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坐在一旁小幾的梨花木椅子上,正在品著香茗,其人麵容儒雅,氣色也比剛來京城之時紅潤許多。
昨日去了一趟戶部,與戶部的齊大學士見過,大抵對大漢的財政狀況有了一些了解。
一言以蔽之,不好不壞。
原本以北方諸省的災情,戶部早已入不敷出、赤字連年,但自去年以來,從各種方式搜括而來的金銀浮財以及鹽法的革新,戶部國庫竟漸漸殷實起來。
“如不是子鈺這一年又是推廣番薯,又是勘探礦山,隻怕戶部的錢糧、財用難以入目。”林如海放下茶盅,思忖著。
而在這時,輕盈的腳步聲傳來,林如海放下茶盅,循聲望去,隻見賈珩以及自家女兒從外間進來。
“姑父。”、“爹爹。”
賈珩與黛玉向著林如海行禮說道。
林如海麵上笑意繁盛,說道:“子鈺,玉兒,你們來了。”
此刻一眼看去,也不知為何,就有些古怪。
賈珩與黛玉在不遠處的小幾上落座下來,與林如海敘話。
“本來我和妹妹說去府上拜訪姑父,不想姑父親自過來了。”賈珩微笑說道。
林如海笑道:“今個兒是元宵節,老太太下了帖子,過來熱鬨熱鬨,最近年後也有這個節日可過,再過幾天京中諸衙又要忙碌起來,想要登門探望,也就愈發沒有時間了。”
賈珩又問道:“姑父在戶部可還習慣吧?”
“倒也習慣,戶部衙司事務比之鹽院衙門差不多。”林如海點了點頭,笑道。
賈珩道:“那就好,如今朝局動蕩,正需姑父這樣的能臣乾吏苦心經營。”
說著,笑了笑,相邀道:“姑父,此間並非敘話之所,可先到叢綠堂敘話。”
林如海點了點頭,心頭訝異,猜測賈珩許是有朝堂之事單獨麵談,正好他也有些朝堂上的事相詢。
是故,隨著賈珩向著叢綠堂而去。
兩人坐在炕榻,隔著一方小幾相對而坐,黛玉在一旁提起茶壺給兩人斟茶,眉眼低垂,心頭卻已忐忑到了極致。
林如海溫潤目光落在那少年臉上,問道:“子鈺,如今京中朝中政局實是有些詭異,內閣首輔懸而未決,兩江總督沈邡就先被貶謫,子鈺時常伴天子左右,可知道是何緣故?”
賈珩道:“此事,我也不甚明了天子心思,不過沈邡之貶緣由,我倒知道一些。”
“哦?”林如海麵色詫異,整容斂色,目帶相詢。
賈珩道:“彈劾沈邡的是浙江內部之人,原江南巡撫章永川,其人不服沈邡為人貪酷昏聵,故而尋人彈劾。”
經過江南分省之後,原江南巡撫章永川的權力大幅縮水。
林如海聞言,恍然說道:“這就對了,我說怎麼這般稀奇,江南巡撫章永川其人,我也見過一二,是一位心懷經國濟世的人物。”
畢竟是兩榜進士,又在江淮之地為官多年,對江南的一些高階官員也了解不少。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至於內閣首輔空懸未定,聖心另有盤算。”
林如海點了點頭,說道:“聖上之智,遠邁常人,如此拖延,想來大有深意。”
黛玉看向兩人,星眸眨了眨,一個是自己的父親,一個是自己的情郎,舉著倒好的茶水杯,雙手遞給林如海,柔聲道:“爹爹,喝茶。”
林如海笑意吟吟地接過,看向自己乖巧懂事兒的女孩兒,笑道:“玉兒也是大姑娘了,愈發知書達理了。”
黛玉含羞說道:“爹爹。”
賈珩喝了一口茶,輕聲道:“其實有件事兒想要征詢姑父的意見。”
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與林如海說,但如果不說,任由林如海發現,反而尷尬。
林如海轉而看向少年,正色問道:“子鈺這般鄭重其事,可是有什麼事兒?”
難道是朝堂之上的軍國大事?
賈珩看了一眼黛玉,沉吟道:“是林妹妹的親事,我想著林妹妹年歲也不小了,也到了婚配之齡,未知姑父是怎麼打算著?”
黛玉聞言,螓首垂下,坐在一旁的繡墩上。
林如海一時有些愣怔了下,看向自家女兒,卻見自家女兒臉頰彤彤如霞,分明羞不自抑。
“子鈺,玉兒是快到了及笄之齡。”林如海頷首說著,目光好奇地看向賈珩,說道:“難道子鈺要為玉兒做媒。”
因為賈珩是賈家族長,如果要為黛玉做媒,比如聯姻雲雲,那林如海肯定要慎重考慮。
賈珩斟酌著言辭,說道:“不瞞姑父,我與林妹妹情投意合,姑父可否將林妹妹許我。”
說到最後,也覺得這話有些太離譜,不說他宰執樞密的身份,就是黛玉才多大,好吧,這時候成親年齡要早一些。
林如海:“???”
不是,什麼情況?他是不是聽錯了?子鈺這是要求娶玉兒,可子鈺不是已經成親了嗎?
這時,黛玉羞道:“爹爹,我與珩大哥兩情相悅,還請爹爹成全。”
林如海見著一唱一和的兩人,如何還不明白,眉頭緊鎖,目光在兩人身上盤桓,問道:“子鈺,這怎麼回事?你和玉兒……這都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兩個孩子難道已經私定了終身?可這都什麼時候的事兒?
賈珩這時拉過黛玉的素手,看向林如海,輕聲說道:“姑父,是去歲南下之時,我平定寇禍之亂,寓居金陵之時,那時與林妹妹相互扶持,漸生情愫。”
林如海看向賈珩,說道:“子鈺,玉兒她年歲還小,你不是已有正妻?”
女兒可以做著妾室嗎?如是給子鈺做妾,似乎也不是……
可看著兩人親密無間的樣子,目光落在那牽著的手上,這都已經這樣了嗎?
“爹爹。”黛玉此刻被賈珩當著自家爹爹的麵拉著手,玉顏酡紅,芳心羞喜不勝,柔聲喚道。
“你們兩個……”林如海心思複雜,最終苦笑一聲。
自家這個女兒分明是將一顆心都係在了子鈺身上,也就是子鈺已經成親,如是還未成親,當他的女婿倒也正合適,但偏偏有了正妻。
“爹爹,我和珩大哥是…是兩情相悅的。”黛玉玉顏酡紅,貝齒咬著櫻唇,聲若蚊蠅說道。
賈珩輕聲道:“姑父,關於妹妹的名分,我是這般想的,等有了功勞,請著宮裡賜婚,如是將來有了孩子,如是男孩兒也姓林,在姑父跟前兒儘孝,傳承林家香火。”
如果他不是一等武侯,軍機大臣,隻怕剛剛說與黛玉私定終身,就要讓林如海臉色大變,拂袖而去。
但到了如今的地位,其實許多事情都不是問題。
黛玉此刻臉頰嫣紅如血,芳心已是羞到不能自抑,絢麗紅霞一直延伸至耳垂,她那般小,怎麼生孩子呀?
林如海:“……”
心頭卻不由一震,目光難以置信地看向那少年。
他膝下無男丁,而且這些年為鹽務嘔心瀝血,身子也傷了根本,再難有所處,而林家香火無人延繼,子鈺竟願意將與玉兒的孩子過繼給林家。
這,這是真的?
而且求天子賜婚,以眼前少年在天子跟前兒的得寵程度,隻怕有了功勞,還真的能讓玉兒也為正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說,成為一段佳話。
賈珩目光堅定,朗聲說道:“我與林妹妹相濡以沫,相互扶持,還望姑父成全。”
黛玉此刻被賈珩握著手,不知為何,忽而生出一股難以言說的激蕩,這是她的情郎,向爹爹求娶著她。
林如海目光複雜,唏噓感慨道:“你和玉兒瞞我瞞的好苦。”
不是,去年的時候,玉兒才多大?子鈺就……
心頭也不知什麼滋味。
賈珩溫聲說道:“並非有意相瞞姑父,隻是去歲諸事繁多,未曾來得及和姑父說。”
那時他還不是一等武侯,還未打敗女真,底氣可能也沒有那般足,現在就不一樣,生擒了多鐸,又是宰執樞密之臣,天下聞名。
而黛玉僅僅委屈一時,將來賜婚為正妻還是可行的。
黛玉星眸抬起,凝睇而向自家父親,說道:“爹爹,您答應了?”
也不能讓珩大哥一個人努力。
“事到如今,不答應還能如何?你的性子我是知曉的。”林如海看向自家女兒,心頭也不知什麼滋味。
昨天才感慨著女兒長大了,結果就與人定了終身。
罷了,玉兒隨著子鈺也好,大漢立國百年,再也沒有如子鈺這般出挑兒的年輕俊彥。
賈珩麵色頓了頓,端起茶盅,道:“多謝姑父成全,我以茶代酒,敬姑父一杯。”
他之所以選擇在此刻告訴林如海,除卻早早定下與黛玉的婚事,以防賈母將來拿著寶玉與林如海敘說,也有進一步籠絡林如海的打算。
他在前方打仗,後方錢糧之事都離不得戶部,而且林如海又是地地道道的文臣。
林如海看向那少年,說道:“玉兒從小在神京,我這些年沒有看著她長大,原想好好補償,子鈺,你以後要好好照顧他。”
“姑父放心,林妹妹名分之事,我會儘力謀之。”賈珩點頭說道。
林如海溫聲道:“子鈺,你是我不擔心的,隻是……”
他有些話不好提示著,自家女兒這麼小就托付給眼前少年,兩個年輕人彆是……
這些原該是玉兒她娘來說的,唉,玉兒她娘走得早。
其實,子鈺除了已有正妻之外,單憑年輕輕輕就已是宰執樞密之臣,的確是少尋的乘龍快婿了。
黛玉在一旁提起茶壺,又給兩人續上一杯,芳心深處甜蜜與欣喜交織著。
她的婚事算是定下了,再也不用擔心什麼了。
而且她如今有了爹爹給她做主,他將來敢不認賬,哼。
賈珩握住黛玉的手,輕聲說道:“姑父放心,我會好好照顧林妹妹的。”
林如海點了點頭,也不多言。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