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賈珩態度如此“倨傲”,王義麵色也有幾分冷,語氣自就帶著硬邦邦,道:“珩哥兒,明個兒是我父親的生兒,珩哥兒明日還請務必賞光才是。”
說著,將袖中的拜帖重重拍在小幾上,分明是帶著怒氣。
賈政見此,心頭“咯噔”一下,目光在王義與賈珩身上來回盤桓,歎了一口氣,暗道,年輕氣盛。
賈珩冷聲道:“明個兒是王節帥的生兒?恐怕抽不開身,我約了李閣老在兵部商議軍務,之後事了,還要往五城兵馬司以及果勇營處置公務,還請王家兄弟代我向王節帥示意,明日會有一份兒厚禮奉上。”
其實並非單單是針對王家,還真是有事兒,他回來也歇了兩三天了,也該坐衙視事了。
至於王子騰的生兒,可去可不去。
紅樓原著中第五十二回就有,寶玉曾如是抱怨道:“一年鬨生日,也鬨不清。”
賈珩有理由懷疑王子騰借生兒日大肆攬財,或是拉攏勢力。
再說這王義太過傲慢,全無待人接物之禮。
王義一聽此言,譏笑一聲,道:“知道珩哥兒公務繁忙,但還能忙過政務繁忙、日理萬機的內閣首輔?明兒個,五軍都督府、十二團營的將校、還有內閣的楊閣老說不得都來赴宴,唯獨珩哥兒事務繁忙?”
看著對麵那張比自家女兒大不了一二歲的年輕麵孔在和自己擺譜兒,心頭就是邪火難抑。
其實,王義不會承認,是嫉妒之火在熊熊燃燒。
賈珩才多大?
但其父王子騰親出神京相迎,最終還被拂了麵子。
當然,這也是其人心態沒有擺正。
賈珩麵色微頓,心頭思忖著。
楊國昌,他怎麼和王子騰攪合在一起?
記得這位內閣首輔,對王子騰這等武勳的態度一直很冷漠。
“是了,北疆防務漸為武英殿大學士把持,楚黨勢必要在北麵用事,而齊黨在邊事的話語權會被逐漸削弱,楊國昌為了鞏固首輔之位,肯定要尋找軍頭兒另作支撐,而王子騰許是其物色的人選之一,隻是,以這位老狐狸的手腕,會旗幟鮮明的給王子騰慶生兒?這能被滿朝文武噴死……”
見著賈珩沉默不語,王義還以為賈珩被自己震到,瞥了一眼賈珩,正待出言,耳畔卻響起一把聲音。
“送客!”
卻是此時,仆人的聲音響起。
賈珩這邊兒分明已端起茶盅。
不想和這王義多作廢話。
其實,這時代端茶送客漸成官場習俗。
王義見此,臉色鐵青,隻覺一拳轟在空處,冷哼一聲。
薛蟠在一旁瞧著,銅鈴大小的眼睛轉了轉,隱有幾分明悟。
這是鬨將起來了?
所以,究竟是王家表兄家的體麵大,還是他珩表兄的體麵大?
一時竟有些辨不清。
就在薛蟠思量之時,卻聽得外間一個小廝,站在廊下道:“珩大爺,宮裡皇後娘娘打發了人來傳口諭了。”
內廳中的眾人都是一怔。
賈珩凝了凝眉,起身,問道:“有沒有說是哪位公公?”
暗道,皇後娘娘打發人來傳口諭,難道是夏守忠?這位老太監,可是貪財如命,直接勒索錢財。
那仆人應著,轉身連忙去了。
過了有一會兒,一個婆子麵上喜氣洋洋,進來報信說道:“是西府的大姑娘,帶著兩位女官還有宮裡的公公,領著皇後的口諭,說是明個兒,請珩大爺去宮裡赴宴呢。”
因是口諭,傳諭流程倒也沒有多麼嚴格,元春進來之時,因都帶著女官,就呆在馬車之上,簡單敘說口諭內容,便於賈府清理閒雜人等。
否則,皇後宮裡的女使讓人瞧見,也不大妥當。
王義:“???”
薛蟠麵頰潮紅,驚聲道:“宮裡的皇後娘娘,怎麼會請珩大哥赴宴?”
賈珩聞言,麵色微怔,暗道,元春,她這時候怎麼出宮了?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乜了眼一旁臉色變幻,呆立原地的王義。
冷哼一聲,倒也不理王義,轉而看向一臉震驚之色的賈政,輕聲道:“政老爺,元春姐姐出宮傳口諭,也是順道兒回家探親,這應是皇後娘娘的恩典。”
在他想來,宋皇後以此施恩,多半是因魏王陳然之事而投桃報李。
賈政心緒五味雜陳,竟覺鼻頭一酸,連連道:“好好,好啊,這真是天大的恩典啊。”
作為人父,骨肉分離,倏忽幾載,如今重逢,心頭悲喜交集。
賈珩轉過頭吩咐那婆子,多喚一些嬤嬤和丫鬟,隨著自己去迎元春。
回頭看向王義,皺眉沉喝道:“如無他事,閣下還是先回罷,來人,送客!”
這等惡客,沒有亂棍打出去,已是給賈政麵子了!
王義臉色一頓,怔怔看著對麵的少年,嘴唇翕動,想要說些什麼,但對上那一雙冰冷的目光,竟生出一股怯懼,咬了咬牙,在兩個仆人的“請吧”的聲音中,一甩袖子,灰溜溜而去。
薛蟠見著這一幕,瞪成銅鈴的眼睛閃了閃,隱隱明白了什麼。
此刻,不僅是賈珩得了信,就連西府榮慶堂中的賈母、王夫人、薛姨媽、李紈、鳳姐也聽到稟告。
榮慶堂中,正自聽著王義媳婦兒凡爾賽的賈母,已然喜不自禁,竟是從羅漢床上坐起,歡喜道:“現在人在哪兒呢?”
林之孝家的笑道:“大姑娘現在東府呢。”
王夫人喜極而泣道:“真真是大恩典了,她一去好幾年,我們娘倆兒攏共也沒見著幾麵,可算是回來看看來了。”
林之孝家的笑道:“聽說是傳了皇後娘娘的口諭,讓珩大爺入宮赴宴呢。”
賈母笑道:“還是因為珩哥兒,你們聽聽,皇後娘娘請著入宮赴宴,這是多大的體麵。”
李氏、王夫人:“……”
薛姨媽聞言,白淨的臉蛋兒上笑意流溢,眼角的魚尾紋跳了跳,轉頭看向一旁的寶釵,卻見自家女兒微笑不語,杏眸隱見思索之色。
賈母笑道:“鴛鴦,快攙著我過去。”
然後看向迎春、探春、寶釵、湘雲、寶玉,笑道:“都過去,見見你元春姐姐。”
一時間,眾人都是麵帶喜色,紛紛離座起身,準備前往東府。
就在這時,又有婆子跑過來說道:“老太太,珩大爺說不必過來奔波,待東府那邊兒傳了口諭,隨著大姑娘過來,一同用飯。”
賈母聞言,點了點頭,笑道:“鴛鴦,快吩咐後廚,準備午飯。”
鴛鴦笑著應是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