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些年修行……”
武皇陛下失笑:“你怎麼有臉說‘這些年’的?”
“我從十歲開始研究‘格式論’,在自家身上做實驗,到現在怎麼也有六七年了!”羅南下意識反駁一句,又覺得這樣太幼稚,乾脆由此做更乾脆的切入,“我是想問,陛下您怎麼看‘格式論’?我現在越發覺得,‘格式論’雖有‘成爐’‘成國’的說法,卻不是‘內宇宙’的路子……我意欲選擇‘信仰’路線,便與此相關。”
“你是格式論的正統繼承人,你問我?”
“陛下境界眼界在這一方時空堪為翹楚,我維護爺爺、父母的‘格式論’,用心繼承發揚,但也不至於分不清高低上下。”
不隻是“高低上下”,隨著羅南掌握“破產版諸神法眼”,直視“法則層”,對自身與精神層麵、物質世界的關係有更深入且直觀的認知,整合回顧過去修行,研判未來發展路徑,對“格式論”,尤其是“格式論”培養和應用方向,就有一些新的看法。
隻是,這些看法多少有些“顛覆性”,羅南擔心自家看錯,也擔心主觀性過多,故而想借這機會,請武皇陛下幫著掌掌眼。
武皇陛下在電話那頭輕笑起來:“與羅南大人您交流一下看法,當然沒問題,可你之前為了維護‘格式論’,可是下了不少辣手,我還真怕你把那些手段用在我身上。”
羅南心裡一突,卻也笑語回應:“陛下明鑒,嚴宏嚴永博父子可都活得好好的。”
問題不是問題,理由不是理由,隻是語言和情緒上的拉扯……還有預告。
武皇陛下仍沒有切入正題的意思,繼續問話:“羅南大人您怎麼就覺得,‘格式論’不是走‘內宇宙’的路數?我也可以這麼問,您之前怎麼就覺得,‘格式論’走的是‘內宇宙’的路數?”
當然是因為……外接神經元。
更準確地講,是因為“外接神經元”提供的知識背景,是意外點亮的“內宇宙模擬器”,是在“中繼站”“測驗時空”持續的體驗,還有“梁廬”這個關鍵人物的身份匹配。羅南從中猜到了“格式論”的終極源頭,還有“我心如爐”之類,可堪與“布法成爐”階段相對應。
說起來,“內宇宙”路線的正經說法,可是武皇陛下介紹給他的,還鼓勵他深入下去呢!
雖然前提是“如果你對‘內宇宙’有研究”。
羅南張了張嘴,幾乎就要對武皇陛下說起“外接神經元”的事兒,但習慣和戒心勸阻了他,隻讓他含糊以對:“大概是……不恰當的聯想?”
這話也不能為錯,羅南本人其實沒有從“格式論”本身看到“內宇宙”這條路徑,隻是從“外接神經元”那裡收獲了相關知識,包括一些人物背景,感覺能夠匹配得上,就想當然地認為是這條路徑。
可哪怕是“外接神經元”,似也沒有讓羅南走“內宇宙”路線的意思。
嚴密的權限設置;資料庫無索引、零散化;與天淵帝國相關的大量信息被遮蔽;看似有“使用說明書”,卻完全是“造物”領域的實用指向。羅南能從中找到“破魔圖卷”這樣的路徑,是因為他通過霧氣迷宮和母親留下的“構形”資料,達成“時空構形”領域的有效積累,通過了“外接神經元”權限測試,反過來才又找到了相關基礎資料。
若真要推動持有者走“內宇宙”修行路線,絕不會是這般“空中樓閣”,連個梯子都不給。
哪怕它頂了個“天淵造物真傳”的名頭。
很顯然,羅南不算是梁廬認可的“真傳”——他也確實沒有走“造物”這條線。
武皇陛下又笑:“這都能聯想?看來你的長輩,並沒有給你規劃出一條穩妥路線啊。”
其實是規劃了,但我跳過去了。
羅中衡的“親子課程”,羅南到現在都還沒看完;嵌入“外接神經元”的“披風”APP,羅南則是走馬觀花,憑借現有的實力層次,速通到版本更新……碰上這麼個兒子,羅中衡先生不管在哪兒,都要歎氣吧。
話又說回來,“親子課程”他沒看完,不好評論。
單論“披風”APP,其主要設計者羅中衡,似乎也沒有讓羅南走這條路的意思。證據就是作為通行鑰匙的“格式塔”“庇護所”構形,還有那個“有所悟”版塊……
誰家“內宇宙”是要引導群體建構加入?
“內宇宙”修持,就不是這個路子。
羅南歎了口氣,再去詢問:“陛下您對‘格式論’是什麼評價呢?”
武皇陛下這回爽利得緊:“從我目前了解的信息麼,粗疏、苛刻……無我。”