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伴隨著這個名字成型,原本聖潔的光輝微弱少許,有著聖杯三騎士稱呼的【加拉哈德】、【鮑斯】和【帕西瓦爾】的力量屬性也是開始出現一定的變化。
‘果然,無論是在我前世,還是在太一化身那一方天地,圓桌騎士的概念都是一神教和本土神話交織後的產物,雖然一神教對於本土神話的影響極大,但二者嚴格意義上來講,終究是兩個神係,當我強化另一個神係的概念時,同聖座類似的一神教的力量自然會消退。雖然受限於真理權柄,無法完全抹去,但影響顯然小了不少。’
看著自己的成果,彌羅頗為滿意,期間他又是將【銀臂努阿達】的概念和理想相結合,全麵強化其對應的神係力量。
說起來【銀臂努阿達】所在的凱爾特神係也是倒黴,本身力量不算強大,在奧丁主持諸神隱退,放任一神教發展的過程中,失去凱爾特神係諸神庇護的教派直接被一神教覆滅,並且因為其傳承喜歡口耳相傳的特殊性,導致了凱爾特神係後來能夠流傳於世還是歸功於一神教。
並且因為一神教的大力影響,這部分流傳下來的典籍內容或多或少都有著一神教的痕跡,例如【加拉哈德】、【鮑斯】和【帕西瓦爾】這三位騎士。
並且,凱爾特神係因為自身力量的薄弱,但彌羅進入那方天地,執掌大權之後,整個神係基本都崩潰了,剩下的主神基本墮落成邪神,並且還是那種墮落得相當徹底,都找不回原本的力量。
因此,彌羅有心引導之下,也未曾凝聚出什麼強力的名字,並且大多數都隻是從六品或者正六品,力量的強勁程度還不如【騎士王】下屬的圓桌騎士。
但這也契合凱爾特神係流傳下來神話中,諸神和人類達成了協議,諸神隱退到彼岸進行永不結束的宴會,而人類通知大地之上的領域。
因此,這些神祇的名字,對於彌羅而言,作用更多是強化凱爾特神係的力量,進而帶動【圓桌騎士團】的力量,對聖杯三騎士和命運之槍中關於一神教的力量進行壓製,減少那類似於聖座光輝的力量在彌羅寶卷之中的力量占比。
當然,因為凱爾特神係流傳下來的傳說並沒有明確諸神宴會的彼岸位置,以及理想鄉概念在此神係之中的特殊地位,昔日源自於【小王子】的理想鄉也成了凱爾特神係的神域所在地,為彌羅增加了一個新的,由凱爾特神係組成的正五品名字。
原本凝聚了童話概念的理想鄉的力量得到了再一次的強化,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而在彌羅這邊對寶卷內名字進行一次次的修改和強化的同時,食仙翁也是想到了新的烹飪方法,他開始新一輪的烹飪,並且這一次他讓彌羅來幫助自己,讓他直接參與後續的烹飪工作。
對於一位外人執掌這等大權,成為宴會菜品的主持人之一,無論是食仙翁的弟子,還是下方處理食材的諸位食神沒有任何一個有意見。
對於他們而言,對於食仙翁那些自行突破,飛升而上的弟子,都聽聞過彌羅的能力,清楚他的神通,而對於那些烹飪一道的神祇而言,彌羅就是最好的靈感,特彆是他先前觀察彌羅寶卷,對其進行修改的時候,無意間流露出的一些氣機,更是讓這些神祇推算出了不少新的菜品。
一個能夠幫助食仙翁點出缺陷,還能給人無窮靈感的存在,其魅力足夠讓在場所有烹飪一道的神祇沉淪和癡迷。
用其中一位神祇的話來講,比起嫉妒彌羅成為主廚之一,還不如多看兩眼,最好是從他無意間流露出來的氣息之中再感悟一兩道同函夏有明顯區彆的菜品來,若是能夠得到他的指點,或者他前來詢問自己一些處理食材的方法,那更是極致的享受,絲毫不比完成一道頂尖的大菜差。
而彌羅的表現,也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後續菜品的研發和完善。
需對隱藏在深處,過去需要數百次嘗試才有可能發現的問題,彌羅總是能夠一眼看出;一些食仙翁都無法察覺到的些微缺陷,彌羅也是能夠有所察覺;再加上彌羅能夠記錄下每一道菜品的味道,以及同一道菜品不同時間製作的細微差彆,對於食仙翁後續處理更是有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
什麼時候做什麼菜,什麼時候上什麼菜,什麼時候進行食材的處理,都是有了更加規範,且契合道理的處理方式。
作為將祭祀視作是烹飪的源頭的食仙翁也是借此,創造出了數項屬於烹飪體係的祭祀科儀。
彌羅也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之中,對於力量的分配、重組和再次構建有了新的想法,同時也是借助這種構建的手段,對於寶卷內一些外道名字進行再次梳理。
例如北歐神係和奧林匹斯神係的諸神名字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在此凝聚而出,這些神祇的名字絕大多數處在正六品,少部分能夠跨入從五品的行列,但配合彌羅花費數年時間一點點在太乙境下逐步搭建的神域,也是構建了一些正五品,甚至從四品的神係名字。
而這些名字又或多或少和一神教的誕生有一定的淵源,經過彌羅的處理和分化,進一步的撕裂了一神教留在寶卷內的殘留概念,將其回歸於各個神係名字下屬,讓寶卷內聖潔光輝的痕跡變得微乎其微,到了難以察覺的程度。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大多是真理權柄影響的結果,雖然還能進行削弱,但需要花費的時間恐怕要更多,除非我能夠徹底將外道諸神的名字,納入我現有體係的大循環之中。’
彌羅暗暗思索,不由看向邊上的食仙翁,這位函夏烹飪一道的頂尖大能,此時也在思考屬於帝君壽宴的專屬祭祀科儀。
“該死,這也不行,現存的同帝君有關的宴席科儀實在是太少了,最契合我們這次行動的莫過於當年由函夏萬民家家戶戶出菜,以十二萬九千六百道菜品構建而成的一元天宴。隻是那一元宴乃是萬民之宴,核心在於萬民齊心,什麼時候做什麼菜,什麼時候上菜,這些都不重要,根本不具有參考性。”
食仙翁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顯得有些煩躁,而在他的身前,則是三百六十五道菜品。
這三百六十五道菜品每一道都非同小可,食仙翁昔日封神之作,以函夏十二州各地特色為基礎,搭配一百零八種烹飪手法,製作出三百六十片口味各異的龍鱗,拚接成帝君龍身形象,再加上龍爪、龍首、龍尾、龍角和龍須五道糕點的函夏真龍圖,也隻是這三百六十五道菜品之一,還不是其中最頂尖的那一道。
其餘三百六十四道菜品的規格和味道比起函夏真龍圖或許有高有低,但依靠超乎常人想象的食材,就品質而言,皆不遜於函夏真龍圖。
可以說,這已經不是三百六十五道菜,而是集合函夏內外烹飪一道的大成之作,隻要再加上一個適合的科儀,便是一場不遜色一元天宴的至高宴席。
但如何製作這三百六十五道菜,以及製作菜品前處理數以萬計食材的節奏,卻又是一個非常繁瑣且難以推算的問題,這也是食仙翁現在苦惱的問題。
“我總不能將這三百六十五道菜所有可能性全部嘗試一次吧。就算我有那精力,食材也跟不上啊!”
食仙翁想到這裡,又是狠狠地抓了抓腦袋,顯得非常暴躁。
對此,彌羅也隻能在心中不斷嘗試推演,卻又因為食材內部分高位力量,以及後續力量交織的複雜性質和龐大性質而不得不停手。
抱歉,低估了這段劇情,晚了二十多分鐘。然後聲明一下,文中部分烹飪的理念源自於網絡資料,大家看看就好。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