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山東坐船到大沽口,距離非常近,上下船也很方便。
按照玉柱的部署,出去招兵的軍官和士官,幾乎全是連長和排長。
招滿一個排,經過驗收合格,排長立即上任。招滿一個連,立即上任連長。
連兵都招不滿,要之何用,連長和排長當場下課。
新兵的軍餉,也是驚人的高,每月餉銀十兩。這待遇,比京營八旗的馬甲兵,還要高得多。
如果五萬人滿編了,每月光軍餉開支,就是八十萬兩。
不過,玉柱一點也不心疼,反而覺得,將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高薪,足餉,並按時發放,這是穩定軍心,讓將士們舍得賣命的最關鍵一步。
既要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嘿嘿,夢裡才有!
由於,山東的鄉下,很多青壯年長期營養不良的緣故。招來的新兵,身高普遍在160厘米左右。
不過,據玉柱所知,同時期的倭國,武士的身高,普遍在140以下。
160,是玉柱親自定的招兵標準,寧缺勿濫。
這年頭,黃河沿岸的山東和河南兩省,水災幾乎年年都有。
飯都吃不飽的淳樸農民,每月能拿到十兩的軍餉,可想而知的蜂擁而來。
人太多,內卷極其嚴重啊!
新兵入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舊衣服,洗澡,換上新軍服。
新兵蛋子們,脫光了衣服,在士官的棍棒驅趕之下,被迫走進湖裡洗澡。
玉柱抱胸而立,看著湖裡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由微微一笑。
新兵蛋子,還不懂軍紀為何物,必要的棍棒懲罰,理所當然。
陪著玉柱的鎮統呂武,涎著臉說“山長,累了吧?喝口水,坐會兒!”
玉柱頭也沒回的說“不累!”
新兵訓練,枯燥乏味,玉柱看了一陣子,就去了呂武的第一鎮司令部。
司令部的內設機構,和一戰前的德軍,大致相彷。
不過,在第一鎮內,玉柱特意設置了參謀長領導下的參謀部建製。
鎮參謀部,下設作戰參謀,配給參謀,軍需參謀、機要參謀、輿圖參謀等等。
這些專業人士的存在,極大的減輕了鎮統的管理壓力。
士官們負責訓練,參謀軍官們專心致誌的謀劃打仗,分工協作,各有側重。
照規矩,鎮、協和標,這三級建製內,都設立了標準的參謀機構。有區彆的是,標屬參謀們,稱為參謀處。
現在,玉柱最頭疼的事情,不是武器裝備,也不是軍餉和糧食,而是手頭的地圖質量,異常之差。
為了得到高質量的地圖,玉柱被迫聘請了洋人技師,幫著繪製帶有等高線的軍用地圖。
繪製地圖的工作,老皇帝還活著時候,玉柱就偷偷默默搞了一點小實驗。
不過,玉柱不敢大規模的鋪開去搞,免得驚動了老皇帝,反而得不償失。
玉柱看似漫無邊際的在司令部裡閒逛,呂武卻知道,山長這是在暗中觀察軍官們的工作情況。
到了飯點之後,玉柱領著呂武等人,和新兵們一起排隊打飯。
在同時期的歐洲各國軍隊裡,等級異常森嚴,士兵灶、士官灶、軍官灶和高級軍官灶,涇渭分明,不容混淆。
新軍裡邊,無論官兵,都吃大鍋灶。
玉柱的主要目的不是憶苦思甜,也不是官兵平等,而是防止各級司務長,夥同軍官們,克扣大家的夥食費,趁機中飽私囊。
實話說,司務長和夥房采購們,若不管緊點,他們真敢掏空將士們的夥食費。
反正吧,條令裡規定得很清楚,炊事係統和後勤係統裡的軍官或士官,隻要出現了腐敗桉,最輕也是打一百軍棍,再開除軍籍。
尼瑪,結結實實的一百軍棍打下去,骨頭都打爛了,比砍腦袋還慘。
玉柱是老官僚了,他比老四還清楚,舉凡采購啊,開小灶啊,後勤被服啊,等等軍需物資,隻要管鬆了,必然會出現大規模的侵吞行為。
沒辦法,兩千多年來,整個社會的土壤就是,當官就要撈錢。
玉柱拿著碗快,排隊打了飯,隨便混入了一群新兵堆裡,和他們一起蹲著吃飯。
“這裡的飯菜怎麼樣?”玉柱咬了一口五花肉,滿嘴冒油,吐字也不清晰了。
可是,沒人搭理玉柱,所有人都抱著大碗,仿佛餓死鬼一般,奮力的埋頭扒飯扒肉。
玉柱略微一想,隨即明白了。
招募來的新兵們,一年難得吃一次肉。農閒的時候,隻能吃稀,哪有白米飯吃?
見大家都在狼吞虎咽,玉柱也不好意思過多的打攪他們,正欲起身離開之時,忽然聽見有人小聲滴咕說“若是有大蔥配摔麵,就更好了呀。”
玉柱的心裡微微一動,山東人愛大蔥,愛蒜頭,愛吃麵食,對白米飯其實不怎麼愛。
吃飽,吃好,還要吃順口了,才能更好的參加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