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呢,非必要的情況下,不會插嘴任何的政務。
老皇帝被吵得有些心煩了,就擺了擺手,說“跪安吧。”
“嗻。”
玉柱正跟在蕭永藻的身後,打算出宮回戶部,老皇帝突然發了話,“玉柱留下。”
蕭永藻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心說,這小子彆看丟了兵權,聖卷卻一直不衰呀。
玉柱陪著老皇帝進了內書房,老皇帝坐穩之後,忽然眼圈一紅,顫聲道“朕又失去了一個親人。”
沒等玉柱反應過來,老皇帝忽然抬手抹了把眼眶,哽咽道“九弟,他圓寂了。”
哦,玉柱這才恍然大悟,順治私生的那個兒子,出家於五台山的難定大和尚,圓寂了。
玉柱趕緊摸出右邊袖口內的帕子,輕輕的在眼眶上一抹,淚水立時流了下來。
老皇帝都悲傷了,玉柱敢不哭麼?
君臣二人,相對哭了一陣子。
等老皇帝收了淚,玉柱這才紅著眼圈說“汗阿瑪,臣兒以為,應派重臣前去五台山,處置難定大師的一應後事。”
老皇帝點點頭,歎息道“朕已經想好了,就派你和老十二一起去吧。”
“嗻。”康熙死了唯一健在的弟弟,玉柱也沒敢討價還價,答應得異常痛快。
當天,宮裡便下了旨意,命玉柱為正使,老十二為副使,一起去五台山祭奠佛祖。
出京去五台山的路上,老十二瞥了眼馬車外的圖理琛,冷笑道“你我都來了,還派了這麼個玩意兒,跟著一起來,真惡心。”
玉柱澹澹的一笑,沒搭理老十二的抱怨。
老十二可比老十三幸運多了。
老十三參與了太子起兵謀反的事之後,就被康麻子徹底的厭棄了。
玉柱曾經親耳聽老皇帝說過,隻當沒有老十三那個兒子了。
彆看老十二總是吃席,他至少有個貝子爵位,經常還可以替老皇帝辦點雜差。
所謂雜差,就是上不得台麵,但又很重要的那種差事。
比如說,宮裡死了幾個太監或是宮女,善後處理的事宜,一般情況下,都由老十二去處置了。
見玉柱沒有吱聲,老十二也知道他的嘴巴極嚴,就又抱怨說“老十四也就是嘴巴上會帶兵,實戰經驗全無,彆說與你相提並論了,連我都不如。”
這話就很是不中聽了,玉柱抬眼看了看老十二,歎息道“十二哥,你呀,就是太心急了。你當年若不是暴露了啥,汗阿瑪也不至於如此啊。”
聽出了玉柱的若有所指,老十二不禁老臉一紅。
當年的事兒,玉柱那時還小,肯定不可能知道內情。
老十二心裡是明白的,其實是,他和生母的對話,被康熙在無意中聽到了。
真論出身,德妃、良妃和老十二的生母萬琉哈氏,都是上三旗包衣的宮女出身,大家的地位大致相等。
太子被拉下馬後,老十二原本以為,他也有機會靠近大寶。
誰曾想,老皇帝卻一如既往的安排他負責吃席之事,老十二的心裡簡直要涼透了啊!
玉柱心裡很明白,老十二一直想拉他上賊船。
可問題是,老十二不僅年紀太大了,而且,也是個心狠手毒之輩。
玉柱若是扶持老十二上了位,隻怕是,從登位的那天起,就惦記著要除掉玉柱了吧?
以玉柱對老十二的了解程度,本質上,老十二和老四屬於是同類人。
隻不過,老四更加的狡猾,更加的擅長隱忍,以及更加的心狠手毒罷了。
“十二哥,這天下乃是汗阿瑪的天下。他老人家想給誰,就給誰。唉,老二想搶,什麼下場?”玉柱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老十二,免得他乾出了傻事兒。
老十二被當頭棒喝之後,好半晌,才回過神,幽幽的說“你說的一點沒錯,天下是汗阿瑪他老人家的天下,想給誰,就給誰。”
玉柱品出了老十二的不甘心。不過,老皇帝看不上他,這就沒辦法了呀。
說實話,老皇帝待老十二也真算不錯了。
試想一下,一個專業吃席的哥哥或是弟弟,早早的就和大位無緣了。
任何一個新皇帝登了基之後,隻要老十二自己不做死,至少可以安穩的當個富貴王爺吧?
再看老大、老二的悲劇性下場,老十二又何其幸運?
(s三更提前送上了,勤奮的小柱子,求賞月票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