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坐下的許紹真、慧通和尚也是起身,出言勸說著。
齊王道:“息怒,息怒,可孤現在怎麼辦?再不夠就要當褲子了!典賣金銀首飾、家具陳設,此舉有辱皇家體麵,必將觸怒父皇,斷不可取!”
幾人聞言,都是愁雲慘淡。
齊王妃向氏顰了顰秀眉,粉唇翕動,說道:“王爺,不若臣妾回趟娘家,這些年托王爺的福,家裡也整治了不少營生,若是折賣一些……”
齊王眉頭緊皺,打斷道:“你家裡能出多少銀子?就算變賣家資,也不過十來萬兩,杯水車薪!”
他這些年從三河幫得到的利銀分紅,都投入了培植羽翼、拉攏手下當中,一時間不讓變賣家私,還真的拿不出五百萬兩。
許紹真麵色遲疑了下,說道:“王爺,許某這裡有一計,不知當說不當說。”
齊王正在煩悶中,也沒有這般多客氣,道:“說。”
許紹真默然下,說道:“王爺,自蘭台寺大夫林如海至揚州巡鹽以來,對私鹽打擊甚厲,揚州鹽商人心惶惶,無所適從,彼等想要尋人庇佑,最近有不少在神京滯留,王爺是不是見見他們?”
“鹽商?這幫人可是富的流油,許先生,他們怎麼求托到你門下?”齊王臉上的怒色漸漸消散,目光期冀,問道。
竇榮也是道:“鹽鐵之利,古今皆知。”
見齊王以及竇榮反應,許紹真心頭也有幾分得意,笑了笑道:“王爺,小的在幾年未入王府前,走南闖北,三教九流無所不交,與揚州鹽商的黃家家主,就有過數麵之緣,這位黃家家主最是樂善好施不過。”
許紹真曾為算命先生,遊曆過大江南北,其人能說會道,自是交遊廣闊。
齊王眼前一亮,道:“許先生,這些鹽商能解決這幾百萬兩的缺口?”
許紹真笑了笑,道:“彼等家貲豪富,二百萬兩,不過九牛一毛,隻是王爺,重金於人,必有所求,王爺要見不見他們?”
齊王聞言,心頭大喜,迫不及待問道:“他們人在哪兒?”
“就在徽商會館中,本來不敢冒昧打擾王爺,故而托小的代為遞話,王爺若是要見他們,我可和他們說一聲,待晚上,親至府上拜訪。”許紹真輕笑了下,說道。
齊王聞言,點了點頭,麵色愈見欣然,想了想,笑道:“許先生,那你和他們說,讓他們從西角門過來。”
“王爺放心。”許紹真聞言就是應了,就起身興衝衝去知會鹽商。
待許紹真離去,齊王心頭的愁悶散去許多,轉頭看向王妃向氏,溫聲道:“王妃,本王和竇先生、和慧通大師進去商議下要事。”
見齊王麵色好看許多,王妃向氏眉眼間憂色稍去,螓首點了點,溫婉一笑,柔聲道:“王爺,待會兒莫要忘了用午飯才是。”
齊王笑道:“不會忘的。”
王妃向氏笑了笑,然後領著婢女出了書房。
待向氏離去,齊王也領著竇榮、慧通大師進入密室,甫一進密室,齊王就問道:“竇先生,你說這鹽商來者何意?”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他方才急切著答應下來,自是白送上門的銀子……不要白不要!
竇榮麵現思索,說道:“王爺,此事,天影前日稟告過,巡鹽禦史林如海,似有革鹽法之弊,整頓鹽務之心,這些鹽商估計是坐不住了。”
齊王凝了凝眉,隱隱覺得林如海這名字十分熟悉,疑惑道:“林如海是?”
竇榮解釋道:“林如海是隆治年間的探花,原也是列侯世家,不過傳至五代,其人娶得是榮國府的千金小姐,現至揚州巡鹽都有好幾載了,此人想要革鹽法之弊,隻怕……”
“賈家?!”齊王聞言,卻是怒目圓睜,額頭青筋直跳,恨恨道:“原來是賈家的人!本王落到現在這步田地,都是拜賈珩小兒所賜,本王與賈家勢不兩立!”
還有一樁難以啟齒的暗恨在心頭,宮門之前,賈珩小兒以天子劍威嚇於他。
亂臣賊子,奇恥大辱!
見齊王怒不可遏,竇榮苦笑道:“王爺,金陵四大家,賈史王薛,同氣連枝,不可撼動,隻怕王爺要向賈家尋仇,需得從長計議。”
“什麼四大家族,不過是一群酒囊飯袋!現在除了一個王子騰和這賈珩,還有何人在朝廷掌權用事?”齊王冷笑說著,目中厲芒閃爍,道:“況他們四大家的仇家也不少,尤其是寧國府,孤都聽說了,賈珩小兒和戶部的梁侍郎勢如水火,內閣楊閣老也看不慣這廝,就連他們賈家的親朋故舊,也不大瞧得上這等幸進小人,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這裡完全有可乘之機!”
齊王之前就在戶部做事,自是在戶部有著不少通風報信的眼線。
對近些時日的朝局變幻,洞若觀火。
竇榮皺了皺眉,歎了一口氣,說道:“王爺,戶部那邊兒,現在可挑不著人家毛病,說不得還要求著賈雲麾,畢竟人家剛剛發了一筆橫財,至於賈家的親朋故舊,隻要這賈珩為賈族族長日久,他們再是瞧不上,也是要給幾分薄麵的,王爺,現在一動不如一靜,宮裡都盯著呢。”
齊王聞言,情知竇榮所言在理,心頭難免有些煩躁,道理很簡單,這不是安慰人的語言。
齊王冷聲道:“這小兒,本王就不信他能一直猖狂下去,多行不義必自斃!”
竇榮忍耐著心頭的一抹異樣,也看出齊王心頭的煩悶,雖然覺得齊王對賈珩的憤恨淹沒了理智,但也不好一直唱反調,說道:“王爺所言甚是,賈珩此人,不知進退,什麼人都得罪,總有一日,會為眾矢之的!”
齊王聞言,麵色稍霽,道:“對,就是眾矢之的!孤早就聽說忠順老王爺也與賈家有嫌隙,一直找不著機會炮製他們,等本王解了禁足,就去拜訪拜訪伯父。”
竇榮聞言,麵色微變,說道:“王爺萬萬不可拜訪忠順王爺,如果想尋忠順王爺,可等這批銀子湊夠,忠順老王爺掌著內務府,接洽之時,王爺再伺機探探老王爺的口風。”
提及銀子,齊王就有些肉痛,無奈說道:“是這個理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