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記載著這些年江南大營向兵部請撥的軍械、輜重,以及兵部撥付之後,再向戶部虛報的賬目。
原本以為安南侯葉真坐山觀虎鬥,不想還出手相助。
葉暖笑靨似花,輕聲說道:「父親說,永寧伯要整軍,他一把老骨頭,無以為助,隻能以此幫著整軍了,永寧伯為錦衣都督,想來縱是自己查察,弄清這些也隻是時間問題。」
「葉侯有心了。」賈珩收起簿冊,遞給一旁的陳瀟。
賈珩而後也沒有多留,下了麗景酒樓,此刻已是午後時分。
「你去鎮撫司,給劉積賢送信,讓他派人密切盯著豹韜衛、虎賁左右衛、還有金吾衛的幾個指揮使、指揮同知,凡有串聯異動,即刻拿下!「賈珩在上馬車之前,對著馬車另一邊挑起車簾的李述吩咐道。
金陵是有鎮撫司的,這是錦衣府在金陵的駐署部門,同樣是一個養老部門,打算也負責刺探南省的情報。
「是,都督。」李述低聲應是,待賈珩上了馬車,騎上快馬,向著遠處而去。
劉積賢一早兒去了金陵的錦衣府鎮撫司,這是陳漢在未遷都之前保留的南省錦衣府衛機構。
說話間,賈珩與陳瀟上了馬車,隨著馬車轔轔而行。
見少年拿著簿冊,麵現幽思,陳瀟低聲道:「安南侯此人能從隆治年間的中存身,而且還領兵得以鎮守金陵,原就是人老成精,玲瓏剔透的人物。」
「看出來了,草木之葉,向陽依陰,東風強則追東風,西風盛則逐西風,如此家族繁盛,綿延數代,蔥蔥鬱鬱,四季長青。「賈珩麵色默然片刻,輕聲說道。
兵部衙門,司務廳
正是過晌時分,官廳條案兩側,兵部的文吏漸漸落座在書案之後,埋首案牘,執筆或是抄抄寫寫,或是處理一應公文。
其實南京兵部還真沒有什麼公務需要處理,無非是瞎忙。
兵部侍郎蔣夙成這會兒端坐在條案後,正在尋著一本書翻閱,忽而從廊簷外匆匆跑來一個書吏,麵色見著惶急,拱手道:「大人,永寧伯來了。」
蔣夙成聞言,麵色倏變,一邊讓人喚著孟光遠,一邊領著兵部司務廳的員吏,向外迎去。
不管心頭再是憤恨,但賈珩畢竟是軍機大臣,尤其是提調江南大營,以天子劍對兩江官場有先斬後奏之權。
儀門外,隻見眾多飛魚服,按著繡春刀的護衛,先一步進入兵部部衙,在前前後後站定。
旋即,一人撐著雨傘,簇擁著一身形高大,麵容清雋的少年進入庭院,斜風細雨之間四方屋簷上的雨滴彙聚而下,打落在青磚鋪就的台階以及水缸內。
一時間,萬籟俱寂,隻有滴答滴答的聲音
響起。
「下官見過永寧伯。」蔣夙成麵色恭謹,拱手一禮道。
不多時,從官廳中,兵部右侍郎孟光遠也整理著官袍,向著賈珩行禮拜見。
多禮。」
賈珩目光掃過兩人道:「兩位部堂大人無需
蔣夙成麵上帶著笑意,說道:未知永寧伯前來,有何見教?」
賈珩麵色淡漠,沉聲道:「本官是聖上欽封的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前來兵部部衙,自是督問部務,署理兵事,蔣大人為何明知故問?
「這……」蔣夙成麵色微滯,竟一時語塞。兵部尚書,那是加銜,豈能當真?
不過看向賈珩身後大批的錦衣府衛,蔣夙成心頭湧起一股不妙之感,隱隱覺得來者不善。
「兩位大人,裡麵請吧。「賈珩麵色淡漠,冷冷說著,向著前方官廳走著,幾是反客為主。
進入兵部部衙的司務廳,令史以及掌固都看向那蟒服少年,而後是大批錦衣府衛在司務廳廊簷下執刀,傲然而立。
賈珩落座在小幾旁的楠木椅上,眉宇之下的銳利目光凝視著蔣夙成,沉聲問道:「蔣大人,本官奉皇命提調江南江北大營,現大營營丁不備,軍械匱乏,兵部車駕清吏司以及武庫清吏司,軍械、車馬都要準備俱全,以應對整軍所需,兵部以上兩司是什麼情形?」
蔣夙成看向不遠處的少年,道:「永寧伯,兩司正在加緊督促工匠打造軍械,上次和永寧伯提及,城中匠師不多,打造軍械可能要慢上一些時日。」
賈珩沉聲道:「既然蔣侍郎既說城中匠師不多,那本官就要與蔣侍郎算一筆賬了。
說著,看向一旁經曆司的中年文吏,沉聲道:「範經曆,你來說說情況。」
「是,都督。」範經曆應命一聲,從書吏手中拿過簿冊,誦讀著其上文字:「崇平五年,江南大營軍械鏽蝕,不堪為用,行文兵部武庫清吏司撥付長刀兩萬把,弓一千三百張,箭矢四萬二千支,兵部方麵撥付八千把,弓六百張,箭矢一萬七千支,餘下並未撥付,但戶部方麵的請調撥付兵餉的清單中,卻又提到了以上兵械。
蔣夙成急聲道:「這,這一派胡言!我兵部早就按數撥付,彼等軍將貪墨,豈能怪罪兵部。」
賈珩乜了一眼蔣夙成,冷聲道:「是與不是,核查一番就是。」
「永寧伯,你為武勳,有何權力查武庫司賬目?」蔣夙成聞言,急聲問道。
實在沒有想到賈珩會猝然發難,依稀記得一番推諉過程中,悻悻而歸。
上次這位少年權貴來兵部之時,在他和老孟的
現在,竟如此強勢?
賈珩冷聲道:「姑且不說本官是軍機大臣,輔君王以治樞務,原有督問諸省樞務之責,就說本官受命天子,整飭江南大營軍務,凡兩江官員有妨礙軍機者,本官都有先斬後奏之權,蔣大人你如此妨礙軍機,欲試本官天子劍之利乎?」
蔣夙成聞言,霍然色變,因為見得那些錦衣府衛神色不善。
隻是片刻之間,好漢不吃眼前虧就在蔣夙成心頭閃過。
小兒如此驕橫跋扈,等著,事後他必上疏彈劾,小兒以武亂文有逆臣賊子之象!
何在?」
賈珩麵如冰霜,沉喝道:「武庫清吏司郎中
這時,一個年歲四十左右的五品官員,戰戰兢兢地走將出來,正是武庫清吏司郎中周擎。
「下官……下官見過賈大人。「為那少年身上的氣勢所懾,周擎額頭滲出顆顆冷汗,硬著頭皮,拱手見禮道。
賈珩沉聲道:「府庫曆年軍械支取簿冊現存放何處?」
周擎心頭惶懼,拱手說道:「回大人,簿冊現在案牘庫房。「
「來人,將案牘庫房中的錄事簿冊儘數帶走,本官要即行核對。」賈珩沉聲吩咐道。
「是。「一個錦衣百戶領著幾個錦衣府衛,拱手稱是。
這下子,兵部侍郎蔣夙成以及孟光遠,兩人見得此幕,徹底坐不住了,急聲道:「永寧伯,案牘賬簿皆為兵部機要,豈能胡亂翻閱?「
至於做假賬,其實也不好做,因為江南大營原有一份存檔,此外還有軍器監的賬簿可以對照。
「兵部機要?本官為軍機大臣,與聞樞密,莫非還閱覽不得?「賈珩目光逼視著兩人,道:「來人,把武庫清吏司、車駕清吏司的賬簿全部搬走,今日錦衣府要點查清楚,江南大營曆年索要軍械、軍需究竟去了何處!」
這些在南京兵部的兩位官員,區區三品官,如果不是藏在金陵整個官僚體係中,根本就沒有與他放對的資格。
但現在,兩位兵部官員根本就無力對抗於他,南京兵部尚書解嶽還能給他掰掰手腕。
但此公應該不會趟這趟渾水,除非也有利益相關。
此刻,蔣夙成麵色陰沉如鐵,實在沒有想到,這位永寧伯比起第一次,竟然如此強硬。
是了,他剛剛取得一場勝利,挾大勝而來,自然跋扈更勝往昔。
蔣夙成心頭一陣後悔,沒
有及早收拾手尾,而心頭憤恨不已。
這小兒,既然不給他們這些人活路,那麼就在這金陵大鬨一場!
其實,這些人並非不知王子騰前事,但正是因為王子騰激起兵變從前途光明的節度使被降職,彼等反而以為更可效法。
賈珩此刻,坐在兵部尚書才能做的條案之後,說道:「江南大營這些年軍紀散漫,兵丁缺額,然而兵部每年都會派人清查,竟全無所知,難道沒有失察之責?」
蔣夙成臉色難看,問道「永寧伯此言實為苛責過甚,江南大營如是欺上瞞下,我等在兵部衙門坐衙視事,如何得悉細情?「
賈珩冷聲道:「事到如今,還敢巧言狡辯!兵部武選司、職方司每年都會派遣文吏檢閱兵馬,如有不妥,應向朝廷奏報,豈言不得悉細情,你這個兵部侍郎,署理部事,竟言一無所知,難道蔣大人是泥雕木塑嗎?「
蔣夙成聞言,麵色難看,一時卻不能對。
其實,並非蔣夙成不擅言辭,而是氣勢,一個是中樞要員,官居一品,又領著大批錦衣府衛,一個僅僅是正三品,本身就自稱下官,如何敢一再相辨?
能夠給賈珩造成麻煩,隻能是暗中使著絆子,而不是直麵相抗。
孟光遠這時在不遠處,儘量降低自己的存
在感,心頭卻在思量著應對之策,心頭還有疑惑,這永寧伯是怎麼知道兵部武庫清吏司的現狀的。
賈珩道:「從即日起,本官將在兵部衙門駐節督辦軍務,以便江南大營整飭事宜。「
在兵部駐節辦公,那麼就相當於完全插手南京兵部的日常事務。
此舉當初是獲得過崇平帝的認可的,而且聖旨也很明確。
或者說南京兵部的職責本來就是對接江南、江北大營的日常軍務,以及江南省下府衛所、金陵舊都的守備軍務,並不是負責整個南國的軍務。
江浙、閩粵這些都是由神京城中的兵部管轄。
因為江南省沒有都司和提刑按察司,在隆治十五年之前甚至都沒有藩司,由南京戶部管轄民政錢糧征收,是隆治帝考慮到江南省太大,財賦尤重,這才增設了江左藩司,後又設總督,以分拆、製衡兩江官場。
蔣夙成聞言,心頭咯噔一下。
賈珩說完之後,看向經曆司的文吏,沉聲道:「將相關賬簿都帶回鎮撫司,仔細核查。」
待賈珩帶著錦衣府衛離了兵部衙門,蔣夙成與孟光遠對視一眼,頹然地坐在椅子上,看向仍在衙門左右的值房中一副常住架勢的錦衣府衛,隻覺頭大無比。
孟光遠看向蔣夙成,問道:「蔣兄,我等現在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回去寫奏疏,本官要嚴參這個永寧伯!「蔣夙成咬牙切齒道。
孟光遠壓低了聲音,說道:「當聯絡都察院的科道言官,一並嚴參其人,鼓噪起聲勢來才是。」
蔣夙成目光陰沉,道:「正是此理。」
「賬簿萬一被他查出什麼端倪。」孟光遠提醒道。
蔣夙成道:「縱然有錯,怎麼就確定是我兩人貪墨?他如是清查部務,就是要得罪整個南京六部。」
金陵六部的官員,除卻兵部外,還有吏、戶、禮、刑、工等其他五部,有些還曾是隆治朝的重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