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秦可卿:他心裡比誰都清楚……_紅樓之挽天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紅樓之挽天傾 > 第六百七十八章 秦可卿:他心裡比誰都清楚……

第六百七十八章 秦可卿:他心裡比誰都清楚……(2 / 2)

秦可卿笑了笑,輕聲說道:「夫君不用重複送了,我這會兒想起來了,吃飯時候已著人送過信了,

原是想著夫君還有彆的事兒羈絆著,不定是明個兒去不成呢,還猶豫著是不是要提前知會一聲。」

賈珩目光溫煦,輕聲說道:「這兩天都念叨著這件事兒,回來這般久,沒和嶽父見過麵了,隻是剛剛回來,幾個衙門的公務攪合在一起,忙了一些。」

明明打發了人去,偏偏說忘了,還有,夫君還有彆的事兒羈絆,是彆的事兒,還是彆的人?

這些女人說話,已經開始彎彎繞起來,就和寶釵的「你們通今博古,才知道負荊請罪,我不知道什麼叫負荊請罪"一般。

見著兩口子話裡有話,正在拿著麻將的幾人,知道底細的尤三姐已是掩嘴輕笑,而寶釵水潤杏眸中也見著幾分有趣。

所以,究竟幾個衙門呀?

賈珩看了一眼幾人,輕聲道:「可卿,你們先玩著麻將,我去書房看看簿冊。」待賈珩離去,尤三姐眸光閃了閃,輕聲問道:「姐姐,大爺他?」

寶釵也將梨蕊雪膩的臉蛋兒,擔憂地看向容色絕豔的麗人。

秦可卿坐在繡墩上,拿起一張麻將,似嗔似惱道:「他心裡比誰都清楚,咱們玩著麻將,不管他。」

夫君雖然.....但依然是將她放在緊要位置的。

.....

渭南縣,恭陵

四周林木遮蔽的青磚瓦房中,藤椅上,一個身形微胖的老者坐在藤椅上,正在翻閱著書,目光不時現出思索。

忠順王自削爵之後,就在陵寢中放,因為齊郡王陳澄平常予以照顧,而楚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是一位上了歲數的親王,也沒人真的讓其去做苦役搬運土木。

於是忠順王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少走十年彎路。

而近半年的圈禁生涯,又不用勞作,吃飽睡,睡飽吃,忠順王的體型甚至還胖了許多。

齊王拿著一壺酒,晃動著一身肥肉,幾乎是螃蟹橫行般走進草棚,看向那布衣老者,喚了一聲道:「伯父。」

因為忠順王被削了爵以後,廢為庶人,自然不能像以前那般稱呼。

「大侄子,過來了?」忠順王放下手中的書本,問道:「大侄子,這次又是帶的什麼酒?」

或許從昔日位高權重的國家宗藩,執掌內務府的天子長兄,落到如今階下之囚的心態落差,酒水能夠起到自我麻醉的效果,忠順王最近偏愛品嘗地方各地的酒,似在落寞的夜間,於半醉半醒時忘卻苦澀。

「這次是江南的綠蟻酒。」齊郡王笑了笑,然後喚著身後的小廝提著食盒,擺著酒菜。

旋即,親自提起酒壺給對麵的忠順王斟酒,伴隨著「嘩啦啦」酒漿的流淌聲音響起,一股清冽酒香氤氳逸散開來。

忠順王正要舉起酒盅,忽而聽到齊郡王陳澄說道:「伯父可知道那賈珩小兒回京了,父皇又升了他一等伯。」

忠順王手中酒盅一頓,原本平靜祥和的麵容上,現出絲絲戾氣,冷聲說道:「小兒最近又為何晉爵,豈能這般任情喜怒,濫賞無功?」

皇陵之內都是忙碌的工匠,消息閉塞,除卻知道賈珩上次在河南平亂成功,受封永寧伯後,忠順王當天氣的一宿沒有睡好。

齊郡王歎了一口氣,道:「伯父莫惱,現在那小兒剛剛立了功勞,氣焰正盛,現在父皇待他倒像親兒子一般,紅的發紫,小侄和楚王都蓋了過去。」

「先前不是封爵伯爵,現在又給著爵位,是何道理?」忠順王沉聲道。

齊郡王沉聲道:「這次說是在河南和淮揚兩地治河勞苦功高,父皇說武勳不好封賞文職,所以就晉爵至一等,算是酬功。」

忠順王目光陰沉片刻,森然道:「這般年紀輕輕,就已是一等伯,

以後死期不遠。」齊郡王詫異了下,放下酒盅,道:「伯父此言何意?」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忠順王蒼老麵容上見著思索,冷聲說道:「老夫倒是恨不得他趕緊封侯,最好不到二十都封了郡王,然後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那時候就是抄家滅門之禍。」

現在的忠順王就像躺平絕望之後的加速黨,恨不得一腳油門踩到底,立刻要看煙花,要看天下大亂,立刻要看血流成河。

齊郡王沉吟片刻,肥肉擠在一起的綠豆小眼閃爍著精光,大抵想說伯父,這麼一說,那小兒再耀武揚威五十年,然後壽終正寢,死不瞑目?

齊郡王道:「伯父,不能坐視小兒勢大,好在,聽說現在文臣都恨極了他,現在他隻差一場敗仗,隻要在東虜戰事上吃了敗仗,那時,朝廷再無他立足之地。」

忠順王點了點頭,目中寒芒閃爍,道:「但願如此。」

以宮裡那位的薄涼,真的吃了敗仗,他的今天就是小兒的明天,不,小兒的明天會更加淒慘!

就在兩人敘話之時,外間小吏附耳說了幾句。

齊郡王麵色微動,作惱道:「還不將人請過來。」

不多時,抬眸望去,卻見進來著,一著錦袍斕衫,三十出頭,麵容儒雅,此刻緊皺的眉頭下,目光陰鷙。

而另外一人二十出頭,著武士勁裝,腰間懸著一把寶刀,身形魁梧,人高馬大,麵容粗獷,目藏神芒。

三十出頭的中年人,是忠順王的長子,其名陳泓,而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則是四川總督高仲平之子高鏞,兩人剛從四川過來。

齊郡王道:「伯父,堂兄,我就打擾了,你們慢慢敘話。」說著,給小吏使了個眼色,出了草棚。

忠順王聞言,看向自家兒子陳泓,起得身來,麵色激動的頜下胡須都微微顫抖著,喚道:「泓兒。」

自打陳泓隨著嶽父高仲平入川以來,一晃好幾年過去,除卻每年來京慶賀,父子兩人幾乎很少見麵。

當然,忠順王在京城中權重一方,瀟灑自在,也很少想起早年元配所生的王世子。陳泓麵色蒼白,眼眶含淚,近前「噗通」跪下,膝行幾步,行禮道:「父王,您受苦了,兒子來晚了。」

先前陳泓就想進京,但卻為嶽父四川總督高仲平勸阻,認為以後定有變故,故,讓其留意一番朝廷局勢。

等到六月初,果然崇平帝下了聖旨,上諭世子陳泓為忠順郡王,降等承襲忠順爵位,因恭陵一案的風波,才算徹底了結。

其實,在河南洛陽二藩被嚴厲處置後,天家為了維持表麵上宗族親睦的體麵,崇平帝的施恩示仁之舉。

首先是對衛鄭兩藩相關宗室,降爵承襲,其次就是對忠順王一脈施恩,由王世子承郡王之爵,攜家眷返京。

事實上,宗室並非謀反大罪,也不可能直接牽連所有子弟,但忠順親王的政治生命無疑是徹底終結。

忠順王連忙近前攙扶著陳泓,說道:「泓兒,快起來。」

說著,拉著陳泓在竹椅上落座。

「父王的事兒,兒子聽說了。」陳泓麵色悲戚,目帶淚光,心頭複雜。父王何其糊塗,怎麼能夠打著太上皇皇陵的主意?

忠順王歎了一口氣,道:「泓兒,一言難儘,隻是為父雖有可罪之處,但按著以往的功勞,也不至於淪落到廢為庶人的地步,說來說去,還是那上躥下跳的賈珩小兒,在聖上耳邊進著讒言,你要為我報仇才是。」

陳泓低聲道:「父王放心,我這次回來,就是要討回公道!」

高鏞也道:「伯父放心,父親也知道朝局的一些變化,深感震驚和不解。」

高仲平作為崇平帝

的得力大將,深知崇平帝即位後的雄心壯誌以及對以四王八公為主的開國勳國是什麼態度,見賈珩以寧國庶支身份,又是一介少年,竟在大漢朝堂呼風喚雨,頗為驚訝。

忠順王轉眸看向高家的三兒子,道:「賢侄有所不知,現在那賈珩小兒仗著微薄功勞,在朝堂上無法無天,聖上也被他花言巧語給蒙的五迷三道。」

陳泓皺了皺眉,疑惑問道:「父王,兒子這次過來,也打聽了不少這賈珩,年紀輕輕,怎麼就成了這一步?」

他的父親對當今聖上是有擁立之功的,不說皇陵坍塌的事兒,怎麼會吃了不少那賈珩的虧?聽府上幾位父親的側妃說,這人領著錦衣府衛到王府耀武揚威,都狂到沒邊兒了!

「這賈珩小兒,他就是一個幸進之徒,無恥之徒!他區區寧國府的普通子弟,走著你晉陽公主府的門路,用平虜兩個字,誆得聖上的看重,這才一步步從介布衣,才混到伯爵,不久前,河南立了一些微末功勞,聖上又晉了他一等伯。」忠順王冷聲說道。

說著,瞥了一眼正在認真傾聽的高鏞,心頭一動,挑撥說道:「現在為父聽你齊王堂弟說,你皇叔現在不僅要用一個少年去平虜,還想著要將鹹寧侄女嫁給他,一個幸進之徒而已。」

此言一出,原本凝眉思索的高鏞,臉色刷地陰沉如鐵,低聲道:「伯父說聖上要將鹹寧公主嫁給這賈子鈺?」

忠順王做出一時失言之狀,連忙說道:「這我也是聽說,鹹寧去了河南陪著賈珩小兒一同平叛,朝夕相處,現在鬨得滿城風雨。」

高鏞聞言,額頭青筋暴起,拳頭攥的嘎吱嘎吱直響。

高鏞天生神力,自幼習武,早些年隨父高仲平在京中時,那時僅僅十六七歲的高鏞,就一眼看中十一二歲就已亭亭玉立的鹹寧公主,為其英麗風姿心折。

後來隨著父親高仲平前往四川督鎮地方,哪怕在鎮壓四川土司的叛亂時,對鹹寧公主念念不忘,不知推辭了多少巴蜀之地名門望族對高家的攀附,一門心思就想等著尚配公主。

先前端容貴妃還提及過,高鏞之母周氏來信,提出要求娶鹹寧公主。

此刻,隨著年歲漸長,愈發將鹹寧公主視若禁臠。「伯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高鏞急聲問道。

忠順王沉吟說道:「老夫也是聽說,但這賈珩小兒已有家室,也不知宮裡聖上是怎麼想著,許是見小兒在河南立了平叛之功,就想著就賜婚,也說不定。」

高鏞臉色陰沉如水,道:「隻是內亂而已,也配著賜婚?」

平定一個中原叛亂而已,不過剿滅了一些剛剛扔下鋤頭的民夫、丁壯,竟然也能讓宮裡聖上尚配公主,簡直豈有此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觀儘風月 不夜宴 漫威世界的武神 歡迎回到輪回世界 不要對反派動手動腳! 阿姆為妻 柔情鐵血女醫 低低飛過夏天 嫁給先夫他長兄 讓你娶公主,你怎麼想株連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