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上的事兒,往往就是這麼神奇。
老三和蕭永藻爭得麵紅耳赤,大家卻讚同了老七的看法。
公平投票的結果,五比二,老九沒吱聲。老三和蕭永藻誰都沒贏,老七反而占了上風。
大勢底定之後,張廷玉對玉柱的高明手段,佩服一塌糊塗。
當所有人都以為,老五和老七,隻是輔臣裡的擺設而已。
誰曾想,玉柱竟然屢屢以老五和老七的意見為準。
八大輔臣之中,玉柱自帶三票,他支持誰,誰就可以贏。
同樣的事情,出過幾次之後,聰明絕頂的張廷玉慢慢摸到了玉柱的脈搏自己不主動出頭,隻支持老五或老七的看法。
這人呐,隻要享受過暢快執政的滋味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呀!
權力,自帶不肯放棄的魔力,誰都不可能例外!
馬齊還沒看懂玉柱的心思,張廷玉倒是大致摸到了點門。
但是,就算是捶死張廷玉,他也不敢亂說,反而暗暗期盼不已。
憑什麼沒文化的滿臣,就該高人一頭呢?
再次叫起之後,慈康皇太後,正式獲得了小皇帝的允準。
至於聖祖仁皇帝的稱呼,慈康皇太後和玉柱的想法,大致相仿無可無不可。
既然大部分輔臣都同意了,她也就點頭允準了。
隻是,其間出了個小插曲。
小皇帝畢竟耐不住性子,趁著慈康皇太後喝茶潤嗓子的時機,他居然問輔臣們“諸卿,朕之生母……”沒繼續往下說了。
張廷玉故意低下頭,心裡暗暗好笑,小皇帝真沉不住氣啊,惟恐大家忘記了他的生母皇太後之位。
實際上,小皇帝真的操之過急了。
如今又不是唐朝末期,掌權的宦官們,不把皇帝當人看的時代。
先尊慈康皇太後,因為,她是諸皇子的嫡母,身份格外貴重。
至於,小皇帝的生母,照禮製,不過晚幾日,再上奏罷了。
這麼點事情,都耐不住性子,成得什麼大事?
幾乎所有人認定,小皇帝沒啥大出息,很可能是個庸主。
但是,玉柱不這麼看!
當年,鼇拜執政的時候,老皇帝經常鬨出無傷大雅的笑話。結果,鼇中堂喪失了警惕心,反被老皇帝所擒。
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玉柱不動聲色的瞥了眼小皇帝,嗯哼,也好,將來隻怕是有機會經典一問了。
皇上,何故謀反?
實話說,由於老皇帝非常重視皇子的教育,二十幾個皇子,除了老五之外,沒有一個是文盲。
散起之後,隨著一聲令下,步軍衙們的官兵們和順天府的差役們,馬上行動了起來。
黃土墊道,淨水潑街,準備迎接大行皇帝的梓宮回京。
如今的京城,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樣。
時人雲天晴時則沙深埋足,塵細撲麵。陰雨時則汙泥滿道,臭氣蒸天。
可見,當時京城道路環境惡劣到什麼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