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且不說了,單單是蘇州一府之地,宇宙行票號的年淨利潤,就超過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杭州呢,江寧呢,廣州呢,整個浙江、江蘇、廣東、湖廣呢?
另外,玉柱利用信息差的優勢,提前讓甄夫人在各地,以宇宙行票號的股權做保,發行了五年期的公債,一次就籌集到了三千萬多兩銀子。
再加上,江南二十個大老,捐來的八百萬兩銀子。
老皇帝活著的時候,最高那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也就是四千萬兩銀子而已。
實話說,玉柱手頭掌握的金錢,已經超過了朝廷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朝廷的財政收入,還需要養活全天下的官員、八旗兵和綠營兵。
玉柱手裡的錢,隻需要養活新軍即可。
養活五萬新軍,一年充其量,也就是一千四百萬兩銀子而已。
其中,軍餉占了大頭,每月大約為不到八十萬兩銀子,一年九百六十萬兩。
武器裝備的進口,已經基本完成。火藥的消耗,也花不了多少銀子。反正吧,從英國那邊補充的火藥、火炮和燧發槍,正源源不斷的從海上運來。
這個時代的英國,迫切希望和大清朝,開展更加深入和廣泛的自由貿易。
玉柱是大清朝最大的實權派,他不僅重商,而且合作的信譽倍好,從來沒有過違約的先例。
所以,除了造超級戰列艦的圖紙和工匠之外,英國的各種製式武器裝備,完全不受限製的敞開供應。
英國老有求於玉柱,玉柱拿出絲綢、茶葉和瓷器,交換英國的槍炮。
實話實說,如今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在英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是超級硬通貨。
隻要英國商人們,把這三樣寶貝運輸了回去,海上翻船不多,轉手就是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利潤。
大大的互利互惠,嘿嘿,這種合作才是牢不可破滴!
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新鮮的蔬菜、肉食、麵粉這些,其實占比並不高,每月頂天了二十萬兩好吧?
玉柱不打無準備的仗,提前把銀子借足了,雇了洋人的幾百條商船,滿世界去采購日常的軍需物資。
不客氣的說,玉柱有的是時間,可以氣定神閒的陪著滿洲貴族們,慢慢的耗下去。
耗半年,五萬新軍編成。耗一年,十萬新軍編成!
嘿嘿,十萬武裝到牙齒的新軍,是個啥概念呢?
所向披靡的橫掃整個亞洲大陸啊!
所以,玉柱明明知道,老五和老七暗中給老十四、年羹堯輸血,他也隻當沒看見似的。
反正吧,拖得越久,對玉柱越有利。
玉柱隨手砸出百萬兩銀子,當場把老七砸暈了,再也無法開口,請玉柱回京了。
打發走了老七之後,蔣盛進來了,哈著腰說“稟主上,碼頭那邊到了十幾艘洋船,愛麗絲夫人派人來請您過去。”
玉柱注意到,蔣盛的稱呼,發生了驚人的變化,由中堂徑直改為了主上。
嗯哼,文化人肚裡的彎彎繞就是多,稱呼問題豈有小事?
擺明了,蔣盛這是認玉柱為主公了呀!
在衛隊的簇擁下,玉柱和蔣盛,同車趕到了碼頭區。
愛麗絲給玉柱遞了一張清單過來,玉柱聚精會神研究清單的時候,蔣盛探頭一看,立即傻了眼,居然全是蚯引一般的洋文,他完全看不懂。
蔣盛偷眼看了看玉柱,心裡就覺得很奇怪,主上啥時候,學的洋文呢?
玉柱異常欣喜的看見了,管套式刺刀,數量還不少,居然有十萬把之多。
據說愛麗絲的介紹,這些管套式刺刀,原本是普魯士陸軍訂購的。但是,臨近交貨之時,普魯士陸軍居然不要了。
英國的軍火生產商不想白白的虧損,索性裝船,運來大清,看看玉柱要不要。
因為,玉柱以前進口的刺刀,都是管套式的刺刀。行軍作戰,難免有些損耗嘛。
除了管套式刺刀之外,比利時的軍火洋商,還帶來了三千支比利時最新發明的燧發騎槍。
這種騎槍,長度介於步槍和手槍之間,大約50厘米左右,有效射程30米。
如今這個時代,燧發滑膛式手槍的有效射程實在太近了,射擊十米外的目標,都射不準,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實在是太雞肋了。
但是,步槍又太長了,騎在馬上,根本不方便射擊。
玉柱隨手拿起一支樣槍,嗯,手裡的騎槍,像是被截短了一些槍管的步槍,其他方麵都跟步槍很像,甚至也擁有步槍式的槍托,隻是長度比步槍短了許多。
以玉柱的見識,這種騎槍,倒是很像卡賓槍。
玉柱的衛隊,標準裝備是,每人一支步槍,一支手槍,另有一把長刀。
如果,把射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手槍,換成這種騎槍,玉柱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告訴他們,騎槍和刺刀我都要了。不過嘛,要統統要打五折。”玉柱心裡有數,洋人軍火商,純粹是帶著這些武器,跑到遙遠的東方這邊來碰碰運氣而已。
經過激烈的砍價,最終,以六折成交。
幾個洋商一個勁的哭窮,喊虧大了。
玉柱隻當沒聽見似的,尼瑪,軍火是最暴利的商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