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公主抬眸看向不遠處的開封府城,昨日攻城血戰留下的痕跡仍曆曆在目,也不知昨日一番奪城是何等凶險。
少女思忖著,看了一眼身旁的少年,心頭隻覺一股安寧之感,一夾馬肚兒,隨著賈珩,在五百騎卒浩浩蕩蕩的扈從下進入開封府城。
神京城,宮苑,半晌午時分
大明宮,偏殿
今日又是例行朝會之期,崇平帝在戴權等眾內監的侍奉下,對著銅鏡,換上一身龍袍。
這位繼續以來,勤政不輟的天子,已養了好幾天病,在後宮自然有些呆不住。
不過崇平帝還是聽從了太醫的囑托,將早朝改為午朝,這樣起碼能多歇息一會兒。
「戴權,河南那邊兒還沒消息傳來?」崇平帝麵色幽幽,問著正在給自己係著玉帶的戴權。
戴權手中動作微頓,輕聲道「陛下,奴婢還未聽到信兒。」
這幾天,自從陛下沒有見到河南的軍報和飛鴿傳書以後,就變得格外暴躁易怒,他已記不得這是多少次問著他了。
崇平帝皺了皺眉,問道「錦衣府呢?也沒有子鈺的飛鴿傳書?」戴權遲疑了下,耐心解釋道「陛下,錦衣府那邊兒,奴婢已打發了人去等候著,一有消息不會耽擱,就會送來。」
崇平帝麵上就有幾分鬱鬱之色浮起,目光明晦不定。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
自那天汜水關殲滅敵寇,河南那邊兒就再沒有飛鴿傳書過來,也沒有軍報過來,簡直……死—樣的寂靜。
京營騎軍應該已到了開封府,現在正在攻城嗎?可為何不給一封飛鴿傳書?
哪怕就說到了開封也行。
難道是因為攻城不順利?還是因為賊寇勢大,抑或是京營吃了敗仗……報喜不報憂?
不,絕不會吃敗仗!
京營驍銳齊出,先殲滅了賊寇三千主力,再打開封城就好打了一半,縱然僵持不下,也不會吃敗仗。
此刻,說句不好聽話,賈珩先前的洛陽一封,汜水關一封,那種隨時來報,隨時捷音的模式,讓這位天子產生了某種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慣性。
就在崇平帝心頭焦慮萬分時,宮殿之外傳來宮女和內監的見禮聲,道「奴婢見過皇後娘娘,貴妃娘娘,見過長公主,見過清河郡主。」
因為這是天子身子暫且痊愈後的第一次上朝,宋皇後和端容貴妃都有些不放心,就過來看看崇平帝,至於晉陽長公主和清河郡主。
因為清河郡主一直在宮裡陪著端容貴妃住著,娘倆兒說話著。晉陽長
公主一個人在家,無人說話解悶兒,也有些想念自家女兒。當然這位麗人不會承認,男人不在,小郡主的地位重新回來了。「梓潼,容妃,晉陽,你們怎麼過來了?」崇平帝看向款步而來,雲堆翠髻聯袂而來的幾人。
晉陽長公主著一身淡紅色長裙,纖腰高束,雍容華豔,麗人聲音輕柔婉轉,道「聽皇嫂說,皇兄今天要去上午朝,就過來看看,皇兄氣色這兩天看著好多了,可怎麼也該多歇幾天才是,國事急不得的。」
聽著晉陽長公主說話,宋皇後秀眉之下的美眸閃了閃,柔聲說道「陛下,晉陽妹妹說的是,這快近晌兒了,臣妾親自下廚煮了一些藥膳,讓人端了過來,陛下用些?」
崇平帝點了點頭道「朕正說這會兒有些餓。」終究是皇後一番好意。
宋皇後打量著崇平帝,凝了凝眉,問道「陛下臉色不對,是身子不舒服?」
分明見著天子神情不大好看,芳心湧起一股擔憂。端容貴妃和李月聞言,也投過去關切的目光。
見崇平帝一時未言,宋皇後勸說道「陛下如是身子不舒服,再多歇息幾天,這身子才好一些,也不能太操勞了……太醫昨個兒還說陛下需多多歇息才是。」
晉陽長公主同樣留意到崇平帝臉現愁容,輕聲勸道「皇兄,保重龍體當緊。」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古人常言,磨刀不誤工。」端容貴妃柔聲道。
李婢月也勸道「舅舅,如身子不舒服,不要強撐著。」
聽著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崇平帝搖了搖頭,道「如今滿朝文武許久不見聖顏,並非長久之計。」
想了想,知道宋皇後以及誤會了自己臉色問題,解釋道「子鈺幾天沒有還未見著飛鴿傳書,倒也不知道開封府那邊兒情形如何了。」
宋皇後、端容貴妃、李月「......」
合著臉色不對,就是為了這個?
好吧,開封府現在陷落敵寇之手,陛下是需要上心著。
晉陽長公主擰了擰秀眉,其實剛剛隱隱猜到一些,能讓皇兄這般眉頭鬱鬱的,也隻能是河南之亂。
念及此處,彎彎秀眉下,一雙晶瑩美眸憂色浮動。
他去河南也有幾天了,飛鴿傳書和軍報前幾天還發著,聽元春說他還給家裡寫了一封家書。
她這邊兒卻沒見著。
縱然覺得遞送家書不方便,難道不能以夏侯瑩的名義送過來?
宋皇後定了定心神,壓下心頭一絲複雜思緒,輕聲道「陛下這般一說,是有兩天沒見著子鈺和鹹寧的信兒了。」
「是三天。」崇平帝麵色淡漠,隨口說著,卻已糾正宋皇後的「口誤」。
宋皇後「….….」
這得想成什麼樣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度日如年,如坐針氈?端容貴妃則看向崇平帝,清冷玉容微動,心頭幽幽歎了一口氣。她女兒還在賈子鈺身旁,可陛下這般提心吊膽的卻不是鹹寧。當然,更多是惦念著開封府的局勢。
崇平帝皺了皺眉,低聲道「朕之前推算過,以騎兵之迅,隻怕兩天前已到了開封府城下,應該已與敵大有所交手,難道是攻城不順利?還是說要等著步卒趕到一同攻城?」
宋皇後想了想,寬慰道「陛下勿憂,許是賈子鈺還在攻城,想著等攻下之後,再給陛下發著捷報呢。」
崇平帝歎了一口氣,道「多半是了,開封府城是大城,城防堅固,賊寇據堅城頑抗,朕就怕一番攻守,要連綿大戰一兩月,那時對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而言,無疑又是一場浩劫。」
端容貴妃蹙了蹙眉,輕聲道「賈子鈺不是帶了四萬步卒,合起來,近
八萬步騎,應不至於攻不破一座堅城吧。」
「容妃有所不知,一旦賊寇整合而畢,就需得征發不少民夫才能攻城。」崇平帝解釋說著,麵色就有幾分幽冷,道「就怕天下省府州縣,見賊寇與官軍相持日久,人心思動。」
能不能以雷霆手段平息叛亂,本身就是中樞威信的體現。
民變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民亂,朝廷久不能製,那表明中樞已經漸漸失馭天下。
端容貴妃柔聲說道「陛下也不要太過擔憂了,賈子鈺總有辦法的。」
李蟬月看向崇平帝,雖未勸說,但目光也有著幾分關切之意。
晉陽長公主柔聲道「皇兄如實在擔心,可以錦衣府放出信鴿,詢問開封府那邊兒的情況。」
崇平帝聞言,想了想,點頭道「晉陽所言有理,戴權,即刻讓錦衣府照此辦理。」
戴權連忙道「奴婢這就派人去辦。」說著,就去吩咐內監行事。
「陛下,先用些藥膳吧。」宋皇後端過一個湯碗,遞將過去,柔聲道「趁熱喝,調養調養身子。」
崇平帝卻並未接過藥膳,低聲道「朕這會兒用不下。」宋皇後輕輕歎了一口氣,將盛有藥膳的湯碗放在桌子上。
她算是明白了,沒有賈子鈺那邊兒的消息,陛下就是寢食不安。
晉陽長公主默然片刻,柔聲道「皇兄這般憂慮,也於事無補,還是調養身子要緊。」
宋皇後福靈心至,柔聲道「陛下,子鈺臨去河南前,也說過陛下還是要以龍體為重,河南的事兒,他都能從容彈壓的。」
李月道「皇舅舅,以小賈先生的能為,說不定這會兒已經破了開封城了,捷報就在路上,皇舅舅先用著藥膳吧。」
崇平帝聞言,也被李蟬月的天真稚氣弄得煩悶稍消,輕笑了下道「開封府城如是這般好破就好了,那就借小月吉言。」
說著,看向麵帶關切之色的宋皇後,道「朕先把藥膳吃了,等會兒還需去含元殿見群臣。」
宋皇後見此,芳心稍喜,看了一眼小郡主。
心道,這丫頭乖巧伶俐,天真可愛,和煒兒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崇平帝壓下心頭焦慮,一勺一勺吃著藥膳,強迫著自己暫且忘卻河南之事,如晉陽所言,過於憂慮,也於事無補,他身子不能再出岔子了。
然而,就在這時,殿外廊簷下,一個內監跑的上氣不接下氣,高聲道「陛下..」
這時,戴權眉頭緊皺,麵色倏變,緊緊盯住那內監。
崇平帝也放下手中的湯碗,凝眸望去,一雙威嚴的眸子疑惑地看向那內監。
「陛下,河南急報。」內監順了口氣,開口說道。崇平帝聞言,怔了下,霍然站起問道「河南急報?」眾人也都詫異地看去。
這時,那內監手中拿著箋紙,道「陛下,是錦衣都督賈珩在錦衣府的飛鴿傳書。」
崇平帝聞言,心頭一喜,連忙喚道「戴權。」
一聽是賈珩之名,甚至是飛鴿傳書四字,戴權臉上神色烏雲轉晴,幾乎是一路小跑過去,從內監手中一把抓過箋紙,小跑折返回來,呈遞給崇平帝道「陛下。」
宋皇後拿過湯碗,用手帕擦了擦手,那張雍容華美的臉蛋兒,見著憂切之色。
端容貴妃秀眉微蹙,那雙與鹹寧公主有著七八分相似的眉眼,冷豔之意更為濃鬱,目光聚注在崇平帝手中那張薄薄箋紙上。晉陽長公主華麗玉容上同樣浮起驚疑之色。
清河郡主李月不知何時攥緊了手帕,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也不知為何,心頭忽而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方才她說的話…
…有可能是真的!
就連戴權也期待地看向崇平帝手中的箋紙,這位權閹,蒼老眼眸中滿是期待。
三天不來一點兒信,可彆是什麼壞消息吧。
崇平帝接過箋紙,迅速展開,凝神閱覽,須臾就是愣在原地。「這……開封府城?」
眾人都被「開封府城」幾個關鍵字吸引了過去。
崇平帝看完,又是再三閱覽了下,麵色潮紅,這位素來威嚴肅重的天子,興奮說道「好,好,好啊。」
「陛下。」宋皇後提到嗓子眼的芳心緩緩放下,喜上眉梢,問道「陛下,怎麼說?」
「子鈺他收複了開封府,匪首高嶽被子鈺生擒,匪首賀國盛、羅進忠皆已伏誅!」崇平帝麵色紅潤,聲音激蕩,激動說道「開封府重回朝廷之手了!」
箋紙記載簡明扼要,不是詳細的軍報,詳細的捷報還在路上以六百裡急遞而來,來自賈珩的消息,卻比任何東西都讓崇平帝確信無疑。崇平帝此言一出,頓時在大明宮偏殿中刮起一股颶風,恍若被喜悅充斥著。
開封府收複了!
&n到進行查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