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晴狹長清冽的鳳眸滿是淩厲的殺機,冷聲道“李瓚,許廬,你們以為本宮不敢誅你九族嗎?”
李瓚聞聽此言,將頭上的那一頂烏紗帽摘將下來,跪將下來,目中現出堅定,道“瓚,累受世宗憲皇帝大恩,縱使為社稷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許廬道“娘娘,京中不少文臣,追思世宗憲皇帝之德,如今衛王秉國亂政,天下早已敢怒而不敢言。”
甄晴晶瑩如雪的玉容變幻不定,沉聲道“來人,將李瓚和許廬這兩個亂臣賊子拿下!”
然後,殿外卻無錦衣府衛近前,或者說,宮中的一眾錦衣府衛也被李瓚“搞定”。
李瓚躬身一拜,高聲道“微臣恭請娘娘攜幼帝退位,還政陳氏,請八皇子登基。”
齊昆和柳政、趙翼、施傑等人,麵容詫異,心頭驚異不定。
甄晴此刻看向周圍一眾文臣,心頭忽而有些慌。
究竟怎麼回事兒?
那個混蛋不是說,隻是演一場戲嗎?現在究竟怎麼回事兒……
甄晴心底隱隱生出一股不妙。
而就在這時,外間一個內監神色匆匆地跑將進來,道“娘娘,不好了,京營亂軍進宮了。”
甄晴“……”
此刻的甄晴忽而生出一股巨大的恐慌,事情好像脫離了她的掌控。
……
……
寧國府,書房之中——
陳瀟立身在窗前,清眸閃爍之間,看向那曲朗,說道“錦衣府衛和安順門的守將,你可打了招呼?”
曲朗道“回郡主,先前,李瓚派人接觸過錦衣府衛,我已經授意錦衣千戶,配合行事。”
陳瀟看向窗外漸漸陰雲密布的天穹,說道“今日之後,就可廢掉甄晴母子。”
那個時候,他也就不用做惡人了。
武英殿
氣氛已經有些劍拔弩張。
甄晴目光震驚地看向逼迫自己的李許二人,心頭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恐懼。
事實上,一般人還真頂不住這等架勢。
甄晴畢竟隻是一個女人。
過了一會兒,隨著時間流逝,京營的兵馬已經湧進了殿中,占據了前後幾重宮門。
嚴燁此刻意氣風發,帶著點點血跡的蒼老麵容上滿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而隨著兵丁逐漸接近武英殿,曹變蛟和嚴燁率領大批軍兵來到武英殿前,其間,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幾乎勢如破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聞聽京營軍卒衝殺進宮中,甄晴也慌了神,說道“李瓚,哀家乃是光宗皇帝遺孀,世宗憲皇帝之兒媳,光宗皇帝乃世宗憲皇帝欽定東宮,爾等顧命之臣,受世宗憲皇帝大恩,竟以刀兵逼迫?”
這是從光宗即位的合法性,來論證自家兒子的法理。
許廬道“娘娘,陳傑非光宗皇帝血脈,不可君天下,如今竊國稱帝,人心難服。”
“你們胡說!”甄晴怒道。
李瓚起得身來,看向一個內閣書吏,說道“去長樂宮請曾太皇太後。”
所謂曾太皇太後就是馮太後。
因為宋皇後的“逼宮”問題,導致很難處置,幼帝登基之後,既未削其封號,也沒有再為其上尊號,故而此刻並無太皇太後。
而馮太後則被幼帝上了曾太皇太後的尊號。
這個時候,李瓚身為內閣首輔,想要廢掉甄晴的兒子,必須借助馮太後的懿旨。
不是說內閣首輔擬製一封聖旨,就能廢掉幼帝,天下人同樣不會心服。
但通過馮太後卻可以。
馮太後是世宗憲皇帝的母親,也是隆治帝的皇後,德高望重,沒有人比其人身份更貴重。
這會兒,幾個內監去了長樂宮延請馮太後。
馮太後在幾個老嬤嬤的攙扶下,從外間而來,周圍京營將士紛紛讓開路途。
或者說,馮太後本身就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李瓚和許廬近前,整容斂色,恭謹行了一禮,道“微臣見過曾太皇太後。”
甄晴見到馮太後,心頭難免“咯噔”一下,也迅速近前,恭謹道“孫媳甄氏見過祖母。”
馮太後此刻雖然發如銀絲,但耳聰目明,精神矍鑠,問道“李卿,為何興兵在宮闈當中作亂?”
李瓚道“回娘娘,如今幼帝臨朝,主少國疑,外戚專政,獨攬大權,以致太阿倒持,天下百姓士人皆言幼帝非光宗子,為此,巴蜀變亂,兵燹連綿,前日天以地動示警於晉中,京營將校卒進宮請甄後攜幼帝退位,還政陳氏。”
三言兩語說清楚經過,甚至還用了天人感應之說。
馮太後眉頭緊皺,眸中現出驚疑不定,問道“幼主非光宗血脈?這不是外間所傳中傷、詆毀天家的謠言?”
其實,馮太後雖然在深宮中,但也並非對外界流言一無所知。
畢竟,幼帝是否是光宗血脈的問題,逼反了一位崇平舊臣,導致整個巴蜀叛亂,朝廷雖然迅速撲滅,但起因還是在皇室血脈的問題。
李瓚道“無風不起浪,如今天下對幼帝血脈之驚疑不定,其必有因,幼帝乃是甄後前往江南歸寧之時所懷,但當初光宗皇帝雖在江南,但相關起居注中並無記載,其間頗多疑點,先前,巴蜀生亂,咎因如此。”
換句話說,甄晴兒子的法統問題,引起了天下人的懷疑,再加上本身就是幼帝,導致衛王當國秉政。
許廬手持象牙玉笏,高聲說道“微臣啟奏曾太皇太後,八皇子陳澤,敦厚衝頤,雍和粹純,深肖父祖,血脈醇厚,宗室無有出其左右,微臣請立八皇子陳澤。”
馮太後麵色微頓,心神思量著。
李瓚道“如今外人常言,幼帝乃是衛王之子。”
甄晴玉容變幻,怒道“李瓚!哀家之清白,豈容爾等汙蔑?”
那個混蛋,如果不是當初非要弄什麼真真假假,她家傑兒的法統問題,豈會引起世人驚疑?
還有今日所謂的演戲,那混蛋難道真的一無所知嗎?
馮太後轉眸看了一眼妝容豔麗的甄晴,凹陷蒼老的目中現出一抹狐疑之色。
隻怕這外間的謠言,並非空穴來風。
衛王什麼情況,旁人不知道,她如何不知道?
荔兒都為他孕育了一子,荔兒可是鹹寧的姑母,可見那人是個葷素不忌的。
再看這甄氏打扮的妖豔狐媚的,哪裡像是一個孀居守寡的婦人,隻怕這裡麵的確有事兒。
現在內閣和京營皆不認甄氏與其子,為了大漢社稷延續,隻能允李瓚所請。
換句話說,文臣和軍方都認為甄晴以及幼帝不適合當皇帝,願意擁立八皇子,那麼馮太後也不會太堅持。
這是從大局出發,一切以陳漢宗室的血脈延續為要。
李瓚此刻在一旁將馮太後的神情收入眼底,知道自己賭對了。
曾太皇太後原對甄氏和幼帝並無感情。
曾太皇太後應也見慣了大風大浪,深知後宮當中的那些陰暗勾當。
幼帝血脈有問題,而八皇子陳澤的血脈才是毫無問題的,乃是世宗憲皇帝的貴妃所出,可謂天潢貴胄。
事實上,在古代的宗法繼承下,血脈遠近就是繼承的重要依據。
而不管是高仲平、還是李瓚和許廬等一眾家臣,之所以忍不了賈珩當國,前仆後繼的變亂,就是因為幼帝血脈的確存疑。
馮太後歎了一口氣,吩咐道“去讓容妃還有八皇子陳澤過來。”
李瓚聞聽此言,目光閃爍了下,心頭大喜。
大事成矣!
許廬同樣心頭為之一鬆,有曾太皇太後擬旨,內閣副署,八皇子的皇位名正言順。
到時候,衛王回京,也要默認此事。
如果其人再行廢立,端容貴妃和鹹寧公主也會給予掣肘。
喜歡紅樓之挽天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之挽天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