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老皇帝已經有了主見,臨時起意的問玉柱,不過是最後的測試罷了。
既然玉柱不想擔任首席滿洲大學士,老皇帝也就不再問他了。
臨彆的時候,老皇帝賞了一大堆好東西給玉柱。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顆碩大的東珠。
在大清朝,東珠越大,身份越高貴。
不管是親王,還是郡王,頂冠上的東珠大小,可以一眼看出,身份的高低貴賤。
禦賞之物,又是特大號的東珠,顯然是給玉柱拿出去顯擺的。
等玉柱回府之後,沒過多久,趙昌捧著旨意來了。
趙昌是宮殿監督領侍,也就是所有太監們,名義上的老大。
“特諭,著玉柱總管暢春園內一應事務,兼清溪書屋都總管,欽此。”
“臣兒領旨謝恩。”
自從康熙三十三年之後,暢春園已經超越了紫禁城,成為大清朝真正的權力中心。
在暢春園內,老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以前是澹寧居,現在則為清溪書屋。
玉柱兼任了清溪書屋都總管之後,雖無首相之名,卻有首相之實。
而且,老皇帝把整個暢春園都交給玉柱管轄,這是何等的信任?
不誇張的說,自從康熙四十六年以來,在玉柱處心積慮的謀劃之下,終於獲得了老皇帝的真正信任。
留給老皇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呀!
等趙昌走後,周荃快步從後邊進來,含笑拱手道“恭喜東翁,賀喜東翁,終於站上了廟堂之巔。”
玉柱微微一笑,說“不過還是內相爾,何喜之有?”
周荃抖開折扇,微微一笑,說“非也,非也,彼內相,安敢與此內相,相提並論?”
“何以見得?”玉柱含笑望著周荃。
周荃挑起眉峰,笑道“清溪書屋,乃今上之居所。東翁您,此前不過是管著侍衛們罷了,如今卻轄有整個書屋,豈能同日而語?”
玉柱輕吐了一口濁氣,周荃確實沒有說過,如今的清溪書屋之中,包括侍衛、太監、宮女和姑姑們在內,都歸於他的麾下了。
這就相當於,老皇帝真的把後背交給了玉柱。
不說彆的,曆史上的隆科多,雖然時常待在老皇帝的身邊,他卻無權指揮侍衛、太監和宮女們。
老皇帝的格外看重,固然對玉柱甚為有利。
但是,步軍統領的兵權,卻又回到了隆科多的手心裡。
周荃收回折扇,笑嘻嘻的說“東翁您甚重情義,一直善待手足,想必老太爺早就了然於胸了吧?”
玉柱端起茶盞,小飲了一口,並沒有馬上回應周荃。
善待異母弟弟九十,看起來無關緊要,無甚意義。實際上,格外的要緊。
試想一下,若是玉柱待九十不好,將來若想擺平隆科多,肯定要大費周章了。
現在好了,玉柱疼愛弟弟的光輝形象,已經在隆科多的心裡,紮下了根,就等著發芽了。
消息傳開之後,老四重重的一歎,說“十三弟,我始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你我要做的大事,恐壞於玉柱之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