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由於官道異常曲折的緣故,從京城到長沙府,大約三千五百多裡地。
也就是說,帶著兵馬行軍的玉柱,最快也要走三個月,才能抵達長沙府城。
沒辦法,剛剛過了正月十五不久,大運河依舊處於封凍狀態,既無法運兵,亦無法運糧,隻能靠車馬和雙腿行軍了。
出了直隸之後,玉柱就不再坐八抬大轎,而改為乘坐馬車。
按製,三品以上的京官出京,才有資格乘坐八抬大轎。
玉柱以從二品內閣學士的本官,出任偏沅巡撫,妥妥的紅頂子二品大員,理所當然的應坐八抬大轎。
因軍情緊急,沿途的迎來送往,玉柱大多婉言謝絕了。
隻是,按照對等接待的官場潛規則,玉柱這個巡撫,親自帶兵過境,各省的巡撫都要出城相迎,並設宴款待他。
否則,便是嚴重失禮的行徑,為整個官場所不恥。
至於,各地的總督,因主要製軍的緣故。如果重視玉柱,總督可以親自出麵款待他。當然了,如果看不起玉柱,也完全故意裝傻的不接待他。
巡撫,一般被尊稱為,撫台、撫院或撫軍。
因玉柱的加銜之中,有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的名目,亦可被稱為中丞,取古之禦史中丞之美名也!
康熙朝的巡撫,一般情況下,漢臣幾乎不加提督軍務銜。一般的滿臣,也隻加節製總鎮的權限。
總鎮,即總兵也。
眾所周知,大清在各省的綠營最高長官為提督,而不是總兵。
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各省的總兵,要受巡撫和綠營提督的雙重管轄,這就很容易互相扯皮了。
直到雍正登基後,巡撫的兼銜才有了標準的規範。
玉柱是老皇帝信得過的旗下大貴族,所以,他的兼銜,可謂是全套的豪華升級版,讓人異常之眼紅。
更可怕的是,玉柱拿著康熙親授的遏必隆刀。
大清朝,並無尚方寶劍的概念。
各省的巡撫,也都是利用王命旗牌來殺人。
但是,王命旗牌的缺點是,緊急情況下,隻能殺中下級的文官和軍官。
而玉柱手裡的遏必隆刀,就可以直接砍下一鎮之總兵的腦袋了!
玉柱帶兵南下的途中,直隸總督因為身份特殊的緣故,並沒有接待玉柱。
經過開封府的時候,河南巡撫倒是很熱情的款待了玉柱。
到了武昌府的時候,湖廣巡撫劉殿衡很敷衍的請玉柱吃了頓便飯,竟再沒露過麵。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湖廣總督鄂海,卻十分熱情的接待了玉柱。
鄂海,姓溫都氏,鑲白旗滿洲,原為陝西巡撫,因籌備糧餉之功,被康熙擢為湖廣總督。
按照大清的規矩,總督主要管軍,巡撫主要撫民。
湖廣總督,正好也可以節製玉柱轄區內的所有綠營兵馬。
原本,玉柱還有些擔心,鄂海會在暗中掣肘。
隻是,見麵之後,鄂海卻說“偏沅軍務,均由吾弟轄之,愚兄不為遙製也。”
玉柱那可是地道的明白人,聞弦歌而知雅意。
鄂海的意思,翻譯成大白話,也就是,貴省的軍務,由你玉巡撫全權負責。打勝了,都是你的功勞。
若是打輸了,也彆攀扯我鄂某人。
隻是,這種場麵話,對於玉柱這種老油條來說,也就是姑妄聽之罷了。
因為,鄂海的老底子,玉柱一清二楚。
玉柱擔任步軍統領這麼久的時間,絕不是吃乾飯的。
溫都·鄂海,老八的門下也。
官場上的詭譎之處,就在於,表麵上對你很親熱的官僚,很可能是隱藏在暗處,隨時準備對你捅刀子的敵人。
與此相反,表麵上,不怎麼搭理玉柱的湖廣巡撫劉殿衡,卻是老七的門下。
老七和玉柱的關係,雖然不像老五那麼的親密。
但是,玉柱的心裡也有一杆秤,真到了關鍵時刻,劉殿衡才是可以幫忙的強大助力。
話又說回來了,正因為打算暗中相助,劉殿衡才故意公開疏遠了玉柱,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老七這個人,天生殘疾,一腿長,一腿短,早早的就遠離了大位。
站在老七的立場上,隻要他老實本分,不惹事端,無論哪個兄弟將來當了皇帝,都不至於對他太過於苛求。
這人呐,最怕的就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實力,找不準未來的大方向。
剛過了蒲圻縣,玉柱就接到了快馬來報,湖南布政使、湖南按察使及湖南綠營提督,率領文武諸官,已經等候在了省界處。
嗯,省界相迎,乃是下級官員們,對於玉柱的最高禮遇也!
由此可見,隻要是當官的,人人都想做封疆大吏,也就絲毫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