為那時候白玉仙雖然在京師名氣如日中天,但是畢竟還沒有入仕,不過這次白玉仙馬上就要入仕,那這些事情韓肅自然要提前告訴白玉仙。
對於這個消息白玉仙初聽時微微有些意外,不過卻也沒有太大反應,因為仔細想想的話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自己這位嶽父能從嶺南貶官調回來,朝中要是沒有人幫忙說話運作的話,怎麼可能那麼容易,真以為埋頭苦乾做實事就能升官了,那隻能說天真。
而如今整個朝堂上,最大的兩個陣營就是太子李亨和丞相李林甫這兩個陣營。
所以自己嶽父加入了其中一個陣營然後被運作調回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否則的話真以為貶官後還能輕易回來不成。
況且朝堂之上,陣營之爭,派係之彆,要想獨善其身也根本沒那麼容易,很多時候你不選擇站隊都不行,這根本就由不得你選擇。
不過相比起太子李亨,自己嶽父加入丞相李林甫陣營,白玉仙覺得反而是件好事。
因為李林甫強啊,尤其是在位期間,在朝堂上麵對政敵可以說是亂殺,就連如今的大唐首席名將王忠嗣和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等人後麵都被李林甫搞掉了,左相李適之也因此憂懼而服藥自殺,太子李亨一係的人幾乎差點被李林甫收拾乾淨。
雖然說李林甫最後會倒台,但那也是天寶十多年之後的事情,距今還有近十年時間。
而且李林甫倒台都還是因為身體撐不住了病逝後才倒台,而非是被人推下台,可見李林甫此人的能力手段。
李林甫此人你可以說他是奸臣,但是其能力,絕對毋庸置疑。
反觀太子李亨,彆看太子李亨現在勢大而且還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但是伱要清楚一點,隻要李亨一日還是太子,那他就不是天子,尤其是在如今天子李隆基還沒有打算退位的情況下,太子李亨的勢力越大,反而還越危險。
因為太子李亨的勢力和做法已經威脅到了天子李隆基的位置。
身為天子,豈能讓自己的位置受到危險,哪怕這個人是自己兒子。
真要威脅到了自己的位置,李隆基絕對會毫不猶豫的下殺手。
後麵李林甫能順利的除掉王忠嗣、皇甫惟明等人,絕對也有天子李隆基的意思,因為這兩人和太子李亨的關係太近而且手握太多兵權,兩人加在一起就足足握有大唐四鎮兵力。
說句毫不客氣的話,隻要有王忠嗣、皇甫惟明的支持,尤其是王忠嗣,那太子李亨直接起兵奪位逼宮的力量都有。
這種情況,設身處地在李隆基不想退位的情況下能容忍就有鬼了。
所以彆看太子李亨現在勢大,但其實也已經將自己步入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嶽父韓肅選擇加入丞相李林甫的陣營,無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否則真的等到李林甫對太子李亨一派動手,自己嶽父要是加入太子李亨陣營,多半也是被收拾除掉的下場。
而且李林甫對太子李亨陣營一派動手的時候,也必不可能輸,因為李林甫的背後就是天子李隆基。
讓白玉仙在太子李亨和丞相李林甫兩個陣營之間選擇的話,他肯定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李林甫陣營。
至於說李林甫是奸臣。
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絕對的忠奸,正所謂彼之仇寇我之英雄,所謂忠奸,大多也不過立場決定罷了。
隻要不是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成年人的世界都隻看利弊。
況且李林甫是奸臣,難道太子李亨就是好人。
安史之亂後,李隆基退位後太子李亨繼位,在連續收回長安、洛陽兩京後,眼看局勢大好,李亨便開始擔心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功高震主,開始卸磨殺驢,先是以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節製郭子儀等九節度兵討安慶緒,致使兵潰相州,又以宦官李輔國掌禁兵,使決國家大政,百官忤其意者,皆被貶黜。
又縱容魚朝恩、程元振陷害李光弼剝奪李光弼軍權致使李光弼鬱鬱而終。
猜忌功臣,崇尚神佛,聽任張皇後專權亂政.
以上這些種種都足矣表明,太子李亨也並非什麼好人更非明主。
最戲劇的是,在後麵張皇後謀殺李輔國不成,反為李輔國所害之後,唐肅宗李亨亦驚病而死。
說實話,在平行時空中,安史之亂後太子李亨要是賢明的話,是完全可以把大唐給重新拉回來的。
不過可惜,安史之亂後,繼位的太子李亨和後麵的代宗李豫都非明主,這就徹底奠定了大唐由盛轉衰。
“不過,我現在的話,無論是太子李亨陣營也好,丞相李林甫陣營也罷,都與我無關,我現在的陣營隻有一個,那就是天子黨!”
以前的時候白玉仙也考慮過入仕之後自己要加入哪個陣營,因為要想進入朝堂的話,想不加入陣營基本是不可能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爭鬥,有爭鬥就有陣營。
當時白玉仙考慮的還就是加入李林甫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