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明和楊老太君見狀,眼睛一亮,都是猜出了函夏先輩放任這幾個半神進入函夏的原因。
‘上好的冥土材料啊!’
這個念頭一起,二者看向剩下三位半神分神的眼神都變了,蛛母、鋼鐵修女和欲望魔女也是知曉不對,她們也是驚訝的發現自己先前竟然沒有絲毫懷疑此舉的不對。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心中冷汗直冒,這是被人乾擾了感知,影響了認知,進而做出的錯誤判斷。
‘可我是什麼時候被乾擾的?’
早在五百年前就和憎恨之影一起在函夏布局的蛛母心中最是恐懼,她不敢想象此時此刻,自己的所思所想到底有多少是源自於自身,又有多少是源自於外界的乾擾。
可讓她就此認命,她又是有所不甘。
‘我得不到,你們也不要想要獲得完整的力量。’
蛛母操控著半人半蜘蛛的魔物,向著奈何橋的方向衝去,她操控的屍體本就有著出入陰世的能力,哪怕楊老太君有意阻攔,也是隻來得及淩空給她兩下,便被其跳出戰圈,避開彌羅的攔截,來到奈何橋前。
蛛母麵目猙獰,操控的魔物身上浮現出一道道虛幻的蜘蛛影子,這些蛛影內蘊含著濃鬱的怨氣、陰氣、死氣、邪氣、戾氣和煞氣,諸多負麵氣息,又是在煉獄力量下,化作更加扭曲的力量,宛如一灘爛泥,試圖汙染奈何橋。
她這一舉動,還未讓彌羅幾人震怒,已經驚動了楊家曆代先祖,以及奈何橋上的諸多英靈。
他們的力量同時彙聚到【閻王爺】的身上,操控著這尊此地最強大的鬼神一步跨出,來到蛛母麵前,伸手一抓,無視蛛母施展的諸多秘術,直接將那怪物的頭擰了下來,而後腳下烈火焚燒,將蛛母燒成灰燼,留下的本源注入冥土,道則法理則是被彌羅拷貝了一份。
隨後,【閻王爺】在楊家先祖和諸位英靈的操控下,將試圖逃離的兩位半神一起抓了回去,於奈河橋下斬殺,讓冥土周圍的黑水更加泛濫。
腐敗、寒冷、扭曲、痛苦等等負麵能量,逐漸占據了奈河橋下黑水的主體。
至於那個被彌羅困住的屍魔,【閻王爺】先前經過的時候,停頓了一下,抬起手似乎想要一起帶走,但看著【太乙普濟慈尊】不斷揮舞柳枝,洗滌氣息,還是選擇了交給彌羅處理。
隻是這屍魔內,萬千殘魂早就在五百年的折磨之中失去了理智,此刻的彌羅若是想要單純的淨化一個,必然會引起其他殘魂的乾擾,而想要淨化所有,又有可能傷及到部分脆弱的殘魂。
看了許久,彌羅最終對著屍魔伸出手,握住其中一隻手,任由其上的腐敗血肉汙染自己的氣息。
金光緩緩落下,甘露洗去手臂上的渾濁和汙穢,彌羅緩緩用力,將一個殘魂拉了出來。
而後彌羅再次伸手,邊上的王曦明和楊老太君見狀,也微微低頭,而後轉頭去清理其餘從冥土之中爬出來的怪物,以他們的本源,渾厚此方冥土的根基。
彌羅一次次伸手,將一個個殘魂拉出,而後讓【太乙普濟慈尊】,交給前來的黑白無常。
伴隨著這些亡魂的回歸,奈何橋也是沾染上了古樸的氣息,看上去變得有些老舊,一個個鬼影在越發具體,越發逼真的黑白無常虛影帶領下,向著橋的另一邊走去。
每帶走一位,黑白無常身上的無常道則法理便清晰一絲,同樣不斷強化的還有文武判官、牛頭馬麵等等鬼神虛影。
而比起這些鬼神變化更大的,則是楊家祖祠,原本的磚木結構,化作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城池。
先前還隻是略微凸起的地勢,現在更是化作了一座小山,城池依托山體,儘展森嚴、肅穆、酷厲等等氣息。城池內部又有幡旗獵獵作響,白紙漫天飄飛,純粹的鬼氣環繞在城池上方,彙聚於【閻王爺】的身邊,不斷鞏固森嚴的陰世規矩。
彌羅的雙手腐爛又重生,氣息變得渾濁又恢複純粹,如此反複數十次之後,屍魔最外圍的殘魂總算被彌羅救贖,而這個時候,彌羅也是更清晰的把握住屍魔的本質,能夠一次性拉扯出多個殘魂,運氣好的時候,甚至能一次性拉出十數個。
救贖速度越來越快,彌羅手臂腐爛的速度卻越來越慢,在救援的過程之中,他也逐漸把握住些許承擔和救贖的理念。有趣的是,彌羅對於承擔、擔負的理解,還在救贖之上,而他的法相也是逐漸將這些感悟和理念彙總,配合不斷強大冥土帶來的反饋,凝聚出了一個新的側麵——赦罪慈尊相。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側麵,對應的是彌羅功德和救贖的理念。
說是赦罪,其實是其此刻承擔萬千亡魂痛苦,救贖他等的情感,配合【太乙普濟慈尊】這一名字的本質,加上諸多被救贖的殘魂,屍骸構建的奈何橋,以及整個冥土力量的反饋所至。
其權利也是更傾向於針對救度亡魂,承擔亡魂身上沾染的罪孽和負麵力量,而根據彌羅自身的理解,此法相側麵應該還有代替他人承受天地責罰的能力。
‘名為赦罪,但具體能力我怎麼覺得更接近於替罪羊啊……’
彌羅感受到自家法相的變化,心中不由暗暗搖頭,不過他也不介意,這一側麵的成型,讓他救援的速度更加迅速。
【太乙普濟慈尊】虛影融入彌羅法相之中,這是一位身顯九色霞光,手持金燈,為屍魔之中的萬千殘魂照徹道路。
每當有一位殘魂走出,法相手中金燈便會暗淡些許,原本金黃色的燈盞上也是多出一道細微的暗金色紋路,密密麻麻的構成一篇指向彌羅的赦罪神咒。
邊上看著一切的楊老太君既是感慨,又是有些無奈,她看向邊上的王曦明輕笑道:‘我算是明白諸神宮的那群家夥,為什麼會盯上彌羅。他這天賦,不去走神道,真的可惜了。’
王曦明卻搖了搖頭:‘當年太嶽山神也是有機會做到這一幕,但他最後卻因為職責,不敢冒險。若彌羅真的走了神道,未必會像現在這樣救度亡魂。’
‘也是。’
楊老太君聞言,點了點頭,而後輕聲道:‘不過今日之後,我幽州大半氣數都要彙聚到彌羅的身上了吧。’
ps:不好拆,就拚在一起發了,四千字算是完成了今天更新,晚上應該有加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然後文中的京觀指的是聚屍封土成高塚的那種,不是單純的人頭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