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柱兒靠譜_騙了康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騙了康熙 > 第493章 柱兒靠譜

第493章 柱兒靠譜(2 / 2)

普通人家的長輩中了風,怎麼可能有人一直幫著康複活動呢?

康熙是天下至尊,宮裡有好幾千名太監,足夠他使喚的了。

登上肩輿後,康熙招手把玉柱叫到身旁,不容置疑的吩咐道“以後,肩輿的右邊,就是你的位置了。”

“嗻。”玉柱趕緊跪下謝了恩。

“起駕!”伴隨著趙昌的一聲吆喝,壯力太監們抬起了肩輿,朝著乾清門前走去。

實際上,從乾清宮到乾清門,也就是很短的一段路而已。

但是,天子的威儀,必須確保。

玉柱已經不是南書房大臣了,皇帝不問他,無資格主動插嘴國家大事。

所以,他隻是默默的站在老皇帝的身側,仔細的傾聽著重臣們的發言。

功夫都在詩外。

彆看隻能聽,不能說話。若是老皇帝突然問起,總不能尷尬的說,不好意思走神了,沒聽清楚吧?

小農經濟時代的朝廷大事,大多和銀子有關。

歸根到底,就是三件大事每年收上多少賦稅,又要固定花掉多少銀子,戶部存銀幾何?

自從玉柱掌管了崇文門之後,康熙基本上不缺錢花了。

隻是,若是想再修宮室,那就需要大沽口那邊征收的關稅來補貼了。

大沽口的關稅,每月都在增加。

康熙不太明白其中的道道,玉柱卻是心裡有數的。

大沽口碼頭,是整個北方,距離京城最近的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

京城,在當時,肯定是全國最具有消費力的城市。

而且消費物品的流行傳播,肯定是從京城開始,一年後才到北方的縣城。

這年頭,什麼生意最好做?

玉柱笑而不語,看看廣州十三行的暴發程度,也就知道了。

隻是,和廣州十三行不同的是,大沽口碼頭的收益,全部都是康熙的私房錢。

就性質而言,這不是產權明確的央企,哪什麼是央企?

今天,各地都有報災的奏折。但是,老四卻說,戶部三庫沒錢花了。

玉柱依舊是戶部左侍郎,他自然很明白,老四這是惦記上了天子南庫啊。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大沽口碼頭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日進鬥金,手頭錢緊的老四,早就眼紅了。

康熙也是老江湖了,他豈能不知道老四的小心思?

“老四,想借銀子,可以,什麼時候還啊?”康熙頗有種揚眉吐氣的爽感。

大沽口碼頭建成之前,老皇帝即使想修個小宮殿,戶部也總說沒錢。

現在好了,天子的私庫裡,有的是錢,根本不需要動用戶部的庫銀。

不僅如此,現在的戶部總是打著缺錢花的幌子,惦記著掏空了老皇帝的私庫。

“汗阿瑪,等來年的賦稅收上來了,再慢慢的還給您吧。”老四耍了個花槍,故意不提何時還錢,這顯然是想吞了老皇帝的私房錢。

“玉柱,你是戶部左侍郎,你說說看,言而無信的事情做多了,朕還能相信麼?”老皇帝的心裡很得意,戶部的老摳們,你們也有看朕臉色的今天呀?

怎麼說呢,幾千年以來,小農社會的經濟框架決定了,量出為入,略有盈餘,必然是戶部的既定的方針。

沒錯,不是嘴巴上所說的量入為出,而是量出為入。

也就是說,今年朝廷要花多少銀子,各省就必須齊心協力的收多少銀子上來。

地方官們,包括巡撫在內,最主要的考核指標,就是收了多少的糧食和賦稅上來。

隻是,在老四大力推行攤丁入畝之前,朝廷收上來的錢糧,其實是日益減少的。

因為,官紳們不納糧,不交稅。

自耕農的負擔過重,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將土地投充到官紳的名下,以減輕各種苛捐雜稅的負擔。

這就和三國末期統計的戶籍人口一樣,那隻是朝廷掌握的稅基罷了。

大量的農民和土地都掌握在各地的豪強手上,隱匿的人和地,朝廷是收不到半文錢的。

既然老皇帝問了,玉柱自然必須回答了。

玉柱仰起臉,微微一笑,說“戶部三庫暫時有困難,不敢定還銀子的時間,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本金暫時不還,利息總要給的吧?汗阿瑪,臣兒以為,不如就暫定利息每年為百分之五,下次借錢的時候,必須償還以前借款的所有利息。”

老皇帝仔細一琢磨,眼前不由一亮,他的私房錢就是唐僧肉,戶部借了白借,借了就想賴帳,長此以往,怎麼可以呢?

前息不清,後帳不借,這就是玉柱出的高招。

說白了,就是反過來的國債理論罷了。

老四本想打秋風的,當場傻了眼。

老皇帝不由心下大樂,當眾笑道“缺錢花,找玉柱。”

(s三更送上了,月票距離8300張,還差很遠啊。我真的很累了,已經碼了12000字,淩晨還有第四更,那就是15000字了,吼吼,票票快點砸。)


最新小说: 綜漫:從問題少年到根源魔法師 無限地獄:被拘捕的靈魂 隨風遺留 成吉思汗的秘密 開局喜歡上清冷師尊,怎麼辦? 三角洲:保底必出紅,全球破防了 全民禦獸:從黑晶蛇開始成神 幻想者名單之浩月當空 重生1988:逆襲人生從寵妻開始 星鐵:小判官身邊的傀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